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第48卷第5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目录
    • 目录

      2024, 48(5):0-0.

      摘要 (101) HTML (0) PDF 240.35 K (185)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研究论文
    • 大黄鱼 DIGIRR通过抑制MyD88-NF-κB的激活参与免疫调控

      2024, 48(5):059401-059401. DOI: 10.11964/jfc.20240214380

      摘要 (152) HTML (0) PDF 2.61 M (3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研究大黄鱼双免疫球蛋白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分子 (double immunoglobulin interleukin-1 receptor-related molecule, DIGIRR) 在免疫反应中的作用,本实验克隆了大黄鱼digirr (Lcdigirr) 的编码区序列;采用荧光定量PCR (qPCR) 对大黄鱼各组织及免疫刺激后的脾脏、头肾等组织及大黄鱼肾细胞系 (LCK) 中的Lcdigirr表达情况进行了检测;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TurboGFP-DIGIRR及pcDNA3.1-DIGIRR,分别以绿色荧光蛋白 (GFP) 为报告基因及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研究了LcDIGIRR的亚细胞定位及过表达后对NF-κB启动子活性的调控。结果显示,Lcdigirr的开放读码框 (ORF) 包含1 575 bp核苷酸,编码 524 个氨基酸,理论分子量为59.4 ku、等电点 (pI) 为5.76,N端包含2个免疫球蛋白 (Ig) 结构域、1个跨膜区及1个Toll/白细胞介素-1受体 (TIR) 结构域,属于保守的硬骨鱼类DIGIRR家族;qPCR结果显示,Lcdigirr在大黄鱼多组织均有表达,其中在肠道中表达量最高;采用变形假单胞菌及脂多糖 (LPS)、鞭毛蛋白、多聚肌-胞苷酸 [poly (I:C)]等分别进行体内与体外刺激,均可诱导其表达量显著增加;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LcDIGIRR主要存在于细胞的膜质区;过表达LcDIGIRR能够显著抑制nf-κb及MyD88介导的nf-κb的转录激活。综上表明,Lcdigirr可能通过抑制nf-κb的转录激活,在大黄鱼的免疫反应中发挥负调控作用。对于深入理解大黄鱼的免疫反应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 MiR-130c-5p靶向乌鳢水泡病毒g基因抑制病毒增殖

      2024, 48(5):059402-059402. DOI: 10.11964/jfc.20240114313

      摘要 (98) HTML (0) PDF 1.84 M (23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研究miR-130c-5p在乌鳢水泡病毒(snakehead vesiculovirus, SHVV)感染中潜在靶基因g的靶向关系以及对病毒复制的影响,本研究以斑点叉尾鮰卵巢(channel catfish ovary, CCO)为实验材料,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 (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 qRT-PCR)和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技术测定SHVV不同感染时间和感染剂量条件下,病毒基因水平和蛋白水平以及miR-130c-5p变化情况。此外,将SHVV的g基因上miR-130c-5p对应的靶序列克隆到质粒pmirGLO,构建质粒pmirGLO-G用于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进行靶基因验证。结果显示,随着SHVV感染时间及剂量的不断增加,miR-130c-5p和g基因的表达水平都显著上调。进一步实验证明,miR-130c-5p类似物和pmirGLO-G质粒共转染可显著抑制荧光素酶活性强度,而转染miR-130c-5p抑制剂则明显上调了pmirGLO-G报告载体的荧光信号。此外,miR-130c-5p的过表达显著降低了病毒g基因的mRNA及蛋白表达,而抑制miR-130c-5p的表达则上调了g基因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研究结果表明,miR-130c-5p通过靶向SHVV的g基因,引起G蛋白的降解,从而抑制SHVV的增殖。本研究结果为理解microRNA调控SHVV的致病机制提供了重要基础,为抗SHVV疫苗等药物的研发提供了理论支持。

    • MiR-155靶向talin-1基因调控柱状黄杆菌胞外多糖诱导的EPC细胞凋亡

      2024, 48(5):059403-059403. DOI: 10.11964/jfc.20240214389

      摘要 (81) HTML (0) PDF 1.95 M (2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研究 miR-155 在柱状黄杆菌胞外多糖 (FC-EPS) 诱导的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机制,本实验采用RNA干扰 (RNAi) 技术,通过过表达 miR-155 和敲降踝蛋白基因 (talin-1),皆能抑制 FC-EPS 诱导的细胞凋亡,并鉴定出 talin-1 为 miR-155 的靶蛋白。在 FC-EPS 诱导细胞凋亡的过程中,踝蛋白水平显著升高,在凋亡发生阶段检测到凋亡执行蛋白 Caspase-3 的活化,同时检测到2条踝蛋白剪切异构体,大小分别约为200 ku 和 250 ku;将构建的鲤 Talin-1 真核表达质粒转染鲤上皮瘤细胞 (EPC),过表达的 Talin-1 延迟且延长了细胞凋亡的进程,并检测到上述2条踝蛋白异构体。然而,当以 FC-EPS 转染 EPC 细胞时,Talin-1 先下降再恢复到正常水平,细胞不发生凋亡。因此,在 FC-EPS 诱导细胞凋亡的过程中,细胞通过上调 miR-155 来调控靶基因 talin-1 mRNA 和蛋白转录的变化,以及产生 Talin-1 蛋白异构体来抑制细胞发生凋亡。本研究为有效防治柱状黄杆菌疾病提供新思路。

    • 三角帆蚌HcCnAα基因克隆及维氏气单胞菌感染后的表达

      2024, 48(5):059404-059404. DOI: 10.11964/jfc.20240214374

      摘要 (82) HTML (0) PDF 2.41 M (208)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钙调神经磷酸酶 (CN)属苏/丝氨酸蛋白磷酸酶,在软体动物的抗菌应答、免疫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利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 (RACE)技术克隆获得三角帆蚌CN基因α型催化亚基 (HcCnAα)的cDNA序列,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构建pET30a-HcCnAα原核表达载体,将诱导表达、纯化、复性后蛋白免疫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用蛋白质印迹法 (Western blot,WB)和荧光定量PCR (qPCR)技术分析健康状态和感染维氏气单胞菌GL2后HcCnAα在三角帆蚌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HcCnAα cDNA全长2 737 bp,其中3′ UTR长131 bp,5′ UTR长1 154 bp,CDS区为1 452 bp,编码483个氨基酸,序列包含蛋白磷酸酶保守的PP2Ac结构域。WB和qPCR结果显示,HcCnAα在三角帆蚌各组织中广泛存在,并在闭壳肌、斧足、性腺、鳃中的表达量较高,在血液中的表达量最低。维氏气单胞菌GL2感染三角帆蚌后3~24 h,鳃中HcCnAα的表达量显著升高,6 h时闭壳肌中表达量也显著升高,感染后24 h,肝胰腺、斧足、血液、外套膜中的表达量显著升高。而感染后48 h,闭壳肌、鳃、外套膜、肝胰腺中的表达量显著降低。研究表明,三角帆蚌HcCnAα基因与其他物种CnAα基因高度相似,具有保守的PP2Ac结构域,在各组织中普遍表达,并参与了三角帆蚌在细菌感染后的免疫反应。本研究首次克隆了三角帆蚌HcCnAα基因并制备了多克隆抗体,揭示了HcCnAα基因参与三角帆蚌的抗感染免疫应答,为深入研究三角帆蚌的免疫调控机制和疾病防控策略奠定了基础。

    • 中华鲟IFNe2的抗病毒天然免疫作用

      2024, 48(5):059405-059405. DOI: 10.11964/jfc.20231114216

      摘要 (80) HTML (0) PDF 2.52 M (20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探究中华鲟干扰素e2 (AsIFNe2)的免疫调控作用,本实验通过原核表达获得了重组中华鲟干扰素e2蛋白 (rAsIFNe2),并分析其对抗病毒相关基因的影响及其抗病毒活性。实时荧光定量PCR (RT-qPCR)结果显示,rAsIFNe2能显著激活中华鲟鳍细胞中干扰素刺激基因 (IFN-stimulated genes,ISGs)的表达,如MxPKRViperinADAR4。此外,rAsIFNe2还能通过激活IRFsIFNes基因的表达,从而帮助宿主细胞迅速建立抗病毒状态。在鲤春病毒血症病毒 (SVCV)感染鲤上皮细胞 (EPC)模型中,rAsIFNe2能够诱导EPC细胞中MxPKRViperin的表达,并降低EPC细胞中SVCV病毒GNP基因的表达,减少病变效应的产生。研究表明,AsIFNe2在宿主抗病毒天然免疫反应中发挥作用。本研究为深入了解中华鲟的干扰素免疫系统以及治疗病毒性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 鳜弹状病毒N蛋白与鳜c-Myc互作调控谷氨酰胺代谢机制

      2024, 48(5):059406-059406. DOI: 10.11964/jfc.20230614047

      摘要 (71) HTML (0) PDF 1.82 M (18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研究鳜弹状病毒 (SCRV)如何调控鳜c-Myc (Sc-c-Myc)进而调控谷氨酰胺代谢的分子机制,本研究通过免疫共沉淀联合蛋白质谱寻找可能与Sc-c-Myc互作的病毒蛋白,初步分析确定为核衣壳蛋白 (N蛋白);Co-IP结果显示,SCRV的N蛋白与Sc-c-Myc存在相互作用。通过PCR扩增获得了带有Flag标签序列的SCRV-N基因的ORF片段,并构建了SCRV-N蛋白过表达载体pcDNA-N-Flag;将pcDNA-N-Flag质粒转染鳜脑组织细胞系(CPB细胞系),荧光共定位结果显示,Sc-c-Myc与SCRV-N在细胞质内存在共定位现象;通过逆转录实时定量PCR(RT-qPCR)和免疫印记(Western blot)检测转染pcDNA-N-Flag的CPB细胞系中Sc-c-Myc及谷氨酰胺代谢通路关键酶 (GLS1、GDH和IDH2)的表达变化,发现Sc-c-Myc、GLS1的转录水平和蛋白水平均显著上调。综上表明,SCRV的N蛋白与Sc-c-Myc互作促进Sc-c-Myc的表达,进而调控宿主细胞谷氨酰胺代谢途径,为SCRV防控提供了新的靶点。

    • 牡蛎疱疹病毒结构蛋白真核表达系统构建及多聚化特性

      2024, 48(5):059407-059407. DOI: 10.11964/jfc.20240214373

      摘要 (77) HTML (0) PDF 2.85 M (2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牡蛎疱疹病毒(OsHV-1)在全球范围内导致牡蛎、扇贝与蚶类的大规模死亡,成为双壳贝类养殖产业的重要威胁。为了解OsHV-1的结构与致病机制。本研究利用人胚胎肾细胞(HEK293t),构建OsHV-1主要核衣壳蛋白(ORF104和ORF33)的真核表达系统,并对ORF104和ORF33潜在相互作用进行分析。实验首先通过特异性PCR扩增技术得到orf 104和orf 33的基因序列,根据其编码蛋白的理化性质、跨膜区与三维结构等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选择pCDNA3.1(+)构建两种基因的重组表达质粒。重组质粒经大肠杆菌扩增、提取后,利用转染试剂Lipo8000TM将pCDNA3.1(+)-orf 104与pCDNA3.1(+)-orf 33分别单独或共转染至HEK293t。然后,将转染后的细胞培养18 h后裂解收集蛋白。最后利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WB)与负染电镜检测两种目的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实验成功构建了OsHV-1衣壳蛋白ORF104和ORF33的重组表达质粒载体,通过真核细胞表达得到大小约为135与35 ku的目的蛋白。研究表明,表达质粒可在真核表达系统中实现蛋白单独转染与共转染,共转染蛋白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的趋势并形成多聚体,其中,ORF33自身即可形成分子质量不同的多聚体。本研究首次利用真核表达系统开展OsHV-1关键结构蛋白的表达,为进一步开展该病毒结构蛋白功能与互作,以及病毒入侵机制研究奠定基础。

    • 溶血相关基因缺失降低鳗弧菌感染花鲈的致病性

      2024, 48(5):059408-059408. DOI: 10.11964/jfc.20230313929

      摘要 (76) HTML (0) PDF 3.46 M (20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阐明毒力因子溶血素对鳗弧菌感染花鲈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实验以花鲈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花鲈幼鱼分别注射5.0×105 CFU鳗弧菌野生株和缺失株△vah1-vah4-rtxA,评估了溶血相关基因缺失对花鲈的感染能力、花鲈各组织的病理变化情况以及免疫响应的影响。结果显示,花鲈感染野生株后的LD50为2.103×105 CFU/mL,感染缺失株△vah1-vah4-rtxA后LD50为1.837×106 CFU/mL,溶血相关基因缺失使鳗弧菌毒性降到原来的11.44%;鳗弧菌主要定植在花鲈的肠道和鳃中,溶血相关基因缺失降低鳗弧菌在花鲈体内的定植能力,同时降低对鳃和肠道的损伤程度;转录组分析表明vah1、vah4和rtxA缺失后,头肾组织的差异表达基因显著富集到造血细胞谱系、抗原处理和呈递、细胞黏附分子、肠道免疫网络的IgA生产等免疫通路,并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对表达水平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溶血相关基因缺失降低了鳗弧菌感染花鲈的致病能力。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了解鳗弧菌的致病机制,并为开发花鲈抗弧菌免疫增强剂或减毒疫苗提供依据。

    • 刺激隐核虫感染对大黄鱼生理生化指标及免疫指标的影响

      2024, 48(5):059409-059409. DOI: 10.11964/jfc.20230614037

      摘要 (78) HTML (0) PDF 1.93 M (19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刺激隐核虫感染能够导致海水鱼类感染“白点病”,而大黄鱼是受“白点病”影响最严重的海水养殖鱼类。为了探究刺激隐核虫感染对大黄鱼生理生化指标及免疫指标的影响,本研究利用刺激隐核虫人工感染大黄鱼,分别在感染后0、12、24、48和72 h采集血液、肝脏、脾脏、肠道、鳃、头肾和皮肤组织,并检测血清皮质酮、皮质醇以及肝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Px)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和丙二醛 (MDA)含量等指标的变化。同时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qRT-PCR)实验检测肝脏、脾脏、肠道、鳃、头肾和皮肤组织中TNF-αIL-8和IL-1β基因的表达量。结果显示,在大黄鱼感染刺激隐核虫后的0~72 h内,实验组大黄鱼表现出刺激隐核虫病的发病症状;血清皮质醇和皮质酮含量显著增加;肝脏GSH-Px活性极显著降低;肝脏SOD活性极显著增加;肝脏MDA含量在0~12 h内急剧增加并达到峰值,随后含量缓慢降低;各组织中的TNF-αIL-8和IL-1β的表达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调,在鳃、头肾、肝脏和皮肤中上调最为显著。研究表明,刺激隐核虫感染后有明显变化的皮质类激素含量和氧化应激指标能够反映大黄鱼的感染程度,有助于进一步辅助抗刺激隐核虫表型测量的优化。本研究可为深入理解刺激隐核虫感染后大黄鱼生理生化及免疫指标的动态变化提供基础,为后续的机制解析和品种选育工作提供参考。

    • 患病异育银鲫中嗜冷黄杆菌的分离鉴定及组织病理学观察

      2024, 48(5):059410-059410. DOI: 10.11964/jfc.20230914162

      摘要 (71) HTML (0) PDF 8.90 M (23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确定越冬期内江苏多地异育银鲫暴发性死亡的原因,本研究利用高通量测序比较了健康样品和患病样品的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结构组成的差异,分析了异育银鲫病害暴发过程中的细菌类型及特性。结果显示,在属水平上,患病样品中黄杆菌属丰度最高。在种水平上,患病样品中嗜冷黄杆菌的丰度最高,分别达到63.01%和61.31%,显著高于健康组的1.55%。根据微生物群落特征分析结果,从患病样品体表的病灶处分离出优势病原菌NJ01,通过细菌形态学、生理生化分析、16S rDNA 序列比对确定 NJ01 菌株为嗜冷黄杆菌。人工感染NJ01菌株14 d后,1.7×1061.7×107 CFU/mL两组的死亡率达到100%,感染症状和自然发病症状一致。组织病理学观察发现,病鱼的肌细胞坏死,间质中充满了淋巴细胞;肝脏中细胞溶解坏死,细胞核消融;在脾脏中发现脾细胞散在坏死,伴随着充血的症状;肾小管上皮脱落,肾间质存在大量淋巴细胞。药物敏感实验结果显示,NJ01菌株对头孢西叮、头孢哌酮、庆大霉素和克拉霉素等敏感。研究表明,优势菌NJ01是致病菌,可通过扰乱机体正常的免疫和代谢功能导致疾病的发生。本研究首次报道了嗜冷黄杆菌在异育银鲫中的致病性,这将为大宗淡水鱼“越冬综合征”的药物防治及其致病机理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 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结合侧流层析试纸条快速检测新加坡石斑鱼虹彩病毒

      2024, 48(5):059411-059411. DOI: 10.11964/jfc.20231014187

      摘要 (89) HTML (0) PDF 2.80 M (2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建立一种快速灵敏、可视化的适用于临床样品检测新加坡石斑鱼虹彩病毒 (Singapore grouper iridovirus,SGIV)的方法,本研究针对SGIV特异基因ORF014L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及探针,建立重组酶聚合酶扩增 (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PA)技术及结合侧流层析试纸条 (lateral flow dipstick,LFD) (RPA-LFD)的SGIV检测技术。RPA反应使用10 μmol/L的引物浓度,在40.1 °C恒温反应20 min即可完成特异性病毒的检测,最低检测限为102 个/μL标准质粒。RPA-LFD反应在42 °C恒温反应8 min可将检测结果通过试纸条可视化呈现,最低检测限为101 个/μL标准质粒,且不与其他常见水生动物病原发生交叉反应,临床样品检测结果也与PCR检测结果一致。RPA、RPA-LFD均能特异性检测SGIV,两者的检测限均比常规PCR灵敏。RPA-LFD法具有快捷简单、结果可视化的特点,在临床应用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广西地区美国牛蛙源弗氏柠檬酸杆菌的分离鉴定、耐药性及组织病理

      2024, 48(5):059412-059412. DOI: 10.11964/jfc.20230413973

      摘要 (78) HTML (0) PDF 4.74 M (20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探明2022年5月在广西南宁某养殖基地引起美国牛蛙暴发疾病的原因,本实验从患病美国牛蛙的肝脏、脾脏、肾脏和肠道中分离出优势菌,采用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实验、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及系统发育学分析进行鉴定。为确定该菌株的致病机理,对该菌株进行了人工感染实验、组织病理学观察、毒力基因检测、药物敏感性实验以及耐药基因检测。结果显示,在患病濒死美国牛蛙的肝脏、脾脏、肾脏以及肠道均分离到单一的优势菌株,从肠道分离得到的一株优势菌被命名为NFCF-02,并经鉴定为弗氏柠檬酸杆菌。该菌株携带viaBompXureEureDureG和ureF等6种毒力基因,对美国牛蛙的半数致死浓度为3.12×106 CFU/mL,发病临床症状包括肝脏变黄、花肝、肝脏坏死;肾脏充血发红、胃表面有血丝以及肠道呈红色和充血。组织病理学观察发现,其肝细胞变性坏死,肝索排列紊乱;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坏死、严重区域肾小管崩解、坏死;脾脏中央静脉扩张淤血,含铁血黄素、色素细胞增多;肠黏膜脱落,肠上皮细胞坏死脱落,杯状细胞坏死。药敏实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NFCF-02对新霉素、多黏菌素B、头孢拉定、多西环素等4种抗菌药物敏感,对林可霉素等14种抗菌药物已产生耐药性,携带gyrASul1等7种耐药基因。研究表明,弗氏柠檬酸杆菌对美国牛蛙具有高致病性,可引起美国牛蛙肝脏和肠道等多器官组织的病理损伤,最终引发机体的损伤甚至死亡。本研究首次从组织病理学分析和毒力因子携带情况的角度确定了弗氏柠檬酸杆菌对美国牛蛙的致病力,为养殖美国牛蛙中弗氏柠檬酸杆菌病的诊断和药物防控提供了参考依据。

    • 美国牛蛙蝌蚪约氏不动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2024, 48(5):059413-059413. DOI: 10.11964/jfc.20240214356

      摘要 (91) HTML (0) PDF 2.97 M (20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探明2023年3月初引起中国重庆市渝北区某牛蛙养殖场暴发疾病的原因,本实验从患病美国牛蛙蝌蚪肝脏和肠道中分离优势菌,采用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实验、16S rDNArpoB基因序列测定、系统发育学分析进行鉴定。为确定该菌株的致病机理,对该菌株进行了人工感染实验、组织病理学观察、毒力基因检测、生长特性研究及药物敏感性实验。结果显示,在患病濒死美国牛蛙蝌蚪的肝脏和肠道中分离得到的其中一株优势菌命名为LT202303,经鉴定为约氏不动杆菌。该菌株携带OmpAOmp34和OmpTsx等3种毒力基因,具有较强的耐盐性和在广泛的pH范围内生存的能力,对美国牛蛙蝌蚪的半数致死浓度为6.8×106 CFU/mL,发病临床症状为肝脏红肿并伴有大量白色结节,肠道透明发黄。组织病理学观察发现该菌株可引起美国牛蛙蝌蚪肝脏和肠道的明显炎症反应和病灶性坏死。药敏实验结果显示,分离菌LT202303是一种产β-内酰胺酶的多重耐药细菌。本研究表明,约氏不动杆菌对牛蛙蝌蚪具有高致病力,可引起肝脏和肠道等多器官组织的病理损伤最终引发机体的损伤甚至死亡。本研究首次报道约氏不动杆菌感染引起的美国牛蛙蝌蚪传染病的暴发,为该疾病的诊断和防控提供理论参考。

    • Ⅱ型草鱼呼肠孤病毒在稀有鮈鲫中的传播途径

      2024, 48(5):059414-059414. DOI: 10.11964/jfc.20240114337

      摘要 (72) HTML (0) PDF 1.90 M (17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研究Ⅱ型草鱼呼肠孤病毒 (GCRV-Ⅱ)的流行规律,本实验基于稀有鮈鲫感染GCRV-JX02的研究模型,利用分子生物学检测、逆转录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等方法开展GCRV-Ⅱ水平和垂直传播的研究。结果显示,水平传播中浸泡感染和共培养感染都能使稀有鮈鲫成为GCRV-Ⅱ的无症状携带者,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0%和80%;其中共培养感染直接导致8%的稀有鮈鲫死亡。感染后无症状的稀有鮈鲫经热休克处理,浸泡感染与共培养感染组的死亡率分别为57.14%和100%,总体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0.95%和100%。腹腔注射感染GCRV-JX02后存活的无症状稀有鮈鲫每0.01 g精巢与卵巢中病毒拷贝数分别为3.64×106和6.84×106个。垂直传播实验中稀有鮈鲫单个的卵子、未受精卵、受精卵和幼鱼的平均病毒拷贝数为1.98×103、1.15×104、4.75×103和6.74×104个,幼鱼中病毒的拷贝数显著高于卵子与受精卵时期,表明GCRV-JX02不仅能够在稀有鮈鲫中垂直传播,还能伴随幼鱼的发育不断扩增。本研究阐明了不同传播途径下GCRV-Ⅱ的传播潜力,有助于评估草鱼出血病的流行风险,且为筛选阻断草鱼呼肠孤病毒传播的药物提供了有效的动物模型。

    • 鲫复合种隐性感染洪湖碘泡虫调查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2024, 48(5):059415-059415. DOI: 10.11964/jfc.20231114224

      摘要 (72) HTML (0) PDF 1.82 M (19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洪湖碘泡虫是中国异育银鲫养殖中常见的一种粘孢子虫,严重感染时病鱼出现眼球凸起,咽部发炎肿胀等症状,造成苗种和成鱼死亡。为探究严重危害养殖异育银鲫“喉孢子虫病”病原的宿主范围以及不同宿主寄生虫株间的遗传差异,本研究广泛采集了金鱼、红鲫、异育银鲫、彭泽鲫、方正银鲫、淇河鲫、金背鲫、杂交鲫等我国常见鲫复合种样品,采用18S rDNA PCR检测了各样品伪鳃的洪湖碘泡虫感染率,并进一步通过巢式PCR克隆测序获得部分样品洪湖碘泡虫的ITS2序列 (登录号:OR744899–OR744905)。PCR检测结果显示,来自7个地区8种鲫属鱼类品系都存在洪湖碘泡虫的隐性感染,感染率为25.0%~88.2%;ITS2序列分析表明,感染鲫复合种的洪湖碘泡虫株系间序列差异较低,所获得的序列间仅有6个差异信息位点,平均遗传距离为0.003;不同来源虫株间共存在7种单倍型, 其中H1、H2和H3只出现在金鱼、红鲫寄生虫株,H5广泛存在不同来源的异育银鲫寄生虫株。系统发育分析显示,来自不同鲫复合种的洪湖碘泡虫聚集为2个分支,其中寄生金鱼的虫株与瓶囊碘泡虫亲缘关系较近。本研究结果为阐明异育银鲫“喉孢子虫病”的流行病学规律和防控疾病发生提供重要基础数据。

    • 鲇病原粘孢子虫米氏碘泡虫不同株系的比较

      2024, 48(5):059416-059416. DOI: 10.11964/jfc.20230413969

      摘要 (73) HTML (0) PDF 2.29 M (19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研究米氏碘泡虫不同寄生部位和不同地理分布的株系差异和遗传分化情况,实验基于其形态特征、组织向性、地理分布、18S rDNA序列相似度、遗传距离、系统发育,对米氏碘泡虫各株系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米氏碘泡虫各株系孢子形态特征基本一致;米氏碘泡虫重庆株系1 (鲇鳃腔膜寄生)、重庆株系2 (鲇肠寄生)和江西株系 (鲇肠寄生)间相似度为98.6%~99.9%,遗传距离为0.000~0.013;系统发育分析显示,米氏碘泡虫重庆株系2先与江西株系聚支,其形成的进化支再与重庆株系1形成姐妹群关系。研究表明,米氏碘泡虫并没有形成地理种群特有的单系,而是依据寄生部位形成肠寄生支系和鳃腔膜寄生支系。宿主种类相同的条件下,较之于地理隔离,寄生部位差异对于米氏碘泡虫种群分化的影响更大。

    • 奇异双身虫线粒体基因组测定及其密码子偏好性分析

      2024, 48(5):059417-059417. DOI: 10.11964/jfc.20231114243

      摘要 (68) HTML (0) PDF 2.20 M (18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确定奇异双身虫线粒体基因组基本结构特征并探究奇异双身虫分类地位,同时了解双身虫科物种的密码子偏好性,实验采用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获得奇异双身虫线粒体基因组序列,通过线粒体在线注释网站MITOS对线粒体基因组序列进行注释并通过PhyloSuite (version1.2.2)软件对其结构进行分析,同时对奇异双身虫及其他8种双身虫科物种的线粒体蛋白质编码基因的密码子组成情况及密码子偏好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奇异双身虫的线粒体基因组序列长度为15 713 bp (大非编码区未测全),A+T含量为68.7%,表现出明显的AT偏向。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基于现有数据双身虫科物种聚为一支,支持双身虫科物种的单系性。对双身虫科物种的密码子使用偏好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双身虫科有效密码子数(ENC)为30.632~37.495,相对同义密码子使用度(RSCU)>1的密码子共有18个,偏好以碱基U(T)结尾。PR2-plot分析结果显示,T的使用频率高于A,G的使用频率高于C,突变和选择等因素均可对密码子的使用偏好产生一定的影响。中性绘图分析显示,奇异双身虫和马口鱼拟双身虫受突变压力的影响分别为61.89%和51.31%,其余7种双身虫受突变压力的影响均小于50%。双身虫科密码子偏好性存在略微差异,但都受突变压力、自然选择和碱基组成的共同影响。本研究可以为后续的系统进化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 瓶囊碘泡虫的重描述及其与洪湖碘泡虫分子标记的比较

      2024, 48(5):059418-059418. DOI: 10.11964/jfc.20231114244

      摘要 (70) HTML (0) PDF 3.01 M (2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完善瓶囊碘泡虫的分类学特征及厘清其与洪湖碘泡虫的分类关系,实验采用形态学、组织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瓶囊碘泡虫进行了重描述,并与洪湖碘泡虫的分子标记进行了系统比较。结果显示,瓶囊碘泡虫寄生于异育银鲫的鳃,形成乳白色的圆形或椭圆形孢囊,直径为1.2~1.4 mm。成熟孢子壳面观呈梨形,前端较尖,后端钝圆,孢子长17.3~19.6 μm,孢子宽7.4~9.9 μm。两个极囊呈瓶状,大小不等。大极囊长6.4~9.7 μm,大极囊宽2.1~3.3 μm;小极囊长5.3~8.9 μm,小极囊宽2.0~3.3 μm。极丝圈数为8~11圈。组织学分析显示,瓶囊碘泡虫寄生于鳃小片间的上皮组织。BLAST分析显示,本研究获得的瓶囊碘泡虫的小亚基核糖体 DNA (SSU rDNA)序列与GenBank中瓶囊碘泡虫序列的相似性为99.5%~99.8% (KC425223~KC425225、MH329620、JQ690361、JQ690373、KJ725082、MN227351、DQ339482)。系统发育分析表明,瓶囊碘泡虫与洪湖碘泡虫形成姐妹支。瓶囊碘泡虫与洪湖碘泡虫分子标记序列的比较结果显示,这两种碘泡虫的序列相似性为98.2%~98.8%,遗传距离为0.014~0.018,存在27个碱基差异。SSU rRNA二级结构分析显示,瓶囊碘泡虫和洪湖碘泡虫同一物种不同群体间的二级结构一致,两个物种间的二级结构存在明显差异,表明SSU rRNA二级结构可以作为鉴别瓶囊碘泡虫和洪湖碘泡虫的分子特征。本研究完善了瓶囊碘泡虫在异育银鲫鳃部的详细寄生部位,提出SSU rRNA二级结构可以作为有效鉴别瓶囊碘泡虫和洪湖碘泡虫的分子标记。

    • 三种植物精油对美人鱼发光杆菌美人鱼亚种的抑菌效果及其毒力基因表达的影响

      2024, 48(5):059419-059419. DOI: 10.11964/jfc.20231114236

      摘要 (81) HTML (0) PDF 2.77 M (19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研究百里香精油、牛至精油和肉桂精油对海水养殖经济鱼类主要致病菌美人鱼发光杆菌美人鱼亚种 (PDD)的抑菌作用,实验采用二倍稀释法分别测定3种植物精油对6株不同致病力PDD菌株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 (MIC)和最小杀菌质量浓度 (MBC)。采用分光光度计法检测添加精油后6株PDD生长曲线的变化;以2株高致病性PDD菌株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浓度精油对PDD毒力基因表达量及胞外产物 (ECP)活性的影响;分析了3种精油存储不同时间后以及在金属离子影响下的药效稳定性。结果显示,3种精油对6株PDD菌株均具有较好的抑菌和杀菌作用,MIC为32~128 μg/mL,MBC为64~192 μg/mL;3种精油对2株高致病性PDD菌株的毒力基因表达及ECP的磷脂酶活性和溶血活性均有抑制作用,其中低浓度精油对PDD主要毒力基因的抑制作用最明显。3种精油于室温下避光存储35 d,对实验菌株的杀菌率均大于99%,显示其良好的药物稳定性;水环境中不同浓度Na+、Mg2+、Ca2+、K+等对3种精油的杀菌效果无显著影响。研究表明,3种精油均适宜开发为防治水产动物细菌性疾病的新型渔药或饲料添加剂。本研究可为拓展芳香类植物精油在水产疾病防控上的应用提供借鉴与参考。

    • 维氏气单胞菌弱毒株FS12001及其疫苗对异育银鲫的免疫效果

      2024, 48(5):059420-059420. DOI: 10.11964/jfc.20231114229

      摘要 (74) HTML (0) PDF 2.53 M (20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探究由维氏气单胞菌 (Av)弱毒株FS12001制备的疫苗免疫效果,将Av弱毒株FS12001制备活疫苗、灭活疫苗、ISA763A-灭活疫苗和蜂胶-灭活疫苗,腹腔注射免疫异育银鲫,同时设ISA763A佐剂、蜂胶佐剂及0.65% NaCl作为对照组。于免疫后1、3、5、7和 14 d经实时荧光定量 PCR (qRT-PCR)检测脾脏组织中 IgMIL-1βLZM 的基因表达量;于免疫后 7、14、21、28、42和 48 d尾静脉采血分离血清,检测IgM抗体水平,测定SOD和LZM酶活性;于免疫28 d 后用2株Av强毒株分别攻毒各组实验鱼,连续观察记录7 d,计算各免疫组的相对保护率。结果显示,各免疫组脾脏组织中IgMIL-1βLZM的基因表达量高于对照组,且ISA763A-灭活疫苗组和蜂胶-灭活疫苗组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各实验组。各疫苗免疫组血清特异性抗体水平均显著高于0.65% NaCl对照组和佐剂对照组。各疫苗免疫组的LZM活性均在28 d最高,灭活疫苗组、ISA763A-灭活疫苗组及蜂胶-灭活疫苗组SOD活性均在7 d 最高。菌株AVCA07攻毒后,活疫苗组、灭活疫苗组、ISA763A-灭活疫苗组和蜂胶-灭活疫苗组的 RPS 分别为 63%、56%、100% 和 56%;菌株YC170511攻毒后,以上4个免疫组RPS分别为59%、55%、93% 和 72%。研究表明,用弱毒株FS12001制备疫苗,注射免疫异育银鲫后均可增加脾脏中 IgMIL-1βLZM 的基因表达量,提高血清抗体水平,增强SOD和LZM酶活性,增强其抵抗Av感染的能力。

    • 抗哈维氏弧菌、溶藻弧菌与副溶血性弧菌三联卵黄抗体的制备及体外作用效果评估

      2024, 48(5):059421-059421. DOI: 10.11964/jfc.20240214387

      摘要 (92) HTML (0) PDF 10.85 M (19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研究三联特异性卵黄抗体对哈维氏弧菌、溶藻弧菌与副溶血性弧菌的体外抑菌效果,通过制备哈维氏弧菌、溶藻弧菌与副溶血性弧菌三联灭活疫苗,免疫蛋鸡。收集鸡蛋制备卵黄抗体并检测其效价、纯度和特异性。通过免疫荧光、扫描电镜和体外抑菌实验初步探究其制备的三联特异性卵黄抗体对3种弧菌的体外抑菌效果。结果显示,ELISA检测特异性卵黄抗体效价高达1∶51200,并维持5周;SDS-PAGE对分离纯化的卵黄抗体分析显示,随着纯化步骤的进行,卵黄抗体中的蛋白杂带逐渐减少,纯度变高。免疫荧光和免疫印迹实验表明,特异性卵黄抗体与抗原的结合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扫描电镜进一步观察发现,相比非特异性卵黄抗体,特异性卵黄抗体处理过的弧菌,菌体互相黏附在一起,菌体细胞表面粗糙,细胞壁破损。在体外抑菌实验中,特异性卵黄抗体对弧菌具有明显的抑制效果,且抑制作用呈现剂量依赖性。研究表明,三联特异性卵黄抗体能够与哈维氏弧菌、溶藻弧菌和副溶血性弧菌发生特异性结合,通过体外实验发现,卵黄抗体通过凝集和黏附,破坏菌体细胞的完整性,从而发挥抑菌作用。实验结果为研发绿色、安全、高效的抗哈维氏 弧菌、溶藻弧菌和副溶血弧菌三联特异性卵黄抗体提供理论和实验基础。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