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第42卷第4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目录
    • 目录

      2018, 42(4):0-0. DOI: 10.11964/jfc.20180400

      摘要 (1579) HTML (0) PDF 295.84 K (15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研究论文
    • 嘉陵江下游蛇鮈肠道形态结构及其异速生长模式

      2018, 42(4):503-512. DOI: 10.11964/jfc.20170410803

      摘要 (1868) HTML (1100) PDF 920.69 K (18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2015—2016年间采自嘉陵江下游合川江段的233尾蛇鮈样本进行肠道形态结构的研究,分析蛇鮈肠道生长模式的特点,并从功能差异的角度探讨其对个体能量需求的适应。结果显示,蛇鮈肠道为Z型盘曲模式,比肠长(RGL)为0.612 8,属肉食性鱼类肠道类型;蛇鮈肠道可分为前肠、中肠和后肠3个分区,各分区在外部形态、内部结构以及肠道指数方面均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Segmented结果分析表明,蛇鮈肠道属异速生长,整体肠道于2龄时出现生长拐点(TL=145.07 mm),拐点前为快速生长,拐点后为等速生长。同时,肠道各分区的生长模式不尽相同,前肠和中肠始终保持等速生长,仅后肠从快速生长经拐点转换为等速生长。蛇鮈肠道各分区生长模式的差异可能与其功能分化有关,在拐点前,蛇鮈通过后肠的快速增长来提高摄食频率,从而满足其大量的能量需求。本研究不仅能为今后开展蛇鮈的人工养殖提供重要理论依据,同时为探讨鱼类肠道异速生长与食性间关系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 壳聚糖对煎烤鱿鱼品质及甲醛生成的影响

      2018, 42(4):605-613. DOI: 10.11964/jfc.20170310774

      摘要 (1612) HTML (867) PDF 1.13 M (176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减少煎烤鱿鱼在制作过程中的营养损失和甲醛的生成。实验采用2 g/L的壳聚糖溶液(普通壳聚糖和羧甲基壳聚糖)浸泡处理新鲜巨型枪乌贼(秘鲁鱿鱼)5 min,再进行高温煎烤。甲醛检测的结果显示,煎烤后对照组(纯水浸泡)、壳聚糖组、羧甲基壳聚糖组鱿鱼中的甲醛含量分别为45.56、4.79、8.30 mg/kg,各组之间差异极显著。煎烤前后鱿鱼中几种营养素的检测结果显示,壳聚糖组中天冬氨酸、丝氨酸、脯氨酸、胱氨酸、赖氨酸、十二酸、十五酸、十七酸、十八碳烯酸(n=9)、十八碳烯酸(n=6)、亚油酸(n=6)、二十碳烯酸(n=9)、二十碳二烯酸、二十碳四烯酸、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五烯酸(n=3)及元素Mg、P、Mn和维生素C含量高于对照组,其他营养素含量较对照组低。羧甲基壳聚糖组中天冬氨酸、丝氨酸、甲硫氨酸、亮氨酸、赖氨酸、组氨酸、十四碳烯酸、十五酸、十六碳烯酸(n=7)、十七酸、花生烯酸(n=9)、二十碳二烯酸、二十碳四烯酸、二十碳五烯酸(EPA)及元素K、Mg、P、Zn、Mn、Se和维生素B含量高于对照组,其他营养素含量较对照组低。另外,EPA及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在壳聚糖组的含量高于羧甲基壳聚糖组。研究表明,2种壳聚糖均能有效抑制鱿鱼在煎烤过程中甲醛的生成,普通壳聚糖效果更显著,并且能较好地保持鱿鱼的品质。

    • 团头鲂骨组织细胞系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

      2018, 42(4):513-521. DOI: 10.11964/jfc.20170310756

      摘要 (1637) HTML (892) PDF 2.31 M (166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研究鱼类骨组织细胞的特征,实验建立了团头鲂骨组织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方法,并对其生物特性进行了鉴定。以3月龄团头鲂尾椎骨及肋骨为实验材料,利用组织块培养法和胰蛋白消化法分别进行骨组织细胞培养,确定最佳培养条件:采用组织块培养法,28 ℃培养,M-199培养基中加入体积分数为20%的胎牛血清、25 ng/mL表皮生长因子EGF和25 ng/mL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细胞生物学特性鉴定结果显示:细胞碱性磷酸酶、钙化结节茜素红染色及矿化结节von Kossa氏法染色均呈阳性,表明所培养的细胞具有典型成骨细胞的生物学活性;鱼骨钙素ELISA试剂盒检测培养细胞中骨钙素含量为997.25 ng/L;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特异性调节成骨细胞分化的转录因子runx2arunx2bosterix基因在团头鲂骨组织细胞系中均有表达,且runx2bosterix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团头鲂肌肉细胞系。利用本方法可获得增殖活性良好,生长速率快,且细胞生物学特性稳定的团头鲂骨组织细胞系(MBCs),为日后鱼类骨组织体外实验研究奠定了基础。

    • 鱼目标三维信息采集平台中干扰现象的判定与消除

      2018, 42(4):614-622. DOI: 10.11964/jfc.20170310760

      摘要 (1498) HTML (663) PDF 1.21 M (17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保证鱼类行为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鲁棒性,本实验提出了一种干扰消除算法,对鱼目标三维定位算法进行优化。主要针对鱼目标三维信息采集平台中出现的一种由全反射引起的干扰现象,利用光学原理分析其出现原因,总结干扰现象特点,之后通过基于轮廓的运动目标跟踪方法,设计干扰消除算法,优化鱼目标三维定位算法,实现对干扰现象影响的消除,提高定位精度。通过对红鲫和仿真鱼的定位实验,结果发现,本实验提出的去干扰优化算法可以有效消除干扰像对于目标定位的影响,准确获取鱼目标的三维坐标,保证鱼目标三维定位跟踪的准确性和鲁棒性,提高鱼目标行为信息采集精度。

    • 黄茅海五种常见海洋生物的热耐受性

      2018, 42(4):522-533. DOI: 10.11964/jfc.20170410795

      摘要 (1997) HTML (936) PDF 732.71 K (195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研究黄茅海常见经济物种的热耐受性,采用动态实验法和静态实验法,研究了褐篮子鱼、褐菖鲉、褐石斑鱼、口虾蛄和日本蟳在不同基础水温(即驯化温度,14.0、18.0、24.0和30.8 ℃)和温升速率(0.5、1.0、2.0、3.0、4.0、6.0、9.0、12.0和15.0 ℃/h)条件下的热耐受能力[最大临界温度(CTM)和24 h高起始致死温度(24 h UILT50)]。动态实验结果表明,基础水温和温升速率显著影响实验动物的热耐受能力,即实验动物的耐热性与基础水温呈正相关。温升速率对其热耐受性的影响受基础水温的制约:在4个基础水温条件下,随着温升速率的升高,实验动物的CTM总体呈上升趋势。静态实验结果表明,实验动物的24 h UILT50受物种差异和基础水温的影响显著。随着基础水温从14.0 ℃升高至30.8 ℃,褐篮子鱼、褐菖鲉、褐石斑鱼、口虾蛄和日本蟳的24 h UILT50分别从28.1、28.9、30.3、28.4和36.3 ℃显著上升至34.6、36.1、36.6、35.1和38.2 ℃。动态实验法和静态实验法分析发现,5种实验动物的热耐受能力依次为日本蟳 > 褐石斑鱼 > 褐菖鲉 > 口虾蛄 > 褐篮子鱼。

    • 尿囊素对印度产紫菜Pyropia chauhanii单孢子放散和体细胞分化的影响

      2018, 42(4):534-543. DOI: 10.11964/jfc.20170310767

      摘要 (1793) HTML (951) PDF 3.09 M (167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探讨尿囊素对印度产紫菜Pyropia chauhanii单孢子形成与放散的影响,选用能释放单孢子的野生型品系(PC-WT)与不能释放单孢子的诱变品系(PC-Y1)为实验材料,用含不同浓度尿囊素的培养液分别培养来自叶状体梢、中和基部的圆盘体。结果显示,处理后6 d,不同部位的叶状体圆盘体的单孢子放散量次序为中部 > 梢部 > 基部;随着尿囊素浓度的增加,PC-WT品系叶状体圆盘体的单孢子放散总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其中10 mmol/L是促进单孢子放散的最适浓度;但尿囊素并不能使原本不放散单孢子的PC-Y1品系释放单孢子。用含20 mmol/L尿囊素的培养液培养PC-Y1品系的叶状体圆盘体,8 d后再用酶解法将其体细胞单离出来经体外培养后发现,经尿囊素处理的单离细胞发育成丝状体的百分率为66.1%,而不含尿囊素的对照组仅为15.2%,说明尿囊素对紫菜叶状体的体细胞向生殖细胞分化具一定的促进作用。

    • 海南陵水湾口海域不同季节鱼类资源声学探查

      2018, 42(4):544-556. DOI: 10.11964/jfc.20160910533

      摘要 (1797) HTML (834) PDF 1.03 M (208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2014年11月至2016年1月间的不同季节,利用便携式分裂波束科学探鱼仪对海南陵水湾口海域的鱼类资源进行了4次声学调查。通过回波积分方法并结合拖网采样对调查海域内渔业资源结构组成、数量密度、资源量密度及其空间分布进行了探查与评估。结果发现,2014年11月共捕获游泳生物和底栖无脊椎动物86种,其中55种声学评估种类平均资源数量密度和平均资源量密度分别为9.34×105尾/km2和5.08 t/km2。2015年8月共捕获游泳生物和底栖无脊椎动物114种,其中63种声学评估种类平均资源数量密度和平均资源量密度分别为1.12×105尾/km2和0.93 t/km2。2016年1月共捕获游泳生物和底栖无脊椎动物105种,55种声学评估种类平均资源数量密度和平均资源量密度分别为0.16×105尾/km2和0.32 t/km2。2015年5月共捕获游泳生物和底栖无脊椎动物56种,其中声学评估种类34种。2014年11月和2015年8月鱼类回波均匀分布于30 m以浅水层,2015年5月主要集中于10~20 m水层,2016年1月则主要分布于20 m以浅水层,20~30 m水层次之且略大于0~10、10~20 m水层的一半。调查海域内单体目标强度以小于-58 dB的小规格鱼类目标为主,目标强度有随水深增加而增大的趋势,且大于-50 dB的单体目标均分布于10 m以深水层。

    • 白斑狗鱼雌性化诱导和雌雄同体现象

      2018, 42(4):557-564. DOI: 10.11964/jfc.20170410813

      摘要 (1896) HTML (955) PDF 1.35 M (190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研究和开发白斑狗鱼雌性化诱导方法,实验将750尾白斑狗鱼仔鱼随机分为5组,其中4组为实验组,分别从不同的发育时间(孵出后第10、20、30和40天)开始投喂用20 mg/L雌二醇浸泡过的水蚯蚓,另外1组为空白对照组,投喂正常水蚯蚓。各实验组喂饲17β-雌二醇30 d,然后将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所有鱼进行正常饲养。至206 d将实验组和对照组的鱼进行成活情况统计,然后分别进行解剖,取出性腺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投喂用20 mg/L雌二醇浸泡过的水蚯蚓对白斑狗鱼仔鱼具有非常明显的致死效应,成活率由对照组的43.5%下降到14.3%±8.3%;30 d喂药组和40 d喂药组获得较高的雌雄比例,特别是30 d喂药组最高,达到了15∶7,由此推断白斑狗鱼性腺分化的关键时间点可能在孵出后的30~40 d;各实验组和对照组都出现很高比例的雌雄同体现象,即在同一性腺中同时出现了大量的初级卵母细胞(第Ⅱ时相)和精母细胞,而且这些卵母细胞有明显的退化现象,推测其性别分化过程中存在雌性先熟的幼体雌雄同体现象。本研究将为采用激素诱导手段生产白斑狗鱼全雌化苗种以及探讨白斑狗鱼性别决定和分化机制提供依据。

    • 5科11种鱼类ITS1特征分析及其在系统分类研究中的适用性

      2018, 42(4):465-475. DOI: 10.11964/jfc.20170610883

      摘要 (1873) HTML (847) PDF 996.28 K (228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探讨ITS1作为分子标记用于鱼类系统演化的适用性,实验选取鲈形目5科11种鱼类为研究对象,包括尖吻鲈科、射水鱼科、军曹鱼科、剑鱼科和鲹科。通过克隆和测序等技术共获得了348条ITS1序列,长度范围为442~661 bp;通过对所有序列的长度、变异位点数量、GC含量、核苷酸多样性及单倍型多样性指数等遗传特征比较分析发现,11种鱼类ITS1序列无论是在种内还是在种间,长度和序列都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多态性。特别是在军曹鱼中,70条克隆的长度范围为648~661 bp,但有一条序列存在55 bp缺失,结合该序列的GC含量,二级结构和最小自由能,推断该序列为假基因。以鮣为外类群,基于核糖体ITS1序列构建的邻接树显示在物种种类水平上,不同个体的克隆都按种类聚支,ITS1可以用于该类群物种的区分;在属级水平上,ITS1将11属鱼类完全区分开,能够用于属级水平的区分;在科级水平上,虽然鲹科分为2支的分子结果和形态分类存在差异,但ITS1构建的系统关系与线粒体分子标记构建的系统进化树相似。研究表明,核糖体ITS1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分子标记用于研究鱼类的系统分类研究,并且不同的分类阶元其解析能力不同,这将为鱼类核糖体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 大型溞的营养成分分析及其作为渔用饲料原料的潜在利用价值

      2018, 42(4):565-574. DOI: 10.11964/jfc.20170810947

      摘要 (1967) HTML (832) PDF 545.48 K (200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评估大型溞在渔用饲料中的的营养价值,测定了不同季节人工培养的大型溞和夏季污水中大型溞风干样的营养成分与重金属含量。结果显示,各季节人工培养的大型溞水分含量存在显著的季节差异,冬季最高为5.14%,夏季最低为2.51%;夏季污水中大型溞水分含量(9.12%),显著高于人工培养的大型溞。人工培养的大型溞粗蛋白含量为30.93%~50.21%,在不同的季节也存在显著性差异,冬季人工培养、夏季污水中大型溞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大型溞的15种氨基酸含量在各季节中差异显著,冬季最高(36.65%),夏季最低(24.74%);夏季污水中氨基酸含量为41.79%,9种必需氨基酸占22.15%,赖氨酸含量达到3.4%,蛋氨酸的含量为1.14%,苏氨酸含量为2.45%。大型溞粗脂肪含量随季节变化差异显著,冬季最高(18.88%),秋季最低(4.19%),夏季污水与冬季人工培养的大型溞无显著性差异。秋季人工培养的大型溞与夏季污水大型溞必需脂肪酸含量最高,为17%左右,所有大型溞中均没有检测到花生四烯酸和亚麻酸。重金属铬、铜和锌、铅最高含量分别出现在夏季污水、秋季、春季、夏季人工培养大型溞;夏季污水和冬季人工培养大型溞中未检测到铅元素,所有大型溞中均没有检测到镉元素。除铬外,铜、铅、砷和锌的最低含量均出现在夏季污水大型溞中。研究表明,大型溞蛋白质、脂肪营养丰富,而夏季污水大型溞必需氨基酸和必需脂肪酸营养价值普遍高于人工培养的大型溞,且重金属潜在毒性较低,作为渔用饲料蛋白源进行资源化利用的可行性更高。

    • 锦鲤疱疹病毒天津株的分离与鉴定

      2018, 42(4):575-585. DOI: 10.11964/jfc.20170410788

      摘要 (2056) HTML (869) PDF 4.62 M (175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分析近年来天津地区养殖鲤(包括锦鲤)暴发性死亡的病因,利用病原菌分离、细胞培养、电镜观察、组织病理切片、人工感染实验、PCR和荧光定量PCR检测、基因分型等方法对患病鱼及病原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患病鱼体表未发现大量寄生虫;在肝、脾、肾等内脏组织中未能分离到细菌;在鳃组织中发现大量的圆形病毒颗粒;使用患病鱼组织滤液感染锦鲤鳍条原代细胞,可观察到典型的细胞病变效应(CPE),注射患病鱼组织滤液和产生病变的细胞上清液可分别导致健康锦鲤93.3%和86.7%的死亡率;通过病理组织切片观察,主要病变组织为鳃、肝脏和肾脏。采用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推荐的锦鲤疱疹病毒(KHV)检测方法进行PCR检测发现KHV呈阳性,且KHV在鳃组织中含量最高,肾脏次之,脑组织中最少。结合TK基因全长序列建立系统进化树和基因型分析,证实此次分离到的KHV为亚洲型毒株,属于I++-基因型,将其命名为KHV-TJ1601株。这是我国华北地区首次报道KHV I++-基因型的存在,可为KHV的进化分析和疫苗制备提供基础资料。

    • 香鱼白细胞介素17C基因克隆及鳗利斯顿氏菌侵染后的时空表达

      2018, 42(4):476-484. DOI: 10.11964/jfc.20170510848

      摘要 (1600) HTML (773) PDF 758.24 K (22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解香鱼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 17, IL-17)的序列特征、系统发育及其与鳗利斯顿氏菌侵染的相关性,实验采用RACE-PCR方法扩增出香鱼IL-17C基因cDNA序列,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检测了鳗利斯顿氏菌侵染后香鱼各组织中IL-17C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香鱼IL-17C基因cDNA序列全长1 087 bp,含534 bp的开放阅读框,在3'端非编码区存在7个mRNA不稳定信号(ATTTA)。预测该基因编码177个氨基酸,N端19个氨基酸为信号肽序列,成熟蛋白中含有8个半胱氨酸残基。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不同物种的相同IL-17亚型聚为一支,香鱼IL-17C与其他脊椎动物IL-17C聚为一支;同源比对结果显示香鱼IL-17C与虹鳟的IL-17C1和IL-17C2亲缘关系最近,相似性分别为40.72%和33.51%。qRT-PCR检测显示IL-17C基因在健康香鱼的心、肝、脾、头肾、鳃、脑、肌肉和肠等组织中均有表达,鳃和头肾中表达量较高。经鳗利斯顿氏菌侵染后,香鱼肝脏中IL-17C基因表达变化最大,菌侵染8 h时的表达量为对照组的9.17倍;其次为脾,菌侵染4 h时的表达量为对照组的6.69倍。研究表明,香鱼IL-17C基因的表达与病原菌侵染密切相关,可能在免疫功能中具有重要作用。

    • 中华绒螯蟹Akt基因的cDNA克隆、序列分析及表达特征

      2018, 42(4):485-494. DOI: 10.11964/jfc.20170110681

      摘要 (2052) HTML (765) PDF 1.62 M (227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研究Akt基因在中华绒螯蟹蜕壳前后肌肉生长过程中的功能,应用RACE技术克隆得到编码中华绒螯蟹Akt(命名为EsAkt)的全长为2 200 bp的cDNA序列,包括159 bp的5'非翻译区(5'-UTR)、496 bp的3'非翻译区(3'-UTR)和长度为1545 bp编码514个氨基酸的编码序列。蛋白质结构域分析显示EsAkt含有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家族的3个特征性保守结构域。多序列比对和系统发育分析显示,EsAkt与中国明对虾、凡纳滨对虾的Akt序列一致性都为0.889,在系统发育树中节肢动物Akt形成一个分支。应用荧光定量RT-PCR技术分析EsAkt在性成熟中华绒螯蟹各组织及幼体不同蜕壳时期不同部位肌肉组织中转录水平上表达量的变化。结果显示,EsAkt在性成熟个体的肝胰腺、眼柄、表皮、卵巢、精巢、心脏、螯足、鳃、三角膜等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卵巢、眼柄和精巢中表达量较高,肝胰腺中表达量最低。在幼体不同蜕壳时期不同部位的肌肉中,EsAkt表达量变化不同,步行足肌肉组织中EsAkt mRNA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腹部肌肉组织中EsAkt mRNA水平在蜕壳前晚期D3~D4期表达量显著高于蜕壳后A~B期和蜕皮间期C期。螯足肌肉在蜕壳前晚期D3~D4期急剧下调,蜕壳后A~B期开始表达量显著升高,直至蜕皮间期C期。研究表明,EsAkt在中华绒螯蟹蜕壳过程中不同部位肌肉组织中的表达量变化与蜕壳周期密切相关,说明EsAkt参与中华绒螯蟹蜕壳诱导的肌肉萎缩、生长及重建过程。

    • 广西卵形鲳鲹海豚链球菌基因分型、耐药谱型以及毒力基因检测

      2018, 42(4):586-595. DOI: 10.11964/jfc.20170410791

      摘要 (2004) HTML (694) PDF 1.79 M (179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解近年来广西卵形鲳鲹海豚链球菌流行菌株的基因型信息以及菌株间的差异,对2015—2016年从广西地区7个养殖场的患病卵形鲳鲹体内分离得到的17株海豚链球菌菌株分别进行了基因型分析、耐药谱测定以及毒力基因检测。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标记技术(RAPD)和基因组重复序列PCR(rep-PCR)分析其基因型。结果显示,RAPD和rep-PCR指纹图谱结果一致,17株海豚链球菌可分为2种基因型。对海豚链球菌7种主要的毒力相关基因特异PCR检测,所有菌株均为simA+scpI+pdi+sagA+cpsD+pgmA+cfi+毒力基因型,表明这2种基因型的海豚链球菌似乎均为毒力较强的菌株。采用K-B法进行了20种抗生素敏感实验分析其耐药谱,结果表明归于基因1型的菌株耐药谱为AZT,基因2型菌株则出现3种相似的耐药谱,分别为SIZ/T/S/PEN/AZT/SPE/CAZ/PB、SIZ/T/S/PEN/AZT/SPE/CAZ/CRO和SIZ/T/S/PEN/AZT/SPE/CAZ/PB/RIF,证实基因型相同的菌株耐药谱型也相似,2种基因型的菌株耐药谱型差异显著,因此基因型和耐药谱型存在相关性。此结果为卵形鲳鲹海豚链球菌病流行病学研究、疫苗研制以及疫病监测提供理论依据。

    • 枯草芽孢杆菌肽聚糖对β-伴大豆球蛋白诱导的鲤幼鱼肠上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2018, 42(4):495-502. DOI: 10.11964/jfc.20170310744

      摘要 (1778) HTML (745) PDF 538.61 K (17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观察不同浓度枯草芽孢杆菌肽聚糖对β-伴大豆球蛋白(β-conglycinin)诱导的鲤幼鱼肠上皮细胞炎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将原代培养72 h (26 ℃、6%的CO2)的24孔鲤幼鱼IECs培养板随机设为6组,每组4个重复。其中1组为阴性对照,其余5组用浓度为1.0 mg/mL的枯草芽孢杆菌肽聚糖诱导24 h后,分别更换浓度为 0(阳性对照)、0.15、0.30、0.45 和0.60 mg/mL枯草芽孢杆菌肽聚糖培养液,相同条件培养12、24和36 h,分别检测细胞的抗超氧阴离子(ASA)和抗羟自由基(AHR)能力、蛋白羰基(PC)含量、抗氧化酶(SOD、CAT和GPx)活性和细胞因子IL-1β、IL-8、IL-10、TNF-α1、TGF-β基因表达。结果显示,β-conglycinin上调细胞炎性因子表达,降低细胞抗氧化性能。添加枯草芽孢杆菌肽聚糖后,随PG浓度增加和处理时间延长,细胞抗氧化性能增加,呈显著的量效关系,且36 h呈二次曲线相关。IL-1β、IL-8、TNF-α1 mRNA表达呈二次曲线递减,IL-10、TGF-β mRNA表达呈线性递增。研究表明,不同浓度枯草芽孢杆菌肽聚糖均可保护由β-conglycinin诱导引起的鲤幼鱼IECs氧化损伤,提高IECs抗氧化能力;高浓度PG通过抑制致炎因子和促进抗炎细胞因子的基因表达,提高IECs的抗炎能力。

    • 草金鱼感染拟态弧菌后脾脏和肠黏膜组织的差异蛋白组学

      2018, 42(4):596-604. DOI: 10.11964/jfc.20160810510

      摘要 (1694) HTML (887) PDF 1.14 M (168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探讨鱼类感染拟态弧菌后脾脏和肠黏膜组织蛋白差异变化,本研究以拟态弧菌04-14分离株人工感染实验动物草金鱼,利用双向电泳(2-DE)结合质谱技术对感染前后脾脏和肠黏膜组织的差异蛋白组学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感染后脾脏和肠黏膜组织中分别有11个和12个显著差异表达蛋白点,经MALDI-TOF-MS质谱鉴定出19种显著差异表达蛋白,其中上调表达蛋白10种,下调表达蛋白9种,α-淀粉酶、载脂蛋白A-I、β-肌动蛋白和过氧化物还原酶2为两种组织中共同存在的显著差异表达蛋白。GO注释分析表明,显著差异表达蛋白分别定位于细胞外区、细胞质、线粒体和内质网,具有结合、转运、催化、免疫、抗氧化和细胞骨架等分子功能,参与物质与能量代谢、细胞膜转运、补体活化、应激反应、细胞与膜骨架组建、蛋白质折叠、氧化还原及铁离子运输等8个生物学过程。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拟态弧菌的致病机制及其与宿主互作机制奠定了基础。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