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第39卷第10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研究论文
    • 饲料氧化鱼油引起草鱼肠道黏膜结构屏障损伤

      2015, 39(10):1511-1520. DOI: 10.11964/jfc.20150209712

      摘要 (2494) HTML (0) PDF 6.33 M (226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实验研究了饲料氧化鱼油对草鱼肠道屏障结构和肠道通透性的影响。以豆油、鱼油、氧化鱼油作为饲料脂肪源,分别设计鱼油组(6F)、豆油组(6S)、2%氧化鱼油(2OF)、4%氧化鱼油(4OF)及6%氧化鱼油(6OF)5组等氮、等能半纯化饲料,在池塘网箱养殖草鱼[平均体质量(74.8±1.2) g]72 d。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的方法,测定了草鱼肠道紧密连接蛋白中闭锁蛋白Occludin,闭合蛋白Claudin-3、Claudin-15a和胞浆蛋白ZO-1、ZO-2、ZO-3的基因表达活性,并结合肠黏膜细胞间紧密连接结构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肠道通透性标志性指标综合分析。结果显示:在添加氧化鱼油后,① 血清二胺氧化酶活性、内毒素和D-乳酸含量都出现显著增加(P<0.05);② 组成肠黏膜细胞间紧密连接结构的闭合蛋白Claudin-3、Claudin-15a和胞浆蛋白ZO-1、ZO-2、ZO-3基因表达活性显著下降(P<0.05),而闭锁蛋白Occludin基因表达活性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但差异不显著(P>0.05);③ 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显示肠黏膜细胞间紧密连接结构出现缝隙;④ 饲料中的AV值、POV值、MDA含量与闭合蛋白Claudin-3、Claudin-15a,胞浆蛋白ZO-1、ZO-2、ZO-3和闭锁蛋白Occludin基因表达活性均显示负相关关系,其中饲料POV值、MDA含量与胞浆蛋白ZO-1基因表达活性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结果表明,在饲料中添加氧化鱼油后,氧化鱼油中的过氧化物、丙二醛等油脂氧化产物导致组成肠道黏膜细胞间紧密连接结构的蛋白基因表达活性显著下降、紧密连接物理性结构显著损伤,致使肠黏膜屏障结构的完整性被破坏、肠黏膜通透性显著增加。

    • 哈维氏弧菌浸浴后凡纳滨对虾肠道组织病理变化及转录水平的免疫应答

      2015, 39(10):1521-1529. DOI: 10.11964/jfc.20150209710

      摘要 (2532) HTML (0) PDF 15.21 M (190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研究凡纳滨对虾在不同浓度哈维氏弧菌的浸浴攻毒作用下肠道损伤的动态发展过程及肠道免疫基因表达水平,采用组织切片探究对虾肠道组织形态,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抗脂多糖因子基因(ALF)、对虾素基因(Pen-4c)和Crustin基因(Cru)以及溶菌酶基因(LZM)、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Fabp)的表达水平变化,并对肠道及水体中的弧菌数目进行监测。结果表明,哈维氏弧菌侵染后,在低浓度组侵染32 h、中浓度组侵染16 h及高浓度组侵染8 h后出现轻度感染,在低、中浓度组侵染40 h后及高浓度组侵染16 h后发生重度感染。Cru在低、中浓度组侵染24 h和高浓度组侵染16~24 h出现显著表达;ALF在低浓度组侵染24 h,中浓度组侵染8和16 h,高浓度组侵染16 h显著上升后;Pen-4c在中、低浓度组侵染8 h,高浓度组侵染8~16 h达到其表达量最大值;LZM在低浓度组侵染24 h,中、高浓度组侵染8 h有显著提高。攻毒后,3种攻毒剂量下弧菌数目均处下降趋势,弧菌在侵染0~8 h经口大量进入对虾肠道,至侵染32 h菌数回落。结论:随着弧菌浓度的提高和攻毒时间的延长,中肠组织损伤情况逐渐加重,上皮细胞形态改变直至溃散,黏膜褶皱形态发生皱缩及脱落,肌层发生损伤。肠道受到哈维氏弧菌侵染后,抗菌肽ALF、Pen-4cCru基因及LZM基因表达量迅速上调,能够及时做出免疫应答反应,从而阻止致病菌的侵染;Fabp表达量未显著增加。

    • 硅烷化表面海洋细菌对厚壳贻贝稚贝附着的影响

      2015, 39(10):1530-1538. DOI: 10.11964/jfc.20150409861

      摘要 (2251) HTML (0) PDF 1.70 M (247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探讨厚壳贻贝稚贝对自然微生物膜中海洋细菌的附着行为反应,研究了厚壳贻贝稚贝附着与硅烷基化附着基表面、微生物膜密度以及细菌种属系统发育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发现所测海洋细菌均能显著促进厚壳贻贝稚贝的附着;其中Staphylococcus sp.1和Cobetia sp.1表现出较低诱导活性,且这两株细菌形成的微生物膜密度与稚贝附着率之间无显著相关性;其他7株海洋细菌均表现出中等程度诱导活性,且所形成的微生物膜密度与稚贝附着率之间呈显著相关性。系统发育分析表明所测海洋细菌对厚壳贻贝稚贝附着的诱导活性与细菌种属无关。研究表明,硅烷基化表面的海洋附着细菌对厚壳贻贝附着有着显著性促进作用,本研究将为后续开展厚壳贻贝稚贝附着机制奠定基础。

    • 我国泥鳅微卫星遗传多样性初步分析

      2015, 39(10):1433-1442. DOI: 10.11964/jfc.20150409813

      摘要 (2510) HTML (0) PDF 16.90 M (19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有效管理和合理利用我国的泥鳅资源,用6个微卫星标记分析了安徽(AH)、甘肃(GS)、广东(GD)、广西(GX)、黑龙江(HLJ)、江苏(JS)和重庆(CQ)7个泥鳅群体的遗传多样性。6个微卫星摘自泥鳅微卫星连锁图谱,不存在连锁不平衡,在HLJ群体中处于哈代-温伯格平衡,适用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发现,6个微卫星共检测到69个等位基因,每位点7~16个,有效等位基因数(Ne)3.0~5.5个,观察杂合度为0.202~0.408,期望杂合度为0.673~0.820,揭示的多样性信息含量(PIC)在0.643~0.796。研究表明,7个泥鳅群体遗传多样性丰富。群体间遗传分化系数(Fst)达到0.499,49.9%的变异可归于群体间差异,而Fis在0.167~0.421,表明泥鳅群体存在较明显的近交或斑块化分布。聚类分析显示AH、GD、HLJ和JS聚成一个分支,而CQ、GS 和GX聚为另一个分支。研究表明我国泥鳅呈现东西向梯度分布并在南北向可能存在扰动。

    • 循环水养鳗系统生物过滤器中微生物群落的代谢特性

      2015, 39(10):1539-1548. DOI: 10.11964/jfc.20150309691

      摘要 (2235) HTML (0) PDF 1.80 M (254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研究鳗鱼循环水养殖系统不同水处理单元微生物群落的碳代谢特征,实验采用Biolog Eco技术,分析了流化床2个槽和滴流式微珠生物过滤器上、中、下3层的生物膜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结果显示,流化床2个槽和滴流式微珠生物过滤器中、下层微生物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Pielou指数)无显著差异(P>0.05),但均显著高于滴流式微珠生物过滤器上层(P<0.05)。平均色度变化(AWCD)与主成分分析(PCA)均证明滴流式微珠生物过滤器上层与其他采样点微生物代谢差异较大。各采样点微生物未对ECO板某一大类碳源表现出偏好,但对衣康酸、D-半乳糖醛酸、L-精氨酸、L-天门冬酰胺、L-丝氨酸、D-甘露醇、D-木糖、N-乙酰-D-葡萄糖氨、吐温40、吐温80、苯乙胺等单一碳源利用较好;而对γ-羟丁酸、α-丁酮酸、D,L-α-磷酸甘油和1-磷酸葡萄糖利用较差。某些碳源种类如D-葡糖胺酸、α-D-乳糖、2-羟基苯甲酸仅能被部分采样点的微生物利用。本实验利用Biolog EcoPlateTM技术研究中试规模循环水处理单元微生物群落代谢特征,研究结果为生物过滤器的调控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即可通过碳源调节来促进生物膜微生物群落结构的改变,以此提高水处理效率。

    • 中国沿海脉红螺群体遗传多样性及其遗传结构

      2015, 39(10):1443-1449. DOI: 10.11964/jfc.20150509871

      摘要 (2231) HTML (0) PDF 1.08 M (254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我国脉红螺自然资源日趋衰减,为制定相应保护措施,需要对脉红螺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进行分析研究。本实验利用9个微卫星标记分析了我国沿海脉红螺9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水平。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群体平均等位基因丰度(AR)为8.6~9.5,期望杂合度(HE)为0.705~0.777,观测杂合度(Ho)为0.498~0.626。遗传分化分析结果显示,群体间遗传分化指数(FST)范围为0.012 2~0.093 6,各群体间没有显著的遗传分化,遗传距离(DC)为0.212~0.349。本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沿海脉红螺群体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各群体间没有显著分化。

    • 2株氨氮去除菌的分离鉴定及去除率影响因素分析

      2015, 39(10):1549-1557. DOI: 10.11964/jfc.20150309783

      摘要 (2183) HTML (0) PDF 1.51 M (23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获得养殖池塘中高效去除氨氮的菌株,本研究采用富集培养分离的方法从虾贝混养池中筛选得到2株氨氮去除能力较高的菌株,编号分别为9A-7和9A-19。分子生物学及生理生化鉴定结果一致表明,菌株9A-7为非典型弧菌,菌株9A-19为魔鬼弧菌。分析2菌株不同生长时期的氨氮去除率,结果显示,氨氮去除与菌株的生长均显著相关,菌株9A-7生长量与氨氮去除率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16,菌株9A-19生长量与氨氮去除率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38。条件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培养液盐度、pH和培养温度对2菌株去除氨的效率均存在显著影响,其中盐度对2菌株氨氮去除率的影响相似,2菌株去除氨氮的理想盐度均为30,但低pH和高温对菌株9A-7的去除能力影响较小,高pH对菌株9A-19去除能力影响较小。当氨氮浓度为50 mg/L,在温度25 ℃、盐度30、pH7.5条件下培养,培养24 h的菌株9A-7和菌株9A-19除氨率分别高达74.67%和90.67%。结果表明,这2株筛选菌可作为氨氮去除的优良菌株。

    • 日本沼虾表皮几丁质合成酶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

      2015, 39(10):1450-1458. DOI: 10.11964/jfc.20150409819

      摘要 (2603) HTML (0) PDF 7.92 M (202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解日本沼虾几丁质合成酶(Chs)基因在蜕皮过程中的作用,本实验采用RACE技术首次从表皮中克隆了几丁质合成酶基因(MnChs)cDNA全长,并用生物软件对其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RT-PCR技术检测该基因的时空表达模式。结果表明,其cDNA全长5 133 bp,5' UTR为 283 bp,3' UTR为 159 bp,开放阅读框(ORF)长度为4 701 bp,编码1 566个氨基酸,分子量为179.57 ku,理论等电点为6.09,包含2个几丁质合成酶的标签序列EDR和QRRRW及Chitin-synth-C结构域。经BLAST比对,与日本仿长额虾、淡水枝角水蚤Chs相似性分别为89%和63%。RT-PCR结果显示,在蜕皮周期各阶段,不同组织MnChs的表达量差异显著:头胸甲在A期达到最高,胃肠在D0和D4期均较高,尾扇和肌肉在D4期最高,肝胰腺则普遍较低。结果表明,MnChs基因转录物不仅存在于表皮,在其他组织中也有分布,且mRNA水平的变化与蜕皮周期有关,作为几丁质生物合成的关键酶,推测该基因的表达在新外表皮和内表皮的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

    • 溶藻弧菌双组分调控系统KdpDE减毒活疫苗的构建及其免疫效果评价

      2015, 39(10):1558-1568. DOI: 10.11964/jfc.20150109690

      摘要 (2569) HTML (0) PDF 3.84 M (184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研究溶藻弧菌双组分调控系统KdpDE减毒活疫苗对鱼体的免疫保护作用,本研究采用Overlap PCR和同源重组技术,构建了kdpD/kdpE(kdpDE)基因无标记基因框内敲除突变株。对野生株和缺失突变株的生物学特性及致病性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kdpDE的缺失对溶藻弧菌的生长速率和胞外蛋白酶活性的影响不明显,但是突变株的泳动能力、生物被膜形成能力较野生株下降。斑马鱼致病性实验结果显示,突变株毒力下降78.5倍,表明减毒株构建成功,可以作为减毒活疫苗的候选菌株。突变株在鱼体内存活能力实验结果显示,注射免疫7 d后,鱼体内未检测到该菌。以突变株ΔkdpDE为抗原,分别用注射和浸泡的方式免疫斑马鱼,免疫后第28天用溶藻弧菌和哈维氏弧菌攻毒,评估该疫苗候选株及不同免疫方式对斑马鱼的保护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免疫后的斑马鱼能够抵抗溶藻弧菌的感染,其中注射免疫组的免疫保护率达83.3%,浸泡免疫组次之(66.7%);同时,该减毒活疫苗能刺激斑马鱼对哈维氏弧菌产生交叉保护效应,其中注射免疫组的免疫保护率为65.5%,浸泡免疫组为55.2%。以上结果表明,kdpDE基因敲除突变株可能是抵抗溶藻弧菌感染的有效候选减毒活疫苗。

    • 海月水母排精诱导及胚胎发育研究

      2015, 39(10):1459-1466. DOI: 10.11964/jfc.20141009532

      摘要 (2485) HTML (0) PDF 10.52 M (20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研究海月水母有性繁殖的关键过程,采用实验生态学及显微观察的方法研究了光周期、食物条件、机械损伤对其排精诱导的效果,并对其受精及胚胎发育的详细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长光照(14 L:10 D)、饥饿、机械损伤等因素能有效诱导性成熟的海月水母排精;海月水母体内受精过程:雌性海月水母伞缘触手将雄性排出的精子细丝收集到伞缘的食物囊处,通过口腕进入口腕基沟,先后经胃口腕沟、胃循环沟等水管系统到达卵巢,精子与成熟卵子结合完成受精;海月水母受精卵为球形,卵径150 μm左右,胚胎发育过程包括卵裂期、囊胚形成期、囊胚期、原肠胚形成期、原肠胚期及浮浪幼虫期6个时期。受精卵在(22±1) ℃的水温下,经29 h 20 min发育为浮浪幼虫,经过73 h 20 min发育为四触手螅状体。研究为揭示海月水母的暴发机制提供了参考资料。

    • 日本鳗鲡幼体的耳石微化学分析及其环境指示元素筛选

      2015, 39(10):1467-1478. DOI: 10.11964/jfc.20141109578

      摘要 (2447) HTML (0) PDF 3.36 M (207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长江口日本鳗鲡鳗苗捕捞汛期,于长江靖江段采集日本鳗鲡幼体,采用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XRF)定量分析方法测定了幼体矢耳石中14种元素的含量,分析了在海洋与淡水早期生活史阶段的微化学特征。结果显示,耳石中Ca和Sr为常量元素,Ba、Fe、Mn、Zn的含量也为1~10 μg/g,Cr、Ni、Se、Co、Cu、Au则在1 μg/g以下。Ni、Cu、Mn、Cr、Co、Zn和Sr含量的稳定性较好,全部测量值的变异系数在30%以下;Se、Au的含量低且极不稳定,变异系数达40.8%~75.0%;Fe在不同个体间存在显著的含量差异,但其他元素不存在个体差异。在海洋生活史阶段,Mn、Se、Co、Ba为强富集元素(BCFa-e >1 000),Sr、Fe、Zn、Ni、Cu为中等富集元素(BCFa-e在100~1 000)。除Sr、Ba和Se外,卵黄囊期和柳叶鳗期的耳石富集系数并无显著差异。在淡水生活史阶段,Sr和Co为强富集元素(BCFf >1 000),Se、Zn、Cu、Ba、Mn为中等富集元素(BCFf在100~1 000),Ni、Fe为低富集元素(BCFf在10~100)。与海水阶段相比,耳石在淡水阶段的Fe、Ba、Mn、Se、Co、Ni富集系数均大幅减小,而对Sr、Zn、Cu的富集能力有所增大。研究表明,耳石内的Sr、Ba、Ni、Co为环境强响应元素,Fe和Mn为环境弱响应元素,Zn、Cu和Se为环境负响应元素,幼鳗自海洋至淡水的迁徙过程中,前者存在明显的时滞效应,但后两者的日间含量波动较大,缺乏响应的规律性。研究表明,用作鱼类迁移行为或栖息地环境变化的指示元素,需要具备耳石富集效应强、时滞效应小、不同环境间含量差异大、稳定性好、且为非必需元素等特点,因此,只有Sr和Ba两种元素符合这些条件。

    • 臭氧减菌化处理罗非鱼片冰温贮藏过程中蛋白质生化特性的变化

      2015, 39(10):1569-1576. DOI: 10.11964/jfc.20150309790

      摘要 (2431) HTML (0) PDF 1.43 M (24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研究臭氧减菌化处理罗非鱼片在冰温贮藏过程中蛋白质生化特性变化规律,本研究对冰温贮藏过程中经臭氧处理罗非鱼片肌原纤维蛋白盐溶性、Ca2+-ATPase活性、表面疏水性和巯基及羰基含量变化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在冰温贮藏过程中,臭氧处理组和对照组罗非鱼片蛋白质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性,表现为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肌原纤维蛋白盐溶性、Ca2+-ATPase活性及巯基含量均呈下降趋势,而肌动球蛋白表面疏水性和羰基含量则呈上升趋势;冰温贮藏20 d后,臭氧处理组罗非鱼片肌原纤维蛋白盐溶性、Ca2+-ATPase活性和巯基含量分别下降了76.57%、89.76%和66.72%,而对照组则分别下降了69.05%、86.45%和62.29%;另一方面,臭氧处理组罗非鱼片肌动球蛋白表面疏水性和羰基含量分别上升了111.75%和76.46%,对照组则分别上升了104.77%和58.23%。在同一贮藏时间臭氧处理组罗非鱼片肌原纤维蛋白盐溶性、Ca2+-ATPase活性及巯基含量较对照组低,而肌动球蛋白表面疏水性和羰基含量较对照组高。臭氧水的氧化性及处理过程中产生的ROS加速了冰温贮藏过程中罗非鱼肌肉蛋白质的变性。

    • 带鱼腌制加工过程理化指标、微生物和生物胺的动态变化及相关性

      2015, 39(10):1577-1586. DOI: 10.11964/jfc.20150309782

      摘要 (2387) HTML (0) PDF 1.37 M (25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初步探明鱼类腌制过程中生物胺的形成机理,本实验研究了带鱼在腌制加工过程中盐度、水分含量、水分活度(Aw)、pH、蛋白质水解指数(P.I.)、非蛋白氮(NPN)、游离氨基酸、微生物和生物胺的动态变化及相关性。结果显示,pH在腌制阶段增加但在干燥阶段下降; 盐度、P.I.和微生物(菌落总数、乳酸菌、葡萄球菌和微球菌)在整个加工过程持续上升,水分含量和Aw则持续下降。整个加工过程发生了明显的蛋白质降解反应,NPN和游离氨基酸在干燥阶段含量显著上升; 总生物胺含量增加了2.26倍,其中尸胺含量显著增加了157倍,其次是组胺。带鱼腌制过程中,游离氨基酸与生物胺显著正相关,作为生物胺前体物质对生物胺的形成影响较大,微生物则起到了促进和抑制生物胺的作用,生物胺的形成还受pH、盐度、Aw等因素的共同影响,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

    • 印度产紫菜Pyropia chauhanii的细胞学观察

      2015, 39(10):1479-1486. DOI: 10.11964/jfc.20150409858

      摘要 (3903) HTML (0) PDF 12.17 M (380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研究对印度产紫菜Pyropia chauhanii不同生活史阶段的染色体进行了系统的细胞学观察。分别对室内培养的P.chauhanii各生活史阶段的活体组织进行固定和用醋酸铁苏木精染色后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叶状体阶段的营养细胞、精子囊内未成熟精子和果胞均为单倍核型(n=3);而丝状体阶段的果孢子、丝状体的营养细胞和膨大细胞均为双倍核型(2n=6);由丝状体产生的壳孢子在萌发初期发生减数分裂后,由双倍核型(2n=6)变成了单倍核型(n=3)。当叶状体进行单性生殖产生丝状体时,游离出来的类果孢子发生了染色体自然加倍,其萌发体和随后形成的丝状体的营养细胞和膨大细胞均为双倍核型(2n=6)。当叶状体放散单孢子进行无性繁殖时,单孢子和其萌发体的细胞均为单倍核型(n=3)。

    • 枸杞岛海藻场小型无脊椎动物的食物来源

      2015, 39(10):1487-1498. DOI: 10.11964/jfc.20150209733

      摘要 (2730) HTML (0) PDF 1.43 M (260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枸杞岛近岸海藻场生态系统内浮游动物、端足类、多毛类和棘皮动物等小型无脊椎动物是海藻场食物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了将初级生产者的能量产出向高级消费者传递转移的功能。为了探明桡足类、太平洋磷虾、中国毛虾、短毛海鳞虫、厚壳贻贝、角蝾螺、紫海胆、钩虾、麦秆虫、海绵和钩虾幼体等海藻场内主要小型无脊椎动物的能量来源,本研究应用稳定同位素技术分析海藻场食物网内这些小型无脊椎动物及其潜在食源浮游植物、大型海藻、底栖微藻等初级生产者的碳、氮稳定同位素组成,并用IsoSource多源线性混合模型来估算不同初级生产者对小型无脊椎动物的食源贡献率。结果表明,初级生产者的δ13C值为-21.7‰~-13.8‰,δ15N值为2.3‰~11.6‰。初级生产者沉积相颗粒有机物、浮游植物、水相颗粒有机物、铜藻的δ13C值无显著的季节差异(P>0.05),附生生物、孔石莼和底栖微藻的δ13C值有明显的季节变化(P<0.05)。在所有的初级生产者中,仅附生生物的δ15N值有极显著的季节差异,其余种类的季节变化不显著。小型无脊椎动物的δ13C值为-20.3‰~-15.4‰,δ15N值为2.5‰~8.1‰。在所有的小型无脊椎动物中,仅桡足类的δ13C、δ15N值有显著的季节变化(P<0.05),其余小型无脊椎动物的δ13C、δ15N值都无显著的季节变化(P>0.05)。基于IsoSource模型分析发现,浮游植物和水相颗粒有机物等是桡足类、太平洋磷虾和中国毛虾等浮游动物以及海绵的主要食源;钩虾幼体和麦秆虫等啃食性端足类主要以附着微藻为食;大型海藻和底栖微藻是钩虾、紫海胆和角蝾螺等底栖生物的主要能量来源。

    • 拉伸工艺对渔用聚乙烯纤维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2015, 39(10):1587-1592. DOI: 10.11964/jfc.20150109676

      摘要 (2114) HTML (0) PDF 1.23 M (245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纺制高性能渔用聚乙烯纤维,实验以齐鲁石化生产的高密度聚乙烯为原料,进行螺杆挤出机熔融纺丝—多级热拉伸纺丝实验。结果显示,一级拉伸倍数为8.17倍时,聚乙烯纤维的断裂强度和结节强度分别为5.71和4.56 cN/dtex;当采用二级拉伸工艺,一级拉伸倍数8.17倍,总拉伸倍数为9.52倍时,所制备的渔用聚乙烯纤维的断裂强度和结节强度分别为7.91和5.24 cN/dtex,比现行国家标准中规定的聚乙烯单丝优等品指标高出41.3%和34.4%。研究表明,二级拉伸工艺可使聚乙烯大分子链在纤维中的排列更加规整,提高大分子链的取向度,制备的渔用聚乙烯纤维的综合渔用性能更好。随着总拉伸倍数的提高,聚乙烯纤维的断裂强度、声速取向和热性能均显著提高。随拉伸倍数提高,渔用聚乙烯纤维的结节强度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

    • 饲料中可消化淀粉对大口黑鲈生长、体组成和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

      2015, 39(10):1499-1510. DOI: 10.11964/jfc.20150309746

      摘要 (3065) HTML (0) PDF 1.28 M (2757) 评论 (0) 收藏

      摘要:配制6种可消化淀粉水平(5.93%、8.71%、11.96%、15.11%、18.16%和21.74%)的等氮和等脂饲料,以实验鱼的生长、体组成、血糖及非特异免疫等作指标,评定大口黑鲈饲料中可消化淀粉的适宜水平。用上述6种饲料饲喂初始体质量(28.36±0.10)g 的大口黑鲈48 d,每种饲料3个重复,每个重复35尾鱼。采用表观饱食投喂,每天饲喂2次。结果显示,饲料中可消化淀粉为21.74%时,实验鱼的成活率最低(P<0.05)。可消化淀粉超过8.71%时,实验鱼的终末体质量、特定生长率和摄食率显著下降(P<0.05)。可消化淀粉为11.96%时,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达到最高(P<0.05)。随着可消化淀粉的增加,饲料中脂肪和淀粉的消化率显著降低(P<0.05),但蛋白质的消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全鱼、肌肉、内脏及肝脏的蛋白质含量显著降低(P<0.05),而脂肪含量在可消化淀粉上升至8.71%时达到最高,之后又逐渐降低(P<0.05);肝体比、脏体比、肝糖原含量及血清AST和ALT活性显著升高(P<0.05);血红蛋白含量呈逐渐降低的趋势(P<0.05)。可消化淀粉高于11.96%时,实验鱼餐后3至12 h血糖持续升高,呈现长时间的高血糖。可消化淀粉为8.71%时,血清蛋白质含量和血清补体活性最高(P<0.05)。可消化淀粉为11.96%时,血清溶菌酶活性和头肾白细胞呼吸爆发活性最高(P<0.05)。以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效率为指标作折线回归得出,饲料中可消化淀粉的适宜水平分别为9.22%和10.05%。本研究表明,大口黑鲈利用饲料中可消化淀粉的能力有限。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