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第43卷第7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目录
    • 目录

      2019, 43(7):0-0. DOI: 10.11964/jfc.20190700

      摘要 (868) HTML (0) PDF 296.88 K (9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研究论文
    • 基于地统计二阶广义线性混合模型的黄海冬季小黄鱼时空分布和资源量指数估算

      2019, 43(7):1603-1614. DOI: 10.11964/jfc.20180911448

      摘要 (1065) HTML (1019) PDF 2.12 M (117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使用地统计二阶广义线性混合模型(geostatistical delta-GLMM)分析了2001—2011和2015—2017年黄、渤海小黄鱼越冬群体在黄海中部、南部的空间分布,并用geostatistical delta-GLMM、基于普通克里格插值法和基于站位调查设计的扫海面积法分别估计了小黄鱼资源量指数,对geostatistical delta-GLMM相较基于普通克里格插值法和基于站位调查设计的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在2001和2002年,黄海越冬场主要存在北部(36°00'~37°37.5'N,123°15'~124°15'E)、中部(33°75'~36°00'N,123°15'~124°75'E)和东南部(32°00'~33°75'N,124°00'~125°15'E)3个生物量高密度区,其中中部区密度最高。从2003年开始,小黄鱼的生物量密度开始下降,北部和东南部高密度区下降程度高于中部高密度区;至2016—2017年高密度区变得不明显。冬季小黄鱼总资源量指数与小黄鱼的年产量、渔船功率变化趋势相反,呈下降趋势,且大部分年份站位数在37站以上,站位范围覆盖了本实验区域,可排除采样站位因素,这说明小黄鱼资源仍面临过度捕捞,种群处于衰退状态。研究表明,地统计二阶广义线性混合模型估计的2001—2017年冬季黄海中部、南部小黄鱼的总资源量指数相对扫海面积法和普通克里格法的估计值精确度更高。

    • 胶州湾鱼类资源量的时空分布特征

      2019, 43(7):1615-1625. DOI: 10.11964/jfc.20180911461

      摘要 (1117) HTML (1087) PDF 1.14 M (124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解胶州湾海域鱼类资源数量的时空分布特征,2016—2017年利用底拖网对胶州湾海域开展了4个航次的渔业资源调查。结果显示,胶州湾海域鱼类资源密度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鱼类资源尾数密度以夏季最高(233 427 尾/km2),春季最低(18 080 尾/km2),秋季和冬季分别为32 246、40 746 尾/km2;鱼类资源质量密度以冬季最高(1 593.16 kg/km2),秋季最低(337.91 kg/km2),春季和夏季分别为681.96和825.55 kg/km2。其中,冬季鱼类平均个体质量最大(39.10 g),夏季最小(3.54 g),春季和秋季分别为37.72 g和10.48 g。与历史调查资料相比,30多年来胶州湾鱼类资源发生了较大变化。本次调查鱼类资源密度(1 593.16 kg/km2)低于1981—1982年(10 857.00 kg/km2)和2008—2009年(2 196.00 kg/km2);鱼类平均个体质量为10.60 g,低于1981—1982年(37.70 g),鱼类群落结构明显呈现小型化和低质化趋势。这些变化可能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对鱼类栖息地的破坏和海洋生态环境恶化造成的。

    • 草鱼体脂性状的变异特征及相关性

      2019, 43(7):1626-1634. DOI: 10.11964/jfc.20180611324

      摘要 (964) HTML (916) PDF 726.45 K (11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探究草鱼体脂性状的变异特征及相关性,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对296尾17月龄草鱼的15个数量性状指标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显示,草鱼体脂性状(腹脂指数IPF、肝胰脏粗脂肪含量HLC、肌肉粗脂肪含量MLC)具有丰富的变异特征,变异系数范围为21.30%~47.04%。相关分析发现,草鱼3个体脂性状之间呈现显著正相关,表明草鱼脂质沉积在不同组织中具有一定的同步性。进一步的因子与聚类分析显示,观测的15个草鱼数量性状大致分为4类,包括体型因子、体尺因子、脏器指数因子和体脂含量因子,其中IPF归属于脏器指数因子,HLC和MLC二者组成体脂含量因子。多元统计分析发现,草鱼形态性状对3个体脂性状变异的解释量范围为7.45%~24.83%,相较而言,矢状面体型SS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体脂性状。研究表明,草鱼体脂性状具备较大的选育潜力,其中IPF整体显示出较好的关联性,可作为代表性目标性状用于育种实践。本研究为草鱼体脂性状选择育种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 斑点叉尾鮰源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的全基因组测序及比较基因组学

      2019, 43(7):1635-1646. DOI: 10.11964/jfc.20180811387

      摘要 (1106) HTML (1207) PDF 8.89 M (11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是近年来引起斑点叉尾鮰暴发高致死性传染病的主要病原之一。为了对防治该病提供技术储备,本研究对嗜麦芽寡养单胞菌 XH.SM.1菌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与比较基因组学分析,同时用扫描电镜观察其超微形态特征。电镜观察显示,XH.SM.1为两端钝圆的短杆状细菌,菌体平均长度(1.73±0.35) μm,平均直径(0.43±0.04) μm。全基因组测序得到XH.SM.1基因组大小为4.56 Mb,GC含量为66.60%,编码4 087个基因。将基因组序列上传NCBI,得到登录号:PYBO01000001.1。通过与VFDB数据库比对,预测得到3个可信度较高的毒力基因。共线性分析结果显示XH.SM.1与10株完成图水平的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有较好的共线性。ARDB数据库预测和基因组岛分析,共同发现XH.SM.1基因组中含有许多耐药基因。泛基因组分析显示XH.SM.1呈现开放性(open)结果,这与嗜麦芽寡养单胞菌为环境常在的条件致病菌的表型相吻合,说明其适应环境和与外界进行遗传物质交流的能力较好。

    • 致急性肝胰腺坏死病副溶血弧菌(VpAHPND)自然感染三疣梭子蟹

      2019, 43(7):1647-1660. DOI: 10.11964/jfc.20181011508

      摘要 (1116) HTML (931) PDF 1.31 M (15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近年来包括急性肝胰腺坏死病(AHPND)在内的多种新发疫病的流行,使我国甲壳类养殖业遭受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为了筛查导致山东潍坊某养殖场中一虾蟹混养池塘内患病三疣梭子蟹感染的可能病原,本研究采用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对三疣梭子蟹样品进行了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HNV)、虾血细胞虹彩病毒(SHIV)、致急性肝胰腺坏死病副溶血孤菌(VpAHPND)、虾肝肠胞虫(EHP)、偷死野田村病毒(CMNV)、黄头病毒(YHV)和肝胰腺细小病毒(HPV)等8种病原的检测,并对样品进行了组织病理和原位杂交分析。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显示,患病三疣梭子蟹样品呈VpAHPND阳性,而呈现WSSV、IHHNV、SHIV、EHP、CMNV、YHV和HPV阴性。对样品进行VpAHPND套式PCR第二轮扩增产物的序列测定、比对和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扩增产物序列与致病副溶血弧菌质粒上pirAvp毒力基因片段具有99%的同源性,该序列与已报道的多个致病副溶血弧菌PirA聚在进化树的同一主分支上。组织病理学分析显示,患病三疣梭子蟹的肝胰腺小管上皮细胞坏死,心肌纤维呈溶解样病变,鳃丝上皮柱突细胞明显坏死,胸神经节的神经细胞损伤严重,并且这些组织中还可见大量的细胞核固缩现象;原位杂交结果显示,肝胰腺、心肌、鳃组织及胸神经节中的病变部位均存在VpAHPND探针的蓝紫色杂交信号。以上表明,虾蟹混养池塘中三疣梭子蟹在自然状态下感染了VpAHPND,并导致肝胰腺、心肌、鳃和胸神经节发生了严重病理损伤。本研究首次在养殖三疣梭子蟹中检测到VpAHPND感染并揭示了感染所致的病理变化,相关结果为揭示VpAHPND自然宿主种类和养殖三疣梭子蟹病害防控提供了基础信息。

    • 基于微卫星标记的洞庭青鲫倍性鉴定

      2019, 43(7):1549-1559. DOI: 10.11964/jfc.20181111519

      摘要 (1167) HTML (901) PDF 1.13 M (110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洞庭青鲫产于湖南省澧县北民湖,因个体大且背部青灰而得名,其快速生长的特性和异于普通鲫的体型令作者怀疑前人报道的“二倍体群体”结果。为此,从银鲫微卫星文库中筛选9个位点构建微卫星鲫倍性鉴定体系,同时采用流式细胞术和染色体核型分析完成了洞庭青鲫倍性鉴定。结果显示,建立的微卫星鲫倍性鉴定体系能够100%区分二倍体、三倍体和四倍体鲫,微卫星基因分型结果显示136尾洞庭青鲫均为三倍体,各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为1~3,样本基因型包括AAA、AAB/ABB、ABC 3种类型;洞庭青鲫血细胞DNA平均含量为159.42±5.64,与二倍体红鲫的血细胞DNA平均含量(102.43±3.54)比值(DI)为1.56∶1;流式细胞术与微卫星体系判定结果匹配度100%;染色体核型分析显示洞庭青鲫染色体数为3n=156±,核型公式为3n=39m+36sm+81sta,NF=231。建立了适用于鲫倍性鉴定的微卫星标记体系,且系统地证实了洞庭青鲫为三倍体鲫品种。

    • 橘色双冠丽鱼黑素皮质素受体1基因(MC1R)整胚原位杂交

      2019, 43(7):1560-1568. DOI: 10.11964/jfc.20180511269

      摘要 (1235) HTML (1102) PDF 1.09 M (11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探究黑素皮质素受体1基因(MC1R)在橘色双冠丽鱼胚胎发育和体色形成过程中的表达定位及功能,本研究首先制备了MC1R基因的RNA正反义探针,T7方向转录的正义RNA探针质量浓度为447.529 ng/μL,SP6方向转录的反义RNA探针质量浓度为342.698 ng/μL。经10~20倍稀释后的探针用于原位杂交,MC1R基因探针表达定位显示,随橘色双冠丽鱼胚胎的发育杂交信号总体呈逐渐减弱趋势,原肠期和视泡期其卵黄和胚体侧卧部分有杂交信号分布;出膜期其脊柱、卵黄囊及其内容物和色素细胞内出现杂交信号;出膜期第1天,卵黄表面有信号分布。总体来看,杂交信号在脊索、卵黄囊、卵黄囊内容物质及色素细胞有特异表达,而以正义探针作为阴性对照组在5个胚胎阶段均无任何信号,杂交信号显现的MC1R表达定位说明其在橘色双冠丽鱼色素细胞的分化、迁移中起到重要调控作用,也与神经、营养、免疫功能相关,初步建立了鱼类体色相关基因功能和定位研究的整胚原位杂交方法。

    • 尼罗罗非鱼制作传统上海熏鱼过程中的风味变化

      2019, 43(7):1661-1677. DOI: 10.11964/jfc.20181011481

      摘要 (1066) HTML (711) PDF 754.32 K (143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探究上海熏鱼制作过程中不同加工阶段风味物质的变化,本研究以尼罗罗非鱼肉为对象,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氨基酸自动分析法和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上海熏鱼4个加工阶段(生鲜罗非鱼、一次浸渍、一次浸渍后油爆和上海熏鱼成品)的风味物质进行分析和鉴定。结果显示,各阶段IMP含量呈逐渐上升趋势,是主要的鲜味核苷酸。游离氨基酸总量和呈味氨基酸含量也逐渐升高,并呈显著性差异,其中天冬氨酸和谷氨酸对上海熏鱼风味影响最大。生鲜罗非鱼、一次浸渍、一次浸渍后油爆和上海熏鱼成品中挥发性物质依次为50、84、78和82种,主要由醛类、酮类、醇类和烃类构成。因此,浸渍和油爆是上海熏鱼风味形成的主要原因,使得罗非鱼鱼体的腥味得以有效改善。

    • 温度对许氏平鲉性腺分化的影响及其机制

      2019, 43(7):1569-1580. DOI: 10.11964/jfc.20180611335

      摘要 (1266) HTML (753) PDF 1.15 M (11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研究以许氏平鲉为实验对象,设置3组不同温度,即高温组(24 ℃)、对照组(20 ℃)和低温组(16 ℃),利用组织切片技术、酶联免疫法(ELISA)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等技术探究温度对许氏平鲉性腺分化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结果显示,在40 dpb时,24 ℃下性腺发育最快,16 ℃下最慢,24 ℃、20 ℃和16 ℃下雌性率分别为70.0%、42.9%和33.3%。24 ℃和20 ℃下,E2在较高水平持续时间较长,T水平在30~35 dpb时急剧降低,16 ℃下的E2水平迅速下降,35 dpb时T仍处于较高水平,说明在性腺分化期间,温度较高时,E2水平较高,T水平较低,性腺偏雌性发育;反之,性腺偏雄性发育。在24 ℃下,35~40 dpb时的cyp19a1a mRNA的表达显著上调,可能与高温导致性腺分化偏雌性发育有关;在16 ℃下,30~50 dpb时ERβ2 mRNA的表达显著下调,说明ERβ2的表达被抑制可能与性腺偏雄性发育有关;24 ℃和20 ℃下,foxl2 mRNA的表达在25~35 dpb时处于较高水平,而低温组在30 dpb时表达水平开始上升,说明foxl2在性腺分化早期的高表达水平可能与卵巢分化的速率有关;在30~50 dpb,sox3、sox9和dmrt1的表达水平变化总趋势基本一致,说明三者之间的表达有一定的联系,可能与精巢的分化速率有关。

    • >综述
    • 水生动物洄游分布研究方法综述

      2019, 43(7):1678-1690. DOI: 10.11964/jfc.20181011504

      摘要 (1067) HTML (1292) PDF 813.39 K (117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水生动物洄游分布是水生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内容,目的是掌握水生动物洄游分布规律及其与水域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制定有效的资源保护和管理策略。标记技术监测、物种分布模型预测、生物体组织微量元素与稳定同位素分析推测是此类研究的主要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气候变化背景下水生动物洄游分布的研究。上述3种方法包括多种技术手段、模型以及分析测试内容,但现有研究报道缺乏对各种监测或预测方法的系统梳理,也鲜有各方法彼此之间的交叉或组合研究。本文从标记技术、物种分布模型、生物体组织微量元素与稳定同位素分析3个层面综述了水生动物洄游分布研究方法的特点及进展,同时,依据文献统计计量数据,明确了相关方法的实际应用情况。研究表明,3种方法是水生动物洄游分布研究的有效工具,现有研究注重每种方法内部之间的比较与改进,后续研究应加强3种方法彼此之间的交叉与组合研究。此外,对于渔业资源生物,渔获量统计分析法也可作为获得其洄游分布规律及适宜环境因子范围的研究方法。

    • >研究论文
    • 北极阿拉斯加水域鱼类生态特征及其重要性评价

      2019, 43(7):1581-1592. DOI: 10.11964/jfc.20171111042

      摘要 (1095) HTML (1054) PDF 819.33 K (114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对北极鱼类的生态特征进行研究,从而科学合理地开发和管理北极鱼类资源,以现有北极阿拉斯加水域鱼类生态科学信息为基础,针对北极阿拉斯加水域104种主要鱼类,从栖息深度、营养级、昼夜垂直移动及季节性洄游、生态重要性、传统文化重要性及商业重要性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大多数北极阿拉斯加海洋鱼类为中上层鱼类或中层鱼类,栖息水域多在1 000 m以浅的陆架或陆坡水域;营养级范围为3.0~4.5,处于较高和较低营养级的鱼种较少;大部分鱼类的重要性知之甚少,目前仅少量鱼种在北极海域生态系统、传统文化以及商业性渔业中起到关键作用;具昼夜垂直移动及季节性洄游特性的鱼种各占一半左右;基于聚类分析,以栖息深度、垂直移动、季节性洄游及营养级4个指标作为变量,该水域属于5个生态类群,而以生态、传统文化以及商业重要性3个指标为变量,则该水域鱼类可划分为3个类群。本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开展北极鱼类生态学研究及北极渔业资源的开发潜力评价提供数据支持,并为我国参与北极鱼类资源潜力的开发及国家权益的争取提供参考信息。

    • 中国沿海长蛸群体形态性状的差异

      2019, 43(7):1593-1602. DOI: 10.11964/jfc.20181111521

      摘要 (1149) HTML (760) PDF 1.16 M (116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中国海域跨度大,生态环境差别显著,栖息在不同地理位置的长蛸群体在形态特征上存在差异。实验采用主成分分析、判别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及逐步判别分析的多元分析方法对中国沿海长蛸11个自然群体的14个形态指标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建立了群体判别函数。结果显示,长蛸腕式为1 > 2 > 3 > 4,腕间膜式为A > B > C > D > E。主成分分析构建了2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66.067%。主成分1主要包括胴宽/体长、头宽/体长、漏斗后部长/体长3个参数,累计贡献率达36.979%;主成分2主要包括体质量/体长、胴背长/体长、漏斗前部长/体长3个参数,累计贡献率达29.088%。基于主成分散点图可以清晰区分澎湖群体与其他群体。依据判别函数,群体综合判别准确率为60.40%。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腕吸盘数目在澎湖群体与其他群体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聚类分析显示,11个群体中北方5个群体与宜兰群体先聚为一支,再与嵊泗、南麂岛、连江3个南方群体聚成一支,之后与澎湖群体聚成一支,泉港群体单独聚成一支。研究表明,北方5个群体间形态相似度较大,且与南方群体差异显著;澎湖和泉港群体与其他群体之间存在较大的形态差异。中国沿海11个长蛸群体在形态上存在一定地域差异性,形态多样性较高。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