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第42卷第1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目录
    • 目录

      2018, 42(1):0-0. DOI: 10.11964/jfc.2018010

      摘要 (1416) HTML (0) PDF 340.80 K (1008)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研究论文
    • 基于线粒体COI的DNA条形码在对虾科种类鉴定中的研究

      2018, 42(1):1-9. DOI: 10.11964/jfc.20161210664

      摘要 (2264) HTML (795) PDF 2.16 M (20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虾科(Penaeidae)包含有26个属,约有200多种对虾,由于同属内的对虾在形态上非常相似,只呈现细微的差别,因此使得只基于形态学对对虾科物种的鉴别非常困难。为确定DNA条形码技术在对虾科物种鉴别的可行性,在本研究中,我们采用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COI)基因研究了32种对虾的核苷酸组成、对虾种间及种内遗传距离,用邻接法( Neighbor-joining) 构建32种对虾属 COI基因序列系统发生树。结果表明,对虾COI基因组成偏倚明显,A+T含量(61.5%)显著高于G+C(38.5%)。基于 Kimura 双参数模型计算, 32个物种的种内平均遗传距离为 0.003, 种间平均遗传距离(0.468)是种内遗传距离的 156倍,符 合 H e b e r t提 出 的 种 间 遗 传 距 离大于或等于10倍种内遗传距离的标准。在系统进化树中,32种对虾中有30种对虾都以都以较高的置信度聚合成独立的分支。可见,线粒体COI基因作为对虾科DNA条形码在物种的鉴别上具有很好的应用性,可以作为形态学分类系统的必要补充和佐证。

    • 基于微卫星评估草鱼放流亲本对野生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影响

      2018, 42(1):10-17. DOI: 10.11964/jfc.20160210286

      摘要 (1793) HTML (767) PDF 1.71 M (187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筛选的13对草鱼多态性微卫星标记,开展了2011至2015年长江中游草鱼亲本增殖放流对野生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影响评估。结果表明这13个微卫星位点的多态信息含量为0.8622(0.657~0.950),基因多样度为0.8555(0.675~0.936)。15个群体的有效等位基因数分别为7.4503~10.1536,等位基因丰度为11.483~15.204,说明15个草鱼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总体较高。遗传分化指数分析表明,群体间不存在显著遗传分化(FST < 5%)。通过贝叶斯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可将草鱼群体分为4个组群,根据分组结果以及来源划分分别对草鱼群体进行AMOVA 分析,结果表明,遗传变异大部分来自于群体内个体间,组间及组内群体间的分化水平较低(FCT < 5%;FSC < 5%),与FST分析结果一致。综上所述, 当前草鱼亲本增殖放流模式对野生群体遗传结构影响不明显。

    • 淇河鲫甘露糖受体基因克隆及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对其基因表达的影响

      2018, 42(1):18-28. DOI: 10.11964/jfc.20170110699

      摘要 (2103) HTML (849) PDF 1.15 M (179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解淇河鲫(Carassius auratus var. Qihe)甘露糖受体(Mannose Receptor, MR)的结构特点及其在抗感染免疫反应中的作用,本研究通过同源克隆和RACE技术,获得了淇河鲫甘露糖受体(CaMR)全长cDNA,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技术研究了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对CaMR组织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CaMR cDNA全长4473 bp,5’非编码区81 bp,3’非编码区90 bp,编码一个由1433 aa组成的前体蛋白,其中前20 aa为信号肽。CaMR的氨基酸序列与分子结构与其他物种高度相似:胞外一个富含半胱氨酸的结构域(CRD)、一个纤连蛋白II型结构域(FNIID)及8个串连的C 型凝集素样结构域(CTLDs),一个跨膜区和一个很短的胞内区。氨基酸同源性和进化分析表明,CaMR与草鱼、团头鲂、斑马鱼等鲤科鱼类的进化关系较近,与草鱼MR的同源性最高(82.4%)。通过qPCR检测到头肾、脾、心脏、肌肉等10种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头肾表达量最高;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后,头肾、脾、心脏和肌肉的表达量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而肠道则呈下降趋势。本研究为进一步揭示CaMR在免疫反应中的作用机制及在淇河鲫疾病防治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 M、F型COII基因在雌雄三角帆蚌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差异研究

      2018, 42(1):29-38. DOI: 10.11964/jfc.20161210644

      摘要 (1685) HTML (932) PDF 1.46 M (157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与传统的母系遗传不同,双壳贝类线粒体有M和F型2种mtDNA,称为双单亲遗传(doubly uniparental inheritance,DUI)。为了探究DUI的形成机制,本实验利用RACE方法得到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M、F-type COII 基因的cDNA全长;荧光定量检测各时期各组织中M、F-type COII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1. M-type COII基因的cDNA序列全长1244bp,F-type COII基因的cDNA序列全长808bp,M型3'端较F型有一段546bp的特异性延长序列;跨膜结构预测显示M-type COII 基因3’特异性延伸区域有4个跨膜结构,推测这段延伸序列具有一定的功能性;2.早期幼龄(胚胎期-5月龄)三角帆蚌的组织团中,M、 F-type COII基因均能检测出,且同时期中F-type COII基因的表达量显著高于M-type COII;3. 6月龄蚌各组织中,F-type COII基因在各组织中表达量明显高于M型的表达量,而M-type COII基因在性腺中表达明显高于其他组织;4.一龄雌性各组织中,M、F-type COII基因均有表达;而一龄雄性各组织中, M-type COII基因仅在性腺中表达;5.二龄雌性各组织中,M、F-type COII基因均有表达;二龄雄性各组织中,F-type COII基因除性腺外的其他组织中均有低量表达,M-type COII基因仅在性腺中表达,且表达量较高。这些结果表明在三角帆蚌雌雄个体发育过程中,M-type mtDNA在组织中选择性降解或聚集。

    • 三疣梭子蟹B型清道夫受体蛋白的原核表达及细胞、组织分布研究

      2018, 42(1):39-47. DOI: 10.11964/jfc.20161110605

      摘要 (1701) HTML (916) PDF 2.05 M (17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B型清道夫受体是清道夫受体超家族成员,可识别多种配体,在机体脂类转运及免疫防御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深入研究三疣梭子蟹B型清道夫受体(Pt-SRB)的功能,本研究在前期工作基础上构建了Pt-SRB胞外结构域原核表达载体,并成功获得了重组蛋白rPt-SRB。利用亲和层析方法获得纯化的rPt-SRB,并将纯化rPt-SRB蛋白免疫大鼠获得抗rPt-SRB重组蛋白免疫抗血清以用于后续研究。SDS-PAGE检测发现,体外诱导表达重组rPt-SRB以包涵体的形式出现在大肠杆菌BL21裂解液的沉淀中,分子量大小约为49.2kD。Western-Blot分析表明,大鼠抗rPt-SRB血清能与rPt-SRB特异性结合。本研究还利用免疫荧光技术,对Pt-SRB在三疣梭子蟹血淋巴细胞的定位及不同组织中分布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Pt-SRB在三疣梭子蟹消化道、肝胰腺、鳃、心脏、肌肉组织中均有分布,但不同组织中Pt-SRB的分布不同。免疫荧光结果显示绿色荧光信号在消化道及腺体结缔组织中较强,另外在肝小管上皮、鳃丝上皮细胞亦有较强的阳性信号,表明Pt-SRB蛋白在上述组织结构中分布较广;在三疣梭子蟹血淋巴细胞中,绿色荧光信号主要分布于细胞质和细胞膜,在细胞核没有明显荧光信号,提示Pt-SRB在三疣梭子蟹血淋巴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膜上表达。本结果将为三疣梭子蟹B型清道夫受体蛋白的生理及免疫学功能的研究奠定基础。

    • 人工鱼礁和大型海藻对许氏平鲉和大泷六线鱼幼鱼的诱集作用

      2018, 42(1):48-59. DOI: 10.11964/jfc.20161210634

      摘要 (1868) HTML (1134) PDF 1.57 M (198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探究大型海藻和人工鱼礁对鱼类的诱集作用,依据崂山湾人工鱼礁区游泳动物和大型海藻调查结果,以海黍子(Hterosiphonia japonica)、孔石莼(Ulva pertusa)、带形蜈蚣藻(Grateloupia turuturu)、石花菜(Gelidium amansii)和小珊瑚藻(Corallina pilulifera)五种优势藻类、许氏平鲉(Sebastes schlegelii)和大泷六线鱼(Hexagrammos otakii)两种优势鱼类以及人工鱼礁模型为研究对象,于室内实验 水槽观察了许氏平鲉和大泷六线鱼幼鱼在海藻和模型礁中的行为反应和分布。结果表明:水槽中未投放模型礁和海藻时,实验鱼密集出现在水槽边缘区(A9),分布率分别为75.71%±7.79%和73.63%±4.41%。放入模型礁和海藻丛后,许氏平鲉和大泷六线鱼会出现短暂的排斥反应,然后迅速聚集其中;2种鱼对带形蜈蚣藻的响应时间最短(12.75–21.00 s),对模型礁的响应时间最长(66.50–151.25 s);带形蜈蚣藻聚集许氏平鲉用时最短(151.50±8.14 s),海黍子聚集大泷六线鱼用时最短(56.00±2.53 s);大泷六线鱼对模型礁的聚集时间为216.25±5.59 s,远低于许氏平鲉的1343.50±5.38 s;2种鱼在模型礁中的停留时间远长于海藻丛,且大泷六线鱼的停留时间(211.85±7.96 s)长于许氏平鲉(199.75±16.82 s)。海藻丛和模型礁对两种岩礁性幼鱼的诱集效果明显,实验区幼鱼的分布率由未投放模型礁和海藻前的0.91%–8.78%上升到4.21%–31.42%;高密度带形蜈蚣藻和海黍子的诱集效果最好,对许氏平鲉和大泷六线鱼的聚集率分别达到30.42%±1.14%和31.42%±1.74%,而低密度小珊瑚藻的诱集作用不明显。

    • 坛紫菜与长紫菜种间杂交后代的细胞崩溃现象与成活后代的表现型观察比较

      2018, 42(1):60-71. DOI: 10.11964/jfc.20170310743

      摘要 (2296) HTML (755) PDF 1.53 M (167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坛紫菜壳孢子萌发的第一次和第二次分裂为减数分裂,结束后形成了一个基因型不同的四分体,随后由这个四分体发育成一个基因型嵌合的叶状体。由坛紫菜与长紫菜种间杂交所产生的杂合丝状体成熟后释放出壳孢子,后者在分裂初期出现了大量的细胞崩溃死亡,通过对单个的壳孢子萌发体进行定点跟踪观察后发现,细胞崩溃死亡不仅会发生在减数分裂的直接产物即处于二细胞期、三细胞期、四细胞期的萌发体,当细胞数大于4个的萌发体在进行有丝分裂时也会出现细胞崩溃死亡。绝大部分的壳孢子能进行第一次减数分裂,形成处于二细胞期的萌发体,随后进行第二次减数分裂,形成处于三细胞期或四细胞期的萌发体。培养4 d,78.6%的壳孢子已发育成含2~4个细胞的萌发体,其余为未分裂的壳孢子萌发体;在含2~4个细胞的萌发体中未出现细胞崩溃死亡的萌发体的百分率为99.7%,0.3%的个体出现了细胞崩溃死亡。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大多数处于二细胞期的萌发体发育成处于三细胞期和四细胞期的萌发体,而大规模的细胞崩溃死亡也出现在处于三细胞期和四细胞期的萌发体中。培养14 d,处于三细胞期和四细胞期的萌发体的百分率分别为38.6%和37.2%,它们当中含有崩溃死亡细胞的个体百分率分别为99.5%和99.2%。此外,8.9%的萌发体能够发育成含4个以上细胞的个体,但在随后的有丝分裂中也出现了细胞崩溃死亡现象。培养35 d,大部分的萌发体其体细胞已全部崩溃死亡,但仍有约1%的萌发体能成活下来,可它们并非是由一个完整的四分体发育而来,而是由四分体中的1~2个成活细胞发育而来。培养45 d,可把成活体的形态和颜色分成类亲本型和重组型两大类。研究表明,利用紫菜种间杂交的后代在壳孢子萌发初期会出现细胞崩溃死亡的现象,不仅可以用于辅助更精确地鉴别物种,而且可以从其成活后代中筛选出具有重组优势的新品系。

    • 温度对马来西亚红罗非鱼越冬期体色的影响

      2018, 42(1):72-79. DOI: 10.11964/jfc.20161110601

      摘要 (1962) HTML (976) PDF 1.55 M (167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了解马来西亚红罗非鱼体色分化变异的遗传分子机制,以期解决控制其越冬期的体色变异问题,本研究比较了越冬期不同温度处理(16、20、25和30℃)对其表观体色、酪氨酸酶活力以及皮肤色素带和黑色素细胞的影响。试验50天后发现,16℃组大部分鱼体较试验开始时变黑,整个鱼体呈现青灰色,20℃组多数鱼体腹部也变为青灰色。随着温度的升高,红罗非鱼背部皮肤、腹部皮肤和血清中酪氨酸酶(Tyrosinase, Tyr)的活力逐渐升高,到25℃时到达最高值,而随着温度的继续升高,30℃组鱼的Tyr活力反而降低。血液中Tyr mRNA的表达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P < 0.05),25℃和30℃组红罗非鱼肌肉中的Tyr mRNA表达量也显著高于16℃和20℃组(P < 0.05)。切片显微结构发现,随着温度的升高,红罗非鱼背部皮肤的黑色素细胞数量减少。结果表明,马来西亚红罗非鱼越冬期的体色变异可能是其皮肤黑色素细胞数量和体内酪氨酸酶活力改变的结果,深入研究其调控机制有助于了解鱼类体色遗传机理并进行体色性状的改良。

    • 冬夏两季五种经济鱼类组织脂肪酸含量及组成分析

      2018, 42(1):80-90. DOI: 10.11964/jfc.20170610868

      摘要 (2219) HTML (1257) PDF 734.24 K (179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解不同季节不同鱼类不同组织中的不同脂肪酸含量,科学地指导鱼类膳食消费,本文研究了冬夏两季,采集自上海市场常见的5种经济鱼类: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海洋肉食性),银鲳(Pampus argenteus,海洋杂食性),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淡水肉食性),罗非鱼(Oreochromis mossambicus,淡水杂食性),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淡水草食性),分别检测鱼背部肌肉、腹部肌肉、尾部肌肉、肝脏和腹腔脂肪组织的脂肪含量和脂肪酸绝对含量。结果显示,5种鱼肌肉脂肪酸谱存在显著差异,并与各自的生活环境及食性均有关系;在鱼的腹腔脂肪或肝脏中,饱和脂肪酸(SFAs)和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s)含量较高,且与组织脂肪含量密切相关;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n-3系多不饱和脂肪酸(n-3 PUFAs)和n-6系多不饱和脂肪酸(n-6 PUFAs)含量较低,且与组织脂肪含量关系不大;大黄鱼和银鲳各肌肉组织中的n-3 PUFAs、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含量以及n-3/n-6比值高于罗非鱼和草鱼,并与组织脂肪含量呈正相关;冬季草鱼腹部肌肉、罗非鱼尾部肌肉以及日本鳗鲡和银鲳的肝脏中的n-3 PUFAs含量较夏季高。研究表明,脂肪酸组成与物种、食性、水域环境以及季节温度和组织部位均关系。从补充n-3 PUFAs摄入的角度分析,日本鳗鲡、大黄鱼和银鲳营养价值高于罗非鱼和草鱼,冬季鱼类的营养价值高于夏季。

    • L-色氨酸和褪黑激素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血清血糖水平及肝胰腺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2018, 42(1):91-99. DOI: 10.11964/jfc.20170110694

      摘要 (1641) HTML (998) PDF 672.36 K (166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探究L-色氨酸和褪黑激素(MT)对中华绒螯蟹血糖水平及肝胰腺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实验选取初始体质量为(16.58±2.20)g的雌性中华绒螯蟹,随机分成8组(L-色氨酸和MT处理各4组),实验周期均为30 d。(1)L-色氨酸饲料投喂实验4组:L-色氨酸所占饲料比重分别为0.36%(基础饲料即对照组)、0.47%、0.73%和1.05%(分别记为1、2、3和4组),30d后分别测定各组蟹的血糖水平及肝胰腺的T-AOC和SOD活性;(2)MT注射实验4组:每组分别在第1天和15天时注射生理盐水(即对照组,C组)和不同剂量的MT 10-6 mol/只(μM组)、10-9 mol/只(nM组)和10-12 mol/只(pM组)。分别于第1天和15天时,收集血淋巴和肝胰腺,分别测定血糖水平、T-AOC和SOD活性。于第30天时,再次收集血淋巴以测定血糖水平。结果显示:不同含量L-色氨酸对中华绒螯蟹血糖水平无明显影响,其血糖含量约为(4.62±0.20)mmol/L。此外,0.73% L-色氨酸的饲料能显著提高肝胰腺SOD活性(82.86±1.07)U/mL;注射MT仅在第1天时对中华绒螯蟹的血糖水平有促进作用,并呈剂量依赖性的方式升高,其中μM组蟹血糖高达(7.56±0.36)mmol/L,其值显著高于C、pM和nM组。此外注射MT在第1天时,对肝胰腺T-AOC和SOD活性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中,μM组蟹肝胰腺T-AOC和SOD活性均显著高于C、pM和nM组。综上所述,饲喂0.73% L-色氨酸的饲料能够提高中华绒螯蟹的抗氧化能力,但对血糖水平的影响不明显;注射10-6 mol/只MT可以在短时间内(1d)提高中华绒螯蟹的血糖水平和抗氧化能力。

    • 氧化鱼油对黄颡鱼幼鱼肠道健康的影响及精氨酸的干预作用

      2018, 42(1):100-111. DOI: 10.11964/jfc.20160810507

      摘要 (2215) HTML (718) PDF 623.45 K (248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本试验研究了饲料中添加氧化鱼油对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幼鱼肠道免疫、抗氧化和其它功能指标、组织结构的影响及添加精氨酸对其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新鲜鱼油(FF):氧化鱼油(OF)按照(w/w)2.5:0、1.5:1.0和0.5:2.0配制3种饲料(FF,OF1,OF2),在此基础上分别添加0.48%精氨酸(Arg)盐酸盐配制3种精氨酸饲料(FFA,OFA1,OFA2)。选取初始重为4.41±0.05 g的黄颡鱼60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4个重复,分别投喂6种试验饲料,饲养56 d。[结果]结果显示,在OF2组中,黄颡鱼肠道ACP、AKP活性和IL-6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OF2组相比,OFA2组AKP活性和IL-6含量均显著下降(P<0.05)。在FF、OF1、OF2三组中,肠道SOD活性呈下降趋势,GSH-PX和CAT活性呈现上升趋势,T-AOC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差异均不显著(P>0.05);在OF2组中,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添加精氨酸后,除SOD活性有显著升高(P<0.05)外,其他抗氧化指标的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双因素方差分析显示,精氨酸对黄颡鱼肠道CAT活性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P<0.05),饲料中氧化鱼油和精氨酸对黄颡鱼肠道GSH-PX活性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P<0.05)。在FF、OF1、OF2三组中,肠道DAO活性呈现下降趋势,iNOS活性呈现上升趋势,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与OF2组相比,OFA2组DAO和iNOS活性分别显著升高和下降(P<0.05);双因素方差分析显示,精氨酸对黄颡鱼肠道DAO、iNOS活性的影响分别达到显著水平(P<0.05)。在OF1组中,肠道皱壁高度、肌层厚度和杯状细胞数量均显著升高(P<0.05);与OF2组相比,OFA2组皱壁高度显著升高(P<0.05);与FF组相比,FFA组肌层厚度显著增加(P<0.05)。[结论]研究表明,在饲料中添加一定水平的氧化鱼油会抑制黄颡鱼幼鱼肠道免疫及抗氧化指标,损伤肠道组织结构,但添加一定量的精氨酸可以干预氧化鱼油对黄颡鱼幼鱼肠道免疫、抗氧化指标和组织结构的抑制作用。

    • 一种佐剂新材料在嗜水气单胞菌灭活疫苗浸泡免疫鲫中的应用效果

      2018, 42(1):112-119. DOI: 10.11964/jfc.20161210655

      摘要 (2060) HTML (1240) PDF 567.03 K (153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研究蓖麻油聚乙二醇单酯葡萄糖苷(Castor oil polyethylene glycol monoester glucoside,CPMG)在细菌灭活疫苗浸泡免疫中的佐剂作用,将CPMG和嗜水气单胞菌灭活疫苗联合施用,二次浸泡免疫异育银鲫后饲养在室内玻璃缸中,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加强免疫后2 d、4 d、7 d、11 d、14 d和21 d脾脏中IgM、IL-1β、C3、C-凝集素和溶菌酶的mRNA表达量,首次免疫30天后用同源菌株活菌攻击试验鱼。同时,用含CPMG、山莨菪碱复合佐剂的灭活疫苗浸泡免疫鲫鱼一次后饲养在池塘网箱中,定期抽取血液检测血清抗体效价并用同源菌株活菌攻击试验鱼。结果显示,CPMG佐剂组和无佐剂组的5个免疫相关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PMG组IgM基因较无佐剂组更早表达,补体C3、C-凝集素以及溶菌酶的基因表达量更高或表达持续时间更长。血清抗体效价在免疫后2 w达到160,6 w达到峰值640,12 w降低为40。室内玻璃缸中二次免疫30 d后,CPMG组的平均相对保护率达到70.6%,复合佐剂组的达到88.2%,均显著高于无佐剂组的56.0%(P<0.05)。池塘网箱中一次浸泡免疫30 d、60 d、120 d后,平均相对保护率分别为54.6%、44.0%、12.5%。结果表明,CPMG与嗜水气单胞菌灭活疫苗共同浸泡免疫银鲫,增强了脾脏中IgM、IL-1β、C3、C-凝集素以及溶菌酶基因表达,提高了银鲫抗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的能力。

    • 中华鲟脑膜败血伊丽莎白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特性研究

      2018, 42(1):120-130. DOI: 10.11964/jfc.20161110616

      摘要 (2679) HTML (991) PDF 3.69 M (16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确定中华鲟养殖基地一尾死亡子二代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的病原,利用传统病原菌分离方法,从濒死的中华鲟肝脏、脾脏和腹水中均分离到一株优势菌EM,采用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构建系统发育树并结合Biolog微生物自动分析系统进行鉴定,确定菌株EM为脑膜败血伊丽莎白菌(Elizabethkingia meningoseptica)。进一步对健康子二代达氏鲟进行人工感染试验确定其致病性;同时通过患病子二代中华鲟组织切片分析其病理特征;并对菌株EM进行药敏特性研究以期指导临床用药。结果显示,感染子二代中华鲟肝脏、脾脏和肾脏组织中铁血黄素沉积、实质性细胞空泡变性,溶血严重。菌株EM人工感染健康子二代达氏鲟,发现其对达氏鲟具有致病性,且从人工感染患病的达氏鲟肝脏中再次分离到相同的病原菌。药物敏感性试验表明,中华鲟脑膜败血伊丽莎白菌对米诺环素、克林霉素、克拉霉素、麦迪霉素4种药物敏感,对头孢噻肟和头孢西叮2种药物中度敏感,对其他29种药物不敏感,呈多重耐药性。本研究首次发现脑膜败血伊丽莎白菌可感染中华鲟,并对达氏鲟也具有致病性,初步研究了该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病理特征和药物敏感性,为中华鲟脑膜败血伊丽莎白菌的防治和中华鲟物种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 湖北省潜江地区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白斑综合征(White Spot Syndrome)PCR诊断及组织病理学观察

      2018, 42(1):131-140. DOI: 10.11964/jfc.20170510843

      摘要 (1986) HTML (758) PDF 4.89 M (149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近年来在全湖北省范围内人工养殖的克氏原螯虾暴发了严重的疾病,其中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 WSSV)已成为危害克氏原螯虾健康养殖的重要病原;2016年5月湖北省潜江市养殖区暴发一种传染性疾病,为探究此次疾病病因和流行规律,将病料进行临床症状观察、PCR检测、系统发育树分析、人工感染和组织病理学观察;发病克氏原螯虾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摄食减少,活力下降,反应迟钝;组织病理学观察显示克氏原螯虾的肝胰腺、肠、肌肉、鳃组织均出现不同程度变性和坏死以及炎性细胞浸润等典型病理学变化,与WSSV感染克氏原螯虾出现的病变相似;PCR检测采集的患病克氏原螯虾样品中的WSSV结果为阳性,阳性检出率为55.55%(15/27), 未检测到斑节对虾杆状病毒(Monodon baculovirus disease, MBV)和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nfectious hypodermal and hematopoietic necrosis, IHHNV) ;检测产物测序并进行系统发育树分析,结果显示该基因序列与WSSV的EG3株(KR083866.1)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100%。将病虾的肝胰腺,肠,肌肉组织投喂健康克氏原螯虾,投喂组均表现为急性死亡(累积死亡率=100%),并出现与自然发病虾相同的症状。针对WSSV的巢式PCR检测显示人工感染病虾为WSSV阳性。根据以上显示本次养殖克氏原螯虾大规模死亡的病原是WSSV。

    • 四川地区一株锦鲤疱疹病毒的分离鉴定及系统进化分析

      2018, 42(1):141-148. DOI: 10.11964/jfc.20161210653

      摘要 (1693) HTML (685) PDF 3.07 M (1586) 评论 (0) 收藏

      摘要:2015年5月,四川某鲤鱼养殖场暴发一种传染性疾病,导致大面积死亡,死亡率高达80%。为研究此次疾病病因和流行规律,将病料进行解剖、细菌学检查、病理组织观察、PCR鉴定、病毒分离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发病鱼眼球凹陷,胸鳍及腹鳍出现出血斑,病鱼鳃严重坏死,肾脏肿大。细菌检查为阴性。组织病理学上,病变最明显的是鳃和肾脏。病鱼鳃丝血管扩张充血,鳃小片呼吸上皮细胞肿胀,脱落。鳃丝基部的上皮细胞大量增生,层次增多。肾小管上皮细胞组织结构紊乱,细胞肿胀,管腔变狭小,有崩裂和坏死现象。提取病鱼的肾和鳃组织DNA为模板,针对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 推荐的检测锦鲤疱疹病毒( KHV)的Sphi基因进行PCR检测,出现的特异性扩增产物。将病鱼的肾脏和肝脏组织研磨过滤灭菌后,腹腔注射20尾健康鲤鱼,试验组表现为急性死亡(累积死亡率为90%),出现与自然发病鱼相同的症状。将组织匀浆接种到普通鲤鱼脑细胞系(CCB)后,盲传3代后可见典型的细胞病变。细胞培养物染色超薄切片电镜观察结果显示,病毒为有囊膜的球形病毒,病毒粒子直径为180~200nm。对分离株的TK基因全长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证实该毒株属于KHV亚洲1型毒株。本研究首次报道我国西南地区养殖鲤鱼中KHV感染引起大面积死亡,为KHV起源进化、分类以及疾病诊断和防控提供重要基础。

    • >综述
    • 鱼类胰岛素、胰岛素受体和胰岛素受体底物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营养物质代谢的调控研究进展

      2018, 42(1):149-158. DOI: 10.11964/jfc.20170410794

      摘要 (1695) HTML (1173) PDF 1.22 M (23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深入解析胰岛素调控鱼类营养物质代谢的机制,本文综述了鱼类胰岛素信号系统的三个重要成员(胰岛素、胰岛素受体以及胰岛素受体底物)的结构特征和表达规律,以及胰岛素对营养物质(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代谢调控方面的研究进展。目前,虽然在鱼类,胰岛素信号传递系统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有很多重要的基础科学问题尚未解决,需要重点加强以下方面的研究:(1)鱼类不同亚型胰岛素、胰岛素受体和胰岛素受体底物基因的功能研究,解析鱼类胰岛素信号传递系统的调控机制;(2)加强胰岛素对鱼类营养物质代谢调控机制的研究,揭示不同食性鱼类胰岛素信号传递系统调控功能的异同;(3)深入开展鱼类胰岛素信号传导通路和调控机制的研究,全面解析胰岛素调控鱼类营养物质代谢的分子机制。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