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第47卷第9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目录
    • 目录

      2023, 47(9):0-0.

      摘要 (199) HTML (0) PDF 225.47 K (57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综述
    • 鲍低氧胁迫响应机制的研究进展

      2023, 47(9):099101-099101. DOI: 10.11964/jfc.20220913676

      摘要 (346) HTML (0) PDF 3.27 M (74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鲍养殖业已成为我国海洋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因低氧胁迫,特别是高温低氧联合胁迫而导致的养殖鲍大规模死亡的现象时常发生,给鲍养殖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已成为阻碍鲍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境因素。本文从鲍的生长、存活、生理生化指标 (包括心率、代谢、酶的活性、pH等)、免疫机能、胁迫响应基因及其表达调控等方面综述了鲍低氧胁迫响应机制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进一步研究鲍的低氧胁迫响应机制、开展鲍耐低氧新品种的选育等提供参考。此外,本文还提出了鲍低氧胁迫的预防调控措施,希望对养殖业者减少因夏季低氧胁迫诱发的养殖鲍大规模死亡而造成的损失有所帮助。

    • >研究论文
    • 基于CRISPR/Cas9系统构建青鳉突变体

      2023, 47(9):099102-099102. DOI: 10.11964/jfc.20210913054

      摘要 (442) HTML (0) PDF 4.95 M (745) 评论 (0) 收藏

      摘要:青鳉是研究基因功能、器官发生和发育机制的模式生物之一,基因编辑技术已在青鳉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利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青鳉突变体的详细过程还未见报道。为了完整详细地阐明青鳉突变体的构建过程,实验以青鳉Olpax6.1基因的敲除为例,首先利用ChopChop 网站设计获得 Olpax6.1基因gRNA的靶点;其次通过PCR扩增和质粒酶切分别获得gRNA和Cas9 mRNA体外转录的模板,并通过体外转录合成gRNA和Cas9 mRNA;再将Cas9 mRNA和gRNA混合进行青鳉胚胎显微注射获得突变F0;最后利用PCR、T7 Endonuclease Ⅰ酶切和Sanger测序筛选F0与野生型杂交的子代获得相同突变类型的F1,进而将相同突变的F1进行杂交并筛选其子代,获得青鳉 Olpax6.1 敲除的纯合突变体,纯合突变体表现出眼部发育畸形的经典表型。本研究为青鳉突变体的构建提供详细完整的实验方案,同时也为其他鱼类突变体的构建提供技术参考。

    • 许氏平鲉低氧耐受能力及血液学和鳃组织学变化

      2023, 47(9):099603-099603. DOI: 10.11964/jfc.20210813028

      摘要 (257) HTML (0) PDF 2.61 M (64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探明许氏平鲉低氧耐受能力及低氧胁迫过程中其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和鳃组织形态结构变化,本研究分析了许氏平鲉临界氧分压(Pcrit)和失去平衡点(LOE)时溶解氧含量,观察了低氧胁迫和恢复溶解氧过程中呼吸行为和呼吸频率的变化,分析了血液生理[红细胞数目(RBC),白细胞数目(W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积压(HCT)]、生化[葡萄糖、皮质醇]指标以及鳃组织形态学和鳃组织气体交换率(PAGE)变化。结果显示,在温度18 ℃、盐度30,pH值7.85的条件下,许氏平鲉[(88.01±5.34) g] Pcrit和LOE溶解氧含量分别为(3.96±0.11)和(2.60±0.21) mg/L。随着水体中溶解氧含量下降,血浆皮质醇和葡萄糖分别在LOE和Pcrit达到最高。许氏平鲉血液RBC、Hb和HCT在LOE达到最高。低氧过程中,许氏平鲉呼吸频率和PAGE分别于Pcrit和LOE达到最高,且低氧导致许氏平鲉鳃小片长度(SLL)、间距(ID)、周长显著增加;鳃小片宽度(SLW)则随水中溶解氧含量下降而变窄,在LOE处达到最小值。许氏平鲉鳃小片末端膨大、基质肥大、增生比例在低氧过程中显著增加。恢复正常溶解氧24 h后,上述各项检测指标恢复正常,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实验中对照组各项指标无显著变化。研究表明,许氏平鲉对水体低溶解氧变化反应敏感,低氧应激导致其血液生理生化相关指标和鳃小片形态发生显著改变,恢复正常溶解氧24 h后可以显著缓解低氧胁迫应激。相关结果为研究许氏平鲉低氧耐受生理调控机制和高效健康养殖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 西北印度洋鸢乌贼角质颚微结构及生长特性

      2023, 47(9):099104-099104. DOI: 10.11964/jfc.20210612907

      摘要 (234) HTML (0) PDF 3.32 M (5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角质颚是头足类重要的硬组织之一,经常被用于研究头足类的年龄与生长、种群结构和资源评估等。根据2019年3—5月中国灯光罩网渔船在西北印度洋调查生产期间采集的1009尾鸢乌贼样本,测量了260对鸢乌贼角质颚外部形态参数,结合日龄,对西北印度洋鸢乌贼角质颚的微结构及其外部形态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西北印度洋鸢乌贼角质颚上颚喙部截面有明显的生长纹,头盖区的生长纹较为清晰。协方差分析表明,角质颚外形特征参数、相对尺寸与日龄间均不存在性别间显著差异。赤池信息准则(AIC)显示,除上头盖长 (UHL) 外,所有外形特征参数与日龄的生长关系均以线性函数关系为最适,而UHL与日龄的关系则以对数函数为最适。所有特征参数的相对尺寸均随日龄的增加呈减小趋势,且变化趋势基本相同。6项外形特征参数的绝对生长率和相对生长率整体呈减小趋势,其中,上侧臂长 (ULWL) 和下翼长 (LWL) 的绝对生长率在181~210 d处达到峰值,而上脊突长 (UCL)、UHL、下侧臂长 (LLWL) 和下脊突长 (LCL) 的绝对生长率在211~240 d处达到峰值,所有参数的相对生长率均在181~210 d处达到峰值。本研究为后续利用角质颚研究鸢乌贼的年龄生长、群体划分和生活史等渔业生物学奠定基础,为科学开发该资源提供依据。

    • 莱州湾芙蓉岛人工鱼礁区大型底栖动物的营养结构特征

      2023, 47(9):099305-099305. DOI: 10.11964/jfc.20210913067

      摘要 (480) HTML (0) PDF 1.98 M (6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人工鱼礁建设是改善底栖生境、提高底栖动物多样性和资源丰度的重要措施之一,其建设效果与投放时间长短密切相关。为了探究投礁时长对大型底栖动物营养关系的影响,实验应用稳定同位素技术对比分析了莱州湾芙蓉岛海域不同礁龄人工鱼礁区和对照区大型底栖动物及其食源的碳、氮稳定同位素组成,计算了不同区域大型底栖动物的食物基础以及消费者的营养级。结果显示:①长礁龄区、短礁龄区和对照区的大型底栖动物δ13C值分别为−25.08‰~−13.34‰、−25.86‰~−17.80‰和−25.39‰~−11.06‰;δ15N值分别为10.73‰~15.78‰、10.02‰~14.89‰和10.17‰~15.80‰。②相较于短礁龄区和对照区,长礁龄区底栖动物群落营养多样性更高,食物来源多样性水平更高,群落内营养生态位更加多样化,群落结构稳定性较好。③以食性为依据,将大型底栖动物分为浮游生物食者 (Pl)、肉食者 (C)、碎屑食者 (D)和杂食者 (O)等4类摄食功能群,在4类潜在食源 [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水体悬浮颗粒有机物 (POM)和沉积物有机物 (SOM)]中,浮游植物碳源对除肉食者外的3类消费者的平均贡献率最高 (31.40%)。④长礁龄区、短礁龄区和对照区的消费者营养级分别为2.00~3.83、2.00~3.49和2.00~3.87;此外在长礁龄区出现了相对多的高营养级捕食者,从而证实长礁龄区的底栖动物群落具有更复杂的营养结构。同时发现,人工鱼礁建设能使大型底栖动物更充分地利用浮游植物碳源,并且能够增加底栖动物群落的营养多样性和丰富度,促进群落中较高营养级动物的增加。本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人工鱼礁建设的环境生态效应,为进一步研究底栖生境食物网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提供了基础资料。

    • 人工鱼礁区不同底质对底栖游泳生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2023, 47(9):099306-099306. DOI: 10.11964/jfc.20210512828

      摘要 (237) HTML (0) PDF 2.17 M (59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探究人工鱼礁投放后的不同底质对底栖游泳生物群落结构特征的影响,实验以海区中央投放的构件礁划分半径为20、400和600 m 3个样带,采用地笼与摄像相结合的方法,分别于2017年6月和8月、2018年6月 (2次)、2019年6月和7月在小竹山岛人工鱼礁区进行了6个航次的调查。应用相对重要性指数 (IRI)、主坐标分析 (PCoA)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等分析群落时空组成变化,利用广义加性模型 (GAM)研究环境因子对单位捕捞努力量 (CPUE)和多样性指数的影响。IRI和PCoA测定结果显示,地笼主要捕获日本蟳、海燕、大泷六线鱼、许氏平鲥及其他梭形鱼类;摄像主要捕获海燕等棘皮类、葛氏长臂虾、纹缟虾虎鱼、六丝钝尾虾虎鱼、钟馗虾虎鱼及矛尾刺虾虎鱼。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两种采样方法在200和400 m样带的CPUE均较高,与600 m样带有显著差异,但年份间无显著差异。GAM模型显示,CPUE随投礁年份和底质类型的复杂度增加而增加,与构件礁及石块礁底质呈正相关,且受盐度及温度影响。多样性指数在样带、年际间无显著差异,GAM模型显示,其在地笼渔获物的多样性指数显著高于摄像,并受盐度、透明度影响,但与底质类型无关。本研究揭示了不同底质对底栖游泳生物的影响,证明了地笼与摄像结合调查方法的互补性,为多种鱼礁底质的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 安徽地区克氏原螯虾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

      2023, 47(9):099607-099607. DOI: 10.11964/jfc.20210813015

      摘要 (263) HTML (0) PDF 1.70 M (5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解安徽地区克氏原螯虾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实验以安徽芜湖 (WH)、宣城 (XC)、合肥 (HF) 3个地区克氏原螯虾人工养殖群体为研究对象,分别以安徽铜陵 (TL)、马鞍山 (MAS) 2个野生群体和监利 (JL)、建湖 (JH)、滆湖 (GH)、兴化 (XH) 4个人工养殖群体作为对照,选用10对克氏原螯虾微卫星引物对其进行微卫星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研究。结果显示,安徽地区人工养殖克氏原螯虾群体的平均遗传多样性均高于2个野生群体和江苏、湖北4个地区的人工养殖群体,其中XC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最高。9个群体全部10个位点经Bonferroni法校正后均显著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且绝大多数位点显示杂合不足。AMOVA分析表明遗传变异是由群体内部决定的;大多数组的Fst表现出中度分化 (0.05 < Fst < 0.15)。基因流表明不同群体之间存在着广泛的基因交换,尤其是GH和JH群体之间。基于群体间Nei氏遗传距离及UPGMA聚类树结果显示,WU、GH、MAS和JH群体聚为一组,XC和HF群体同属于一组,而JL、TL和XH群体分别自成一组。STRUCTUR结果显示,XC和HF群体的大多数个体被分配到相同的遗传群中,说明上述群体起源相同。研究表明,安徽地区克氏原螯虾人工养殖群体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实验结果可为安徽地区克氏原螯虾种质资源的保护和改良提供参考资料。

    • 单环刺螠生物扰动对沉积物-水界面氮磷扩散通量的影响

      2023, 47(9):099308-099308. DOI: 10.11964/jfc.20211113203

      摘要 (186) HTML (0) PDF 4.76 M (53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解单环刺螠生物扰动作用对沉积物-水界面氮磷扩散通量的影响及其持续性,于2020年11—12月,采用室内实验生态学的方法,设置低密度 (LD,500 尾/m2)、中密度 (MD,2 500 尾/m2)、高密度 (HD,8 300 尾/m2)处理组和1个对照组 (CO,0 尾/m2),进行了2 d为一个实验时段,为期20 d的模拟实验。结果显示,处理组溶解无机氮(DIN)扩散通量变化范围为10.6~765.3 μmol/(m2·d),与对照组相比,低、中、高处理组的DIN通量分别提高了57%、76%、88%。NH4+是DIN的主要贡献者,对DIN的贡献在低、中、高处理组中分别占55%、65%和80%。与对照组相比,低、中、高密度组的平均NH4+通量分别提高了39%、111%和257%,与低、中密度处理组平均NH4+通量相比,高密度处理组分别提高了43.7%和23.6%。在第2~10天,NH4+通量处于持续增加的趋势。处理组PO43−通量变化范围为−7.85~6.42 μmol/(m2·d),第2~6天,处理组PO43−通量持续增加。研究表明,单环刺螠的生物扰动能够持续地促进DIN由沉积物向水体中扩散,且存在明显的密度效应。研究结果将为深入认识单环刺螠在水层-底栖系统耦合过程中的生态作用提供基础数据。

    • 棕点石斑鱼、杂交“金虎斑”及珍珠龙胆的肌肉营养成分分析及品质评价

      2023, 47(9):099609-099609. DOI: 10.11964/jfc.20211113186

      摘要 (217) HTML (0) PDF 1.35 M (60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确定母本棕点石斑鱼、杂交“金虎斑”和杂交珍珠龙胆的肌肉营养成分并比较其差异,实验采用常规方法,依据国家标准对棕点石斑鱼、杂交“金虎斑”及珍珠龙胆肌肉中的水分、蛋白、粗脂肪和灰分含量以及氨基酸、脂肪酸和10种矿物元素的组成与含量进行测定和评价。结果显示,3种石斑鱼肌肉中粗蛋白含量分别为19.0%、20.2%和16.8%;3种石斑鱼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指数、鲜味氨基酸总量分别为(18.10%、18.53%、16.01%),(7.52%、7.70%、6.32%),(88.20、84.80、88.30)和(6.92%、7.13%、6.10%);3种石斑鱼肌肉中粗脂肪含量分别为3.0%、4.2%和2.4%,其中珍珠龙胆DHA+EPA的含量为24.02%,杂交“金虎斑”DHA+EPA的含量为23.56%,棕点石斑鱼DHA+EPA的含量为22.76%;5种常量元素Na、K、Ca、Mg、P和5种微量元素Fe、Mn、Cu、Zn、Se均有检出。研究表明,棕点石斑鱼、杂交“金虎斑”及珍珠龙胆可以为人类提供丰富的蛋白质、脂肪、无机盐和矿物元素,是具有较高食用价值的优良海水养殖品种。其中杂交“金虎斑”在一些营养指标中明显高于母本棕点石斑鱼。

    • 中华绒螯蟹白壳和绿壳品系成蟹可食率、类胡萝卜素含量和营养组成的比较

      2023, 47(9):099610-099610. DOI: 10.11964/jfc.20210612886

      摘要 (548) HTML (0) PDF 1.97 M (50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评估白壳中华绒螯蟹与广泛养殖的绿壳品系成蟹营养品质是否存在差异,本实验通过采集白壳新品系与正常绿壳品系扣蟹在相同池塘中养至性腺发育成熟的商品蟹,测定其可食率、类胡萝卜素含量和营养组成。结果显示,两种色泽中华绒螯蟹组织系数、可食率和肥满度均无显著差异;白壳品系蟹壳湿样和干样亮度值(L*)显著高于绿壳品系,但红度值(a*)显著低于绿壳品系,肝胰腺和卵巢色泽参数无显著差异。白壳品系蟹壳总类胡萝卜素和虾青素含量显著低于绿壳品系,但两品系肝胰腺和卵巢中类胡萝卜素含量和组成均无显著差异。两种品系可食组织部分常规生化组成含量无显著差异,但白壳雌蟹肌肉中C20:4n6比例显著高于绿壳,绿壳雌蟹肝胰腺中18:0、18:2n6和DHA/EPA比例均显著高于白壳品系。两品系肌肉中大部分氨基酸组成和必需氨基酸评分均无显著差异,白壳雌体肌肉中异亮氨酸和酪氨酸含量显著低于绿壳雌体。研究表明,白壳和绿壳品系仅蟹壳的色泽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方面具有显著差异,其可食率、可食组织的常规生化成分、主要类胡萝卜素含量、脂肪酸组成和氨基酸含量接近,说明白壳品系中华绒螯蟹具有较大的推广潜力。研究结果为中华绒螯蟹白壳品系种质资源评价和进一步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 饲料中n-3 PUFA/n-6 PUFA比值对罗氏沼虾幼虾生长性能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2023, 47(9):099611-099611. DOI: 10.11964/jfc.20210412728

      摘要 (216) HTML (0) PDF 1.49 M (53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探讨饲料多不饱和脂肪酸n-3 PUFA/n-6 PUFA比值对罗氏沼虾幼虾生长性能、虾体肌肉组成、抗氧化能力、血清生理指标以及消化能力的影响,实验设计了n-3 PUFA/n-6 PUFA比值分别为0.37 (D1)、0.59 (D2)、0.93 (D3)、1.51 (D4)和4.38 (D5)的5种等氮等脂饲料饲喂罗氏沼虾幼虾8周,每组设4重复,每个重复40尾虾 。结果显示,饲料n-3 PUFA/n-6 PUFA比值对罗氏沼虾幼虾存活率 (SR)无显著影响;实验虾终末体重 (FW)、增重率 (WGR)和特定生长率 (SGR)随饲料n-3 PUFA/n-6 PUFA比值增加先升后降,均在D3组最高;且D3组虾有最大的肝胰腺蛋白酶活性及脂肪酸合成酶活性。虾体肌肉粗蛋白质、水分和灰分含量不受饲料n-3 PUFA/n-6 PUFA比值影响,但总脂肪含量在D3组显著高于其他组;各组虾体肌肉的n-3 PUFA/n-6 PUFA比值的变化趋势与饲料的n-3 PUFA/n-6 PUFA比值变化趋势呈正相关。随饲料n-3 PUFA/n-6 PUFA比值增加,实验虾血清和肝胰腺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总抗氧化能力 (T-AOC)和血清铜蓝蛋白 (CP)含量均呈现先升后降趋势,并在n-3 PUFA/n-6 PUFA比值为0.93~1.51时达到最大,但丙二醛 (MDA)含量持续上升;D1组血清总胆固醇 (T-CHO)和甘油三酯 (TG)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血清谷草转氨酶 (AST)和谷丙转氨酶 (ALT)活性先降后升,且D3组最低。研究表明,饲料适宜的n-3 PUFA/n-6 PUFA可显著提升罗氏沼虾生长性能和抗氧化能力,对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进行折线回归,建议罗氏沼虾幼虾饲料中最适n-3 PUFA/n-6 PUFA比值为0.86~0.94。

    • 大黄鱼肿大细胞病毒不同毒株的细胞培养及主要衣壳蛋白基因比较

      2023, 47(9):099412-099412. DOI: 10.11964/jfc.20210813018

      摘要 (237) HTML (0) PDF 2.71 M (5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建立大黄鱼肿大细胞病毒的培养方法,明确其分类地位,用肿大细胞病毒检测呈阳性的大黄鱼幼鱼病料 (FD201807和SA201808)肾组织匀浆液感染鳜仔鱼细胞系 (mandarin fish fry cell line-1,MFF-1)并连续传代,从病料组织匀浆液和细胞冻融液中提取病毒DNA,克隆病毒主要衣壳蛋白基因 (mcp),测序后与NCBI GenBank中的虹彩病毒科肿大细胞病毒属病毒mcp以及2018—2020年所检出的15株大黄鱼肿大细胞病毒mcp进行比对分析。结果显示,病毒传至第4代才可引起MFF-1细胞病变,细胞病变的主要特征为细胞脱壁、变圆、折光度增强;感染时间越长脱壁细胞越多,同时培养液中的颗粒增加;透射电镜下可见感染细胞的细胞质散在大小为130~150 nm的六边形病毒粒子和空壳。感染细胞的病变周期随传代代次的增加而缩短,第15代次的FD201807株感染细胞80%细胞病变的时间为3 d,第15代次的SA201808株感染细胞80%细胞病变的时间为7~8 d。mcp序列比对和聚类分析发现,SA201808株与FD201807株的mcp序列存在21个碱基差异,二者的mcp序列分别与大黄鱼虹彩病毒(large yellow croaker iridovirus, LYCIV) LYCIV-Zhoushan (GenBank: MW139932.1)和花鲈虹彩病毒 (Lateolabrax maculatus iridovirus, LMIV) (GenBank: MH577517.1)相近。15株从大黄鱼病料检出的肿大细胞病毒中,12株的mcp序列与SA201808株聚类;3株与FD201807聚类。本研究利用MFF-1细胞系分离培养了大黄鱼肿大细胞病毒,揭示了大黄鱼肿大细胞病毒存在差异,为更好地了解大黄鱼肿大细胞病毒提供了数据参考。

    • 草鱼呼肠孤病毒纤维蛋白VP56与草鱼GRP78蛋白互作诱导内质网应激

      2023, 47(9):099413-099413. DOI: 10.11964/jfc.20210712946

      摘要 (235) HTML (0) PDF 2.59 M (49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阐明草鱼呼肠孤病毒(GCRV)的感染机制,深入探究VP56 (Ⅱ型和Ⅲ型GCRV特有的纤维蛋白)与宿主细胞蛋白的相互作用。实验通过免疫共沉淀(co-IP)发现,VP56与细胞内定位于内质网的分子伴侣蛋白葡萄糖调节蛋白78 (GRP78)发生相互作用。而后,VP56与GRP78的互作通过基于远红外红色荧光蛋白mNeptune的双分子荧光互补系统(BiFC)得到验证。在VP56稳定表达的草鱼肾细胞系(CIK)中,相较于CIK细胞,内质网则形态发生巨大变化,产生肿胀、扩张、脱粒等现象,说明VP56激活内质网应激。通过对内质网应激下游转录因子的mRNA水平检测,发现VP56激活活化转录因子6 (ATF6)介导的信号转导途径,激活非折叠蛋白反应。研究表明,GCRV-Ⅱ感染过程中破坏了细胞稳态、激活内质网应激。本研究为GCRV感染机制和抗GCRV病毒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揭示了一种新的病毒逃逸机制,有助于淡水养殖产业中草鱼出血病的防控。

    • 脊尾白虾“僵尸病”的初探

      2023, 47(9):099414-099414. DOI: 10.11964/jfc.20210612904

      摘要 (261) HTML (0) PDF 3.66 M (52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确定2018年冬季以来江苏省沿海地区养殖脊尾白虾患“僵尸病”的病原及流行病学特点,实验采用LB培养基和PDA培养基从病虾血淋巴中分离得到直径为1~3 mm、边缘整齐、米黄色隆起菌落;人工回感实验结果显示,回感后的脊尾白虾表现出与自然患病脊尾白虾相同的症状,并在回感脊尾白虾体内也分离出了相同的菌株,符合科赫氏法则。对该菌株进行形态观察结合18S rRNA序列对比及系统发育分析,发现分离菌株MQ2101具有酵母的典型形态,且与二尖梅奇酵母相似度达99.82%,结果表明菌株MQ2101为二尖梅奇酵母。致病性结果初步分析显示,MQ2101对脊尾白虾的半致死浓度 (LD50)为1.39×107 CFU/尾。病理学观察发现,患病脊尾白虾鳃、肌肉和肝胰腺均发生不同程度的病变,其中肝胰腺病变最为严重,肝小管呈现空泡化,管腔体积变大;在鳃和肝胰腺组织中均存在大量定殖的菌体。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每年2—5月发病迅速,发病率为5%~30%,死亡率为3%~10%。本研究确定了二尖梅奇酵母为江苏沿海地区脊尾白虾“僵尸病”的病原,其对脊尾白虾具有较强致病性,主要侵染组织为肝胰腺和鳃。以上研究结果为脊尾白虾“僵尸病”的防控提供了相关科学依据。

    • Akt在中华绒螯蟹免疫中的功能

      2023, 47(9):099415-099415. DOI: 10.11964/jfc.20210612882

      摘要 (225) HTML (0) PDF 2.45 M (495) 评论 (0) 收藏

      摘要:Akt作为PI3K-AKT 信号通路的核心分子,在细胞增殖、代谢、发育和存活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采用特异性引物及PCR技术,克隆获得了中华绒螯蟹Akt基因 (EsAkt)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了EsAkt在中华绒螯蟹不同组织和不同免疫刺激后的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技术检测了EsAkt蛋白的细胞定位,双链RNA干扰技术分析了EsAkt干扰后凋亡基因的变化。结果显示,EsAkt分子包含PH结构域、中心催化结构域 (S_TKc)和羧基端疏水结构域 (S_TK_X) 3个保守的结构域。EsAkt在所有被检测的组织中呈现组成型表达,且在免疫相关组织 (如肝胰腺、鳃和血淋巴细胞)中的表达量显着高于胃和肠道。EsAkt蛋白主要以弥散状的形式分布在细胞质中。中华绒螯蟹注射脂多糖 (LPS)和嗜水气单胞菌后,显著诱导EsAkt转录本的表达,LPS免疫刺激12 h后,EsAkt响应达到峰值,为对照组的4.35倍,刺激48 h后,EsAkt的mRNA表达水平有所降低,但仍是对照组2.62倍。嗜水气单胞菌免疫刺激6 h后,EsAkt响应达到峰值,为对照组的9.05倍,刺激48 h后,EsAkt的mRNA表达量回落到正常水平。双链RNA干扰EsAkt后,EsAkt的mRNA表达量为对照组的0.38倍,而凋亡相关基因EsCaspase-3-like表达水平显著上调,为对照组的2.69倍。研究表明,EsAkt基因在中华绒螯蟹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参与了机体对细菌引起的免疫应激过程。本研究丰富了中华绒螯蟹PI3K-AKT信号通路研究的基本资料,为进一步研究甲壳动物免疫防御机制奠定了基础。

    • 基于模糊数学感官评价的发酵河鲀鱼肠工艺优化

      2023, 47(9):099816-099816. DOI: 10.11964/jfc.20210412805

      摘要 (223) HTML (0) PDF 1.57 M (48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河鲀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多以鲜食为主,为延长河鲀产品货架期,丰富河鲀产品种类,实验以暗纹东方鲀为原料,利用发酵技术研制河鲀鱼肠。采用戊糖片球菌、植物乳杆菌、木糖葡萄球菌作为发酵剂,利用单因素实验和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确定辅料配方,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对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显示,发酵河鲀鱼肠的最优辅料配方按葡萄糖3%、食用盐2%、马铃薯淀粉10% (均为质量分数),最佳发酵条件为接种量3.5%、发酵时间10 h、发酵温度35 ℃,最优发酵条件下的感官评价得分为79.70分。本研究建立了基于模糊数学的感官综合评价方法,确定了发酵河鲀鱼肠的最佳配方和发酵条件,为开发发酵河鲀产品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