引用排行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及其所致鱼病综述
    陆承平
    1992, 16(3):282-288.
    [摘要](5005) [HTML](0) [PDF 648.98 K](3743) [Cited by](180)
    摘要:
    尽管早在1891年就有因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感染引致蛙“红腿病”的报道,但由于该菌在自然界尤其是水中广泛分布,一般为正常共栖菌,因此长期以来对其致病性并未重视。近年来在我国南方各省淡水养殖鱼类流行暴发性传染病,有报道系为该菌所致败血症。此外在其它水生经济动物、哺乳动物亦有类似发现。人类因之而发生胃肠炎及伤口感染的病例也日渐增多。嗜水气单胞菌致病问题已跃然成为当代公共卫生瞩目的对象,为人们提出了人一畜一鱼共患病的研究新课题。本文介绍该菌的分类地位、病原特性、与鱼有关的流行病学及病原分离与鉴定方面的研究进展。
    2  鱼类早期生活史研究与其进展
    殷名称
    1991, 15(4):348-358.
    [摘要](3788) [HTML](0) [PDF 3.14 M](3353) [Cited by](117)
    摘要:
    鱼类早期生活史的研究,主要涉及卵和仔鱼发育,仔鱼最佳饲养条件、饵料密度、营养、生长、临界期、饥饿、捕食、环境耐力和毒性反应等和渔业密切相关的诸因子,是鱼类自然资源繁殖保护和养殖业苗种培育的基础。近二、三十年来,鱼类早期生活史研究已成为水产科学的一个崭新领域,在国际上受到广泛重视并迅速发展。国际海洋开发理事会(ICES)曾三次举行鱼类早期生活史学木讨论会,分别由Blaxter(1974)、Lasker和Sherman(1981)以及Blaxter等(1988)主持。
    3  鱼类仔鱼期的摄食和生长
    殷名称
    1995, 19(4).
    [摘要](3191) [HTML](0) [PDF 0.00 Byte](3151) [Cited by](92)
    摘要:
    4  快速获得大量鱼类肾细胞中期分裂相的PHA体内注射法
    林义浩
    1982, 6(3):201-208.
    [摘要](3831) [HTML](0) [PDF 834.67 K](3592) [Cited by](80)
    摘要:
    本文报导了PHA(Phytohemagglutinin 植物血球凝集素)体内注射制备鱼类肾细胞染色体的方法。在北京鳊、广东鲂、鲮鱼、倒刺鲃.胡子鲶、鳗鲡、乌鳢、罗非鱼等分属不同科、目的近♀0 种鱼类均获得较高的分裂指数。PHA 体内注射法的平均细胞有丝分裂指数为肾培养的1.56倍,血培养的1.82倍,常规空气干燥法的4.51倍,达到9.86%。研究结果表明,PHA 在体内同样具有刺激肾细胞有丝分裂的作用。PHA 注射剂量8—10μg/g(鱼体重),秋水仙素注射剂量4—6μg/g(鱼体重),胸鳍基部各一次注射,效应时间4—4.5小时,在7小时内便可获得大量中期分裂相。所建立的方法不需进行细胞体外培养,简便快捷,适用于实验室和野外现场制备鱼类染色体。
    5  马氏珠母贝肉的营养成分及其游离氨基酸组成
    章超桦
    2000, 24(2).
    [摘要](4135) [HTML](0) [PDF 0.00 Byte](3976) [Cited by](79)
    摘要:
    对马氏珠母贝肉的营养成分及游离氨基酸组成进行了较系统的食品化学特性研究。结果表 明: 马氏珠母贝含粗蛋白74. 9%( 干基) , 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中, 富含Glu( 2. 21%) 、Asp( 1. 45%) 、Gly( 1. 01%) 等呈味氨基酸; 蛋白质营养价高, 氨基酸价为82, 第一限制氨基酸是含硫氨基酸( 1973 年FAO/WHO 标准) ; 无机盐含量丰富, 尤其是微量元素Zn 和Se; 游离氨基酸中, 牛磺酸含量最高达1. 38%, 占总量的74%。
    6  黄鳝肌肉营养成分的分析
    舒妙安
    2000, 24(4).
    [摘要](4270) [HTML](0) [PDF 0.00 Byte](3299) [Cited by](74)
    摘要:
    对黄鳝的稚鳝(体重9.2-15.5g)、幼鳝(体重62.3-76.0g)、小成鳝(体重108.3-121.4g)和大成鳝(体重222.8-242.8g)肌肉中的水分、蛋白质、脂肪含量及脂肪酸、氨基酸的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黄鳝肌肉中的蛋白质含量高达18.79%-19.93%,脂肪含量较低。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脂肪酸总量的19.15%,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上中氨基酸总量的40.98%,谷氨酸的含量很高,为氨基酸总量的16.95%。
    7  异育银鲫溶血性腹水病病原的研究
    孙其焕 孙佩芳 金丽华 吴建农
    1991, 15(2):130-139.
    [摘要](3622) [HTML](0) [PDF 1.16 M](2996) [Cited by](72)
    摘要:
    本文对上海市郊县和江苏省吴江县的异育银鲫溶血性腹水病,进行了病原分离和人工感染试验。对致病菌株进行了细菌学鉴定,其分别为运动型气单胞菌的苏伯利气单胞菌(Aeromonas sobria)和嗜水气单胞菌(A.hydrophila)。通过对人工感染病鱼血清内毒素(En-dotoxin)的测定,并用菌体破碎液注射健康鱼体试验,初步认为病原产生和释放的内毒素类物质,是使鱼类致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8  碳酸盐碱度对鱼类毒性作用的研究
    雷衍之 董双林 沈成钢
    1985, 9(2):171-183.
    [摘要](4436) [HTML](0) [PDF 813.94 K](3460) [Cited by](70)
    摘要:
    本文报道了1980—1981年所进行的碱度对鱼类毒性的研究结果,探讨了碱度各成分的作用及相互关系。碱度(A)和 pH值对鱼类的致死作用存在着相互影响的作用,其24小时半致死关系方程为:pH=(10.00±0.038)-(0.0149±0.0007)A,(N=25,r=O.976,s=O.101)。在所进行的实验条件下,CO3- 对鲢鱼的24小时 TLm 值为 12.4me/l。碱度致毒是综合性作用,除主要因子 CO3-外,不同 pH区间还有OH-、CO2 和盐度等因子起协同作用。据研究结果,作者认为碱度 10me/l可以作为鲢、鳙鱼养殖用水的危险指标。
    9  鳖嗜水气单胞菌败血症的研究
    陆宏达
    1996, 20(3).
    [摘要](3448) [HTML](0) [PDF 0.00 Byte](4128) [Cited by](63)
    摘要:
    将病鳖进行细菌分离,获得的菌株经细菌学鉴定,致病菌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hydrophila)。病鳖食欲减退以至不吃食,反应迟钝;颈部充血,腹甲严重充血,甚至出血、溃疡,体表可见形成的疤痕;口腔、舌尖和鼻孔充血,甚至口、鼻孔中流出血水;肝脏、肾脏、脾脏肿大,有坏死病灶。组织病理观察表明:大量细菌侵入肺、肾、脾、血液、心脏和肌肉等器官组织,造成出血以及全身性组织损害,组织细胞出现肿胀、颗粒变性、玻璃样变和坏死崩解;血管壁严重受损,内皮细胞坏死脱落。血管内以及器官组织血液中大量红细胞变形、碎裂、溶解,呈现溶血性贫血,血液中白细胞数量极少,病变区无白细胞浸润现象。病鳖由于血细胞广泛受损、心脏病变、肺组织严重坏死,影响气体交换,最终因呼吸困难而窒息死亡。肝、肾和脾等器官组织坏死,失去应有的功能,更加速病鳖的死亡进程。疾病的病理变化表明本病为败血症。鳖病的治疗方法:重病鳖体表病灶处涂抹鱼泰8号药,后腿肌肉注射治鳖灵 2号药以及轻病鳖口服治鳖灵 1号药,并改善水环境等措施后,治愈率在90%以上。此外,提出了9条综合性防病措施
    10  美国红鱼继饥饿后的补偿生长及其机制
    姜志强
    2002, 26(1).
    [摘要](3381) [HTML](0) [PDF 0.00 Byte](3270) [Cited by](61)
    摘要:
    对两种不同规格(8.25±0.50g,40.41±2.45g)的美国红鱼分别在18~20℃和20~24℃条件下进行了不同饥饿时间处理后再恢复投喂实验.在实验的30d内,两次实验结果均表现为饥饿5d组的美国红鱼生长略快于对照组,而饥饿10d和15d的鱼在相同的时间内,体重的增加量未能赶上对照组.各组间生长虽有差别,但都未达到显著水平.饥饿使鱼体水分、灰分含量增加,脂肪含量下降,蛋白质含量变化不大,但各成分从恢复投喂到实验结束时又恢复到对照组水平.各组间摄食量随饥饿时间延长而逐步下降,而饵料转换效率逐步上升.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标准代谢率下降,而在恢复投喂之后又逐步回升至对照组水平.结果表明,美国红鱼的补偿生长效应主要是由降低标准代谢和提高食物转化率实现的.
    11  饥饿对真鲷生长及生化组成的影响
    张波
    2000, 24(3).
    [摘要](3410) [HTML](0) [PDF 0.00 Byte](3070) [Cited by](59)
    摘要:
    在20.. 条件下, 对真鲷进行了不同时间的饥饿处理后再投饵的恢复生长实验。饥饿15d 的真鲷体重下降 7. 05%, 鱼体水分含量略有上升, 蛋白质含量和比能值略有下降, 脂肪含量和灰分含量没有明显改变。这表明 真鲷在饥饿过程中主要消耗蛋白质作为身体的能量来源。分别给饥饿处理0( 对照) 、3 、6 、9 、12 和15d 的真鲷投 饵, 在饱足摄食的条件下生长2 周。各饥饿处理组的鱼体生化组成及比能值均接近, 并恢复到对照组水平。饥 饿3、6d 处理组在恢复生长中的特殊生长率、摄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而食物转化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饥饿 9、12 和15d 处理组的特殊生长率和食物转化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而摄食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果表明 真鲷幼鱼具有超补偿生长能力, 短期饥饿的真鲷在恢复生长中通过显著提高摄食水平来达到补偿生长; 而继续 延长饥饿时间则通过显著提高食物转化率来达到补偿生长。
    12  中国对虾幼体消化酶活力的实验研究
    潘鲁青
    1997, 21(1).
    [摘要](3705) [HTML](0) [PDF 0.00 Byte](3637) [Cited by](56)
    摘要:
    以酶学分析方法测定了中国对虾各期幼体几种消化酶活力。实验结果表明, 在中国 对虾幼体发育过程中, 五种消化酶活力表现出四种变化模式, 其中胃蛋白酶和类胰蛋白酶活力逐渐 增大, 淀粉酶活力呈下降趋势, 纤维素酶和脂肪酶活力极微。在食性转换过程中, 胃蛋白酶、类胰蛋 白酶和淀粉酶出现较明显的变化。中国对虾幼体消化酶活力对饵料中的营养物质有着明显的适应 性, 而且饥饿实验表明消化酶活力受个体发育的影响。作者认为中国对虾幼体消化酶合成受遗传控 制, 取决于中肠腺的分化程度, 同时在幼体不同发育阶段消化酶调节机制不同。
    13  牡蛎的营养成分及蛋白质的酶法水解
    汪何雅
    2003, 27(2).
    [摘要](3871) [HTML](0) [PDF 0.00 Byte](4200) [Cited by](53)
    摘要:
    研究了牡蛎肉的营养成分和其蛋白质的酶法水解.结果表明,牡蛎肉中蛋白质和糖原含量分别为50.63%和22.41%,其氨基酸组成完善,8种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40%;537酸性蛋白酶比较适合于牡蛎蛋白质的水解,其优化的作用条件为:加酶量为1700U@g-1蛋白质、pH4、50℃、2h,在此条件下,水解液中的蛋白质和糖原提取率分别为78.23%和50.58%,水解液中的游离氨基酸和牛磺酸分别占总氨基酸的39.27%和12.47%.
    14  尼罗罗非鱼耗氧率的初步研究
    张中英 胡玫 吴福煌
    1982, 6(4):369-378.
    [摘要](3472) [HTML](0) [PDF 689.00 K](3384) [Cited by](51)
    摘要:
    本文重点报道尼罗罗非鱼在成鱼阶段的群体耗氧率和窒息点的测定结果。尼罗罗非鱼的耗氧率,随着体重的增加而降低,在幼鱼阶段特别明显,但随着水温的上升而增加;在体重和水温相同的情况下,尼罗罗非鱼的耗氧率无显著的性别差异;在日夜间有明显的生理活动周期性有规律的变化。尼罗罗非鱼的窒息点是 0.07—0.23mgO2/l。
    15  贝类细胞和体液的防御机制研究进展
    周永灿
    1997, 21(4).
    [摘要](4548) [HTML](0) [PDF 0.00 Byte](10097) [Cited by](49)
    摘要:
    16  盐度对赤点石斑鱼受精卵发育的影响及仔鱼活力的判断
    王涵生
    2002, 26(4).
    [摘要](3479) [HTML](0) [PDF 0.00 Byte](3551) [Cited by](49)
    摘要:
    观察比较了10个盐度梯度(44.0、41.0、38.0、35.0、自然海水盐度30.5~32.5、27.0、24.0、21.0、18.0、15.0)下赤点石斑鱼受精卵的孵化率和畸形率.对12批初孵仔鱼进行耐饥饿试验,并测定其不投饵存活系数SAI值.结果表明,赤点石斑鱼受精卵孵化的适宜盐度为38.0~24.0,最适盐度为35.0~27.0.盐度高于35.0,孵化率随盐度的升高而降低,仔鱼畸形率则随之升高.盐度低于24.0,孵化率随盐度的降低而降低,仔鱼畸形率则随之升高.从盐度38.0到41.0以及24.0到21.0是2个对受精卵孵化率和仔鱼畸形率影响很大的盐度梯度.高于或低于这2个盐度梯度,孵化率即明显大幅度降低,畸形率则大幅度升高.赤点石斑鱼仔鱼的SAI值为3.19~12.42,低于长吻鲹和黄条(鱼师)的SAI值.仔鱼的SAI值与卵的受精率、孵化率呈正相关关系.只有SAI值大于5的仔鱼才有可能被进一步培育成苗,低于5的将在数天内死亡.
    17  真鲷窒息点与耗氧率的初步测定
    董存有 张金荣
    1992, 16(1):75-79.
    [摘要](3210) [HTML](0) [PDF 384.78 K](2960) [Cited by](47)
    摘要:
    真鲷(Pagrosomus major T and S)是广东及其他各省市沿海海水网箱养殖的主要鱼类之一。随着真鲷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的成功,真鲷养殖业将会有一个更大的发展。夫于鱼类的窒息点与耗氧率的研究早有不少,但是对真鲷除个别学者提及其窒息点外,真正对其窒息点与耗氧率的系统研究尚未见到。为了绘其鲷的人工繁殖、苗种培育、运输和成鱼养殖提供呼吸生理方面的理论依据,笔者于1990年春对真鲷的窒息点和耗氧率进行了初步测定,就不同规格大小的苗种及备种外界条件与窒息点和耗氧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18  池塘中亚硝酸盐对草鱼种的毒害及防治
    王鸿泰 胡德高
    1989, 13(3):207-214.
    [摘要](3474) [HTML](0) [PDF 587.00 K](2892) [Cited by](45)
    摘要:
    亚硝酸盐对草鱼种有很高的毒性,特别是水温超过30℃以上时。它主要是诱导草鱼血液中的血红蛋白转变为高铁血红蛋白,高铁血红蛋白超过血红蛋白总量的23.0%时,容易诱发草鱼出血病。随着草鱼血液中高铁血红蛋白的增高,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逐渐减少。池中亚硝酸盐氮含量到0.099±0.03毫克/升时,草鱼会出现出血病。清除水中亚硝酸盐氮的方法是在池塘中施加次氯酸钠,亚硝酸盐氮超过0.15毫克/升时,最好在池塘中先施加熟石灰,然后施加次氯酸钠,且以分次施用,效果较好。
    19  蒽对黑鲪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
    唐学玺
    2000, 24(3).
    [摘要](2992) [HTML](0) [PDF 0.00 Byte](2619) [Cited by](44)
    摘要:
    采用毒性实验的方法,研究了蒽对黑鲪几种组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的组织其SOD活性高低不同,按SOD活性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排列为:肝>血清>肾>鳃>肌肉;2.不同的组织,其SOD活性对蒽的敏感性有所差异,按敏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排列为:血清>肝>鳃>肌肉>肾。3.不同组织的SOD活性在蒽胁迫下的变化规律不同。低浓度的蒽引起鳃、肾、肌肉组织的SOD活性升高,随着蒽浓度的提高,SOD活性又表现出抑制效应;而蒽对血清及肝组织的SOD活性从低到高浓度下始终呈现出抑制作用。
    20  鱼类非特异性免疫研究的新进展
    聂品
    1997, 21(1).
    [摘要](3324) [HTML](0) [PDF 0.00 Byte](3787) [Cited by](43)
    摘要: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