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第35卷第2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Vc对中国对虾非特异免疫因子及TLR/NF-κB表达量的影响
    冯伟 李健 李吉涛 陈萍 廖梅杰
    2011, 35(2):200-207. DOI: 10.3724/SP.J.1231
    [摘要](2900) [HTML](0) [PDF 2.67 M](2108)
    摘要:
    为了解Vc的免疫机制,以中国对虾为实验动物,对其投喂添加不同Vc含量(0%、0.5%、1%、2%)的饲料,进行存活率、iNOS、CAT、LZM酶活性及TLR、NF-κB表达水平的比较。结果发现:(1) 饲喂Vc的不同处理组提高了中国对虾的存活率、iNOS、CAT及LZM活性,其中1%添加组存活率达90.28%,显著高于其他组。(2) Vc可以调节TLR、NF-κB在血清及鳃中的表达水平。1%添加组血清、鳃中TLR的表达水平相对于各自的对照组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TLR、NF-κB在组织中的表达趋势并不一致。1%组血清中NF-κB的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其他两组的表达水平始终位于对照组之下,而2%添加组鳃中的表达水平高于其他三组,说明Vc可以调节这两个免疫基因的表达,在中国对虾的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
    2  水产品中4种常见致病菌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评价
    翁思聪 朱军莉 励建荣
    2011, 35(2):305-314. DOI: 10.3724/SP.J.1231
    [摘要](2946) [HTML](0) [PDF 1.87 M](3015)
    摘要:
    根据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热核酸酶基因nuc、沙门氏菌的侵袭蛋白基因invA、志贺氏菌的侵染性质粒抗原H基因ipaH和副溶血性弧菌的毒力表达调控基因toxR设计引物,建立一种快速检测水产品中上述4种常见食源性致病菌的多重PCR方法。结果显示,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氏菌及副溶血性弧菌的多重PCR扩增片段产物大小分别为549、426、348和243 bp,该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灵敏度。设计优化了可用于水产样品中4种目标致病菌的共增菌培养基,该方法应用于35份实际水产样品的检测,并与国标方法对比验证,4种致病菌的整体符合率达94%以上,两种检测方法无显著性差异(P>0.05)。可见,该多重PCR方法可应用于水产品中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及志贺氏菌4种食源性致病菌的快速检测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3  日本新糠虾卵巢和肝胰腺主要细胞内5-HT的免疫组织化学定位
    杨丽丽 杨筱珍 赵柳兰 成永旭 吴旭干
    2011, 35(2):208-213. DOI: 10.3724/SP.J.1231
    [摘要](2674) [HTML](0) [PDF 2.21 M](2413)
    摘要:
    运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了5-HT阳性物质在日本新糠虾不同发育期的卵巢卵细胞和滤泡细胞及肝胰腺细胞中的分布和变化。结果表明:随卵细胞的发育,滤泡细胞逐渐迁移至其近旁。各期卵巢卵细胞和滤泡细胞及肝胰腺细胞中均存在大量5-HT阳性细胞,阳性物质呈深棕色;各期卵巢中5-HT在滤泡细胞内均呈阳性;在Ⅰ、Ⅱ和Ⅲ期卵巢中卵细胞胞质和胞核均呈阳性,且阳性强度呈递减;Ⅳ期卵巢中5-HT在卵细胞中呈阴性,而在Ⅴ期卵巢中5-HT在卵细胞中又呈现弱阳性。5-HT在发育各期的肝胰腺细胞中均呈阳性。同一期卵巢中,不同类型肝胰腺细胞间5-HT的分布没有差别。除Ⅳ期卵巢外,在其余各期卵巢中5-HT阳性强度在卵细胞胞质和肝胰腺细胞胞质中表现一致。
    4  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技术研究Ca2+在三角帆蚌组织内的积累与分布
    李文娟 施志仪 郝莹莹 叶显峰
    2011, 35(2):214-220. DOI: 10.3724/SP.J.1231
    [摘要](3038) [HTML](0) [PDF 1.72 M](2980)
    摘要:
    为了探讨淡水贝类Ca2+吸收和转运信号传递机理,采用激光共聚焦技术研究了三角帆蚌不同组织细胞在静息状态下细胞内游离Ca2+浓度,以及水体Ca2+浓度对外套膜组织细胞内钙沉积的影响。试验选取10只健康的三角帆蚌,分别获得外套膜外膜、内膜、斧足、腮及内脏团上表皮组织细胞,短期培养后用Fluo3/AM荧光探针孵育细胞1 h,观察细胞内Ca2+荧光强度。研究结果表明,蚌不同组织细胞内Ca2+荧光强度存在显著差异,外套膜外膜细胞内Ca2+荧光强度最高,内脏团上表皮细胞的最低(P<0.05);育珠三角帆蚌在相同Ca2+浓度的孵育水平下,外套膜细胞内Ca2+荧光强度比非育珠蚌都有增加的趋势,其中在1.25 mmol/L添加组中,两组外套膜内膜细胞内Ca2+荧光强度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不同Ca2+孵育水平对细胞内Ca2+荧光强度有显著影响(P<0.05),随着Ca2+在孵育液中浓度的升高,外套膜细胞内Ca2+荧光强度显著增强(P<0.05),表明外套膜是从外界吸收Ca2+的主要组织,蚌体珍珠的培育增强了其对Ca2+的沉积,并且水体Ca2+浓度在1.25~3.00 mmol/L有助于蚌体内Ca2+的贮藏,这对进一步开展淡水蚌类育珠学研究提供了基础理论,为珍珠培育的生产实践工作提供了依据。
    5  水产资源低碳高效利用技术
    章超桦 曹文红 吉宏武 洪鹏志 郝记明
    2011, 35(2):315-320. DOI: 10.3724/SP.J.1231
    [摘要](3024) [HTML](0) [PDF 1.19 M](2773)
    摘要:
    我国是水产品生产大国,水产品产量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位,但加工利用率不高、资源浪费严重、污染较大。提高这些水产资源的利用效率,对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加工企业经济效益、提高全民消费水平、实现高效低碳的水产加工业均具有重要意义。对虾加工产生大量的虾头、虾壳废弃物,采用自溶技术高效回收蛋白质等内含物,低碱体系高效回收虾头壳中的甲壳素,污染低,产品附加值高,可实现对虾的低碳高效利用。对虾加工低碳高效利用技术已在多家企业实现产业化,经济效益显著,对其它水产品的低碳加工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作用。论文在此基础上展望了水产品低碳加工技术的发展趋势。
    6  高碳水化合物水平日粮对异育银鲫生长、生理、免疫和肝脏超微结构的影响
    缪凌鸿 刘波 戈贤平 谢骏 周传鹏 潘良坤 陈汝丽 周群兰
    2011, 35(2):221-230. DOI: 10.3724/SP.J.1231
    [摘要](3414) [HTML](0) [PDF 2.29 M](2593)
    摘要:
    为了探讨异育银鲫对日粮中高碳水化合物的利用,选用168尾异育银鲫,分成2组,一组为正常对照组,投喂35%碳水化合物(35%CHO)水平日粮;另一组为高糖试验组,投喂50%碳水化合物(50%CHO)水平日粮每组设3个重复。在控温的循环水系统中饲养10周后,测定鱼体生长指标、肌肉成分、肝糖元、血液生化指标和免疫指标。结果表明,高糖组(50%CHO)显著(P<0.05)降低了特定生长率、增重率,但是对饵料系数、肝体比、脏体比、鱼体肌肉成分等没有显著(P>0.05)影响;两组异育银鲫血浆总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血糖和肝糖原含量都没有显著差异(P>0.05);高糖组(50%CHO)肝脏丙二醛含量显著升高(P<0.05)、天门冬氨酸转氨酶显著降低(P<0.05),而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总抗氧化能力、丙氨酸转氨酶和碱性磷酸酶都没有显著变化(P>0.05)。试验还对两组异育银鲫肝细胞进行超微结构观察,发现高糖饲料引起了异育银鲫肝细胞中糖原和脂肪的沉积,并对细胞和细胞器的结构产生一定损伤。从本试验结果来看,异育银鲫可以耐受50%饲料糖含量,但是长期摄食50%碳水化合物日粮对其生长不利,并会引起一定程度肝脏功能和结构的损伤。
    7  南方鲇幼鱼的胃排空特征及其数学模型
    曾令清 李凤杰 曹振东 张耀光
    2011, 35(2):231-237. DOI: 10.3724/SP.J.1231
    [摘要](6238) [HTML](0) [PDF 1.25 M](14072)
    摘要:
    为考察摄食后专性肉食性鱼类南方鲇幼鱼胃内容物重量的变化特征并确定其最优数学模型,研究以南方鲇幼鱼为实验对象,在25 ℃条件下以6%(5.8%±0.2%)鱼体重的新鲜泥鳅肉块[(3.33±0.09) g]为实验饵料,分别在摄食后0、2、4、8、16、24、36、48 h测定南方鲇幼鱼[(58.45±1.66) g,(19.4±0.2) cm,n=48]胃内容物的湿重和干重。研究结果表明,随摄食后时间的延长,胃内容物的湿重和干重均显著下降(P<0.01),二者的摄食量百分比也具类似的变化特征(P<0.01);三种数学模型均能较好地拟合胃内容物重量的变化过程,但三者之间在以相关系数(R2)、残差平方和(RSS)及残差的标准差(SDR)为标准仍存在明显差异。用平方根模型对南方鲇幼鱼胃内容物湿重和干重数据的拟合结果最优,其方程分别为Y0.5=1.889-0.051×t(R2=0.87,P<0.001)和Y0.5=0.870-0.024×t(R2=0.86,P<0.001);南方鲇幼鱼在25 ℃下的胃排空率为0.051 g/h,其99%胃排空时间为36.7 h,该种鱼近99%胃排空时间的实测值为餐后36 h,这与最优数学模型的计算结果较为接近;南方鲇与鲇具有类似的胃排空特征和相同的最优数学排空模型。
    8  江苏近岸海域小黄鱼时空分布特征
    仲霞铭 张虎 汤建华 钟非 钟俊生 熊瑛 高银生 葛珂珂 于雯雯
    2011, 35(2):238-246. DOI: 10.3724/SP.J.1231
    [摘要](2726) [HTML](0) [PDF 7.14 M](2174)
    摘要:
    根据2006-2007年4个季度机轮底拖网禁渔区线内侧及毗邻海域拖网专项调查数据,研究目标区内小黄鱼资源时空分布特征及相关规律。(1) 江苏近岸海域小黄鱼产卵、索饵群体以南黄海群为主,东海群为次,黄渤海群影响甚微;(2) 小黄鱼生物量高发生期为春、夏两季,夏季大幅高于春季,秋季高于冬季;(3) 分布区随季节推移总体呈现北延趋势,而秋季至冬季北移迹象明显;(4) 全年总体发生量,中南部的辐射沙脊群及邻近区域远高于中北部区域,但冬季则相反;(5) 近长江口南部局部区域为南黄海群和东海群种群组成的混栖群体,四个季节生物密度稳定;(6) 趋于性成熟群体春季陆续洄游至目标区产卵、孵化,幼体夏季在目标区出现较密集分布,但随时间推移幼鱼群体呈逐步分散趋势,目标区不是稳定的索饵场。
    9  个体差异对西南大西洋阿根廷滑柔鱼耳石形态的影响
    陆化杰 陈新军 刘必林
    2011, 35(2):247-254. DOI: 10.3724/SP.J.1231
    [摘要](2900) [HTML](0) [PDF 2.89 M](2316)
    摘要:
    根据2007-2008年我国鱿钓船在西南大西洋海域采集的560对阿根廷滑柔鱼耳石样本,以耳石总长(TSL)、最大宽度(MW)、背区长(DDL)、背侧区长(DLL)、侧区长(LDL)、吻侧区长(RLL)、吻宽(RW)、吻区长(RL)、翼区长(WL)和翼区宽(WW)作为耳石各区生长指标,以耳石MW与TSL之比、RW与RL之比、WW与WL之比作为表征耳石外形变化的指标,利用方差分析(ANOVA)和最小显著差多重比较法(LSD)研究性别、性腺成熟度和不同胴长等个体差异对耳石各区生长和外形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性别间TSL、MW、DLL、DDL、RLL、RL、WL和WW 的变化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雌、雄样本内不同性腺成熟度、不同胴长范围间TSL、MW、DLL、LDL、WL和WW的变化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MW/TSL、RW/RL和WW/WL的变化在不同性别、不同性腺成熟度和不同胴长范围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研究认为,胴长组301~350 mm可能是耳石各区生长的拐点区。
    10  大鳞鲃的人工繁殖、胚胎发育和耐盐碱测定
    徐伟 耿龙武 李池陶 金国雄 刘晓勇
    2011, 35(2):255-260. DOI: 10.3724/SP.J.1231
    [摘要](3171) [HTML](0) [PDF 1.67 M](2571)
    摘要:
    2008-2010年进行大鳞鲃的人工繁殖和胚胎发育观察,并测定了胚胎、仔鱼的耐盐碱能力。结果表明,大鳞鲃是产漂流性卵的鱼类,繁殖性周期为1年产卵1次类型。水温19~23 ℃时,催产药物的效应时间在21~26 h,1.4~2.3 kg的雌性亲鱼产卵量在8×105~1.4×106粒,人工繁殖的催产率、受精率和孵化率平均为63.9%、81.5%、86.6%。大鳞鲃的卵为灰白色,直径约1.5 mm,遇水后卵膜会迅速吸水膨胀,1 h后达到最大为4.5 mm。水温20~23 ℃时,从卵授精到仔鱼孵出需要的积温为49.82 ℃·d,到仔鱼平游摄食需要积温125.14 ℃·d,刚出膜的仔鱼全长(6.07±0.18) mm,当达到(8.30±0.47) mm开始平游摄食。在耐盐碱实验中,测得大鳞鲃的胚胎72 h在盐度3.2以下、碱度14.32 mmol/L以下的水体中对成活率无影响;仔鱼96 h在盐度5.1以下、碱度14.32 mmol/L以下的水体对成活率无影响。
    11  jnk3基因在金鱼和斑马鱼不同发育时期胚胎与成体不同组织中的分化表达
    陈丽莉 邹立军 熊振 刘姣 廖高鹏 刘文彬 刘少军 肖亚梅 李万程
    2011, 35(2):161-169. DOI: 10.3724/SP.J.1231
    [摘要](3158) [HTML](0) [PDF 5.04 M](2642)
    摘要:
    JNKs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家族重要成员,参与应激反应和动物体轴的构建。为了进一步了解JNK家族在动物发育中的功能,首次分离和克隆了金鱼jnk3基因,研究了jnk3在金鱼和斑马鱼组织特异性和胚胎发育特异性表达状况。金鱼jnk3基因cDNA总长1 794 bp,其中阅读框1 293 bp,编码430个氨基酸。对jnk3基因序列及其推导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jnk3基因在脊椎动物较为保守,金鱼jnk3基因核苷酸序列与斑马鱼、人的同源性分别为94.1%和80.7%,金鱼jnk3基因氨基酸序列与斑马鱼、人的同源性分别为99.7%和93.4%。jnk3基因在鱼类成体中的表达存在着显著的组织差异,在金鱼和斑马鱼脑和精巢组织的表达具专一性,此外在斑马鱼心脏中也检测到jnk3的表达。RT-PCR检测结果显示,在鱼类胚胎发育中,神经胚期开始检测到jnk3基因 mRNA表达,从神经胚到心跳期胚胎,jnk3基因表达水平逐渐增高,此后直至出膜一直保持较高的表达水平。研究表明,jnk3基因可能在鱼类后期的胚胎发育和成体脑、精巢与心脏发育中具有重要作用。
    12  池塘与网箱养殖匙吻鲟肌肉营养成分及品质评价
    吉红 孙海涛 单世涛
    2011, 35(2):261-267. DOI: 10.3724/SP.J.1231
    [摘要](3077) [HTML](0) [PDF 1.12 M](2441)
    摘要:
    对池塘和网箱养殖匙吻鲟肌肉营养成分及营养品质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池塘组肌肉粗蛋白和粗灰分含量高于网箱组(P<0.05),粗脂肪含量低于网箱组(P<0.05);池塘组和网箱组肌肉必需氨基酸构成比例均符合FAO/WHO的标准,必需氨基酸中都是赖氨酸(Lys)含量最高;池塘组鲜味氨基酸总量(∑DAA)低于网箱组(P<0.05);根据氨基酸评分(AAS)和化学评分(CS),池塘组和网箱组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均为缬氨酸(Val)和蛋氨酸+半胱氨酸(Met+Cys);池塘组∑MUFA含量高于网箱组(P<0.05),而∑SFA和∑PUFA含量低于网箱组(P>0.05);池塘组∑n-3PUFAs/∑n-6PUFA值低于网箱组(P<0.05),后者是前者的4.6倍;池塘组EPA+DHA值低于网箱组(P<0.05)。研究表明,网箱组匙吻鲟更符合人类健康饮食的要求,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13  晶体氨基酸提高混合动物蛋白替代花鲈饲料中鱼粉的潜力
    胡亮 薛敏 王彬 吴秀峰 郑银桦 王嘉
    2011, 35(2):268-275. DOI: 10.3724/SP.J.1231
    [摘要](2935) [HTML](0) [PDF 1.07 M](2445)
    摘要:
    实验以鸡肉粉∶牛肉骨粉∶喷雾血球干燥粉∶水解羽毛粉 = 40∶35∶20∶5的比例组成的混合动物蛋白(animal protein blend,APB)分别直接替代或在补充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后替代花鲈饲料中50%、75%、100%的低温干燥鱼粉,研究其对花鲈生长及生理功能的影响。经过8周的饲养后发现,花鲈的生长性能随替代比例的提高而降低;摄食含APB饲料的花鲈,其成活率,摄食率和生长性能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APB直接替代鱼粉的处理组相比,添加3种必需晶体氨基酸极显著提高了花鲈的生长性能及全鱼蛋白、脂肪、能量含量(P<0.01),显著降低了花鲈的全鱼水分、灰分,肝指数及脏体比(P<0.05)。晶体氨基酸与APB的替代水平对花鲈的生长性能、形体指标及体组成成分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实验结果表明,(1) 混合动物蛋白替代初始体重为13.2 g的花鲈饲料中白鱼粉的比例应小于50%;(2) 添加必需晶体氨基酸能显著提高APB在花鲈饲料中的应用潜力;(3) 花鲈具备一定的利用晶体氨基酸的能力。
    14  SSR-BSA技术对乌鳢性别差异标记的初步筛选
    刘改艳 陈昆慈 郑光明 朱新平 赵建 徐鹏 孙效文
    2011, 35(2):170-175. DOI: 10.3724/SP.J.1231
    [摘要](3092) [HTML](0) [PDF 1.32 M](2797)
    摘要:
    采用SSR结合BSA技术对1个家系96个乌鳢个体(雌雄各48个)进行性别差异标记的筛选。首先构建了雌雄基因池(各24个个体),然后用140对微卫星引物对其进行扫描,发现3对引物(HLJWL17,HLJWL59,HLJWL70)在雌雄基因池间扩增出差异条带,且都出现在雌性基因池中。用构建基因池的48个个体对3对引物进行第一轮单个体验证,HLJWL17和HLJWL70在基因池中扩增出的差异条带仅在极个别个体中出现,而HLJWL59的差异条带在绝大多数的雌性个体中被成功扩增出来,雄性个体皆无。用其余的48个个体对HLJWL59进行第二轮单个体验证,得到同样结果。对HLJWL59在8个雌性个体中扩增出来的差异基因片段进行克隆并测序。将8个个体的测序结果用Vector 8.0进行多序列比对,证实各个个体得到的条带是同一序列,该序列长度为243 bp,以TGC为重复单位,GC含量为51%。通过BLASTn比对,发现在GenBank数据库中无同源性序列存在。经统计,此差异标记在雌性乌鳢中出现的概率为62.5%,即该标记对该家系乌鳢性别的正确判别率为81.25%。
    15  温度对半滑舌鳎家系生长及性别的影响
    田永胜 汪娣 徐营 陈松林
    2011, 35(2):176-182. DOI: 10.3724/SP.J.1231
    [摘要](2824) [HTML](0) [PDF 2.31 M](2236)
    摘要:
    以建立半滑舌鳎家系为研究材料,在受精后46 d,将家系在17.5、19.5、21.5、23.5、25.5和27.5 ℃ 6个温度梯度下培育65 d;分别在受精后64、80、103、118、129、198 d测量各温度梯度下半滑舌鳎鱼苗体长和体重,利用方差分析、Student-Newman-Keuls多重比较,分析半滑舌鳎家系鱼苗的生长规律及培育温度与体长和体重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在以上温度范围内鱼苗的生长速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在198 d以后,25.5 ℃下鱼苗生长最快(P<0.05),21.5~23.5 ℃次之(P<0.05),27.5 ℃生长下降(P<0.05),17.5~19.5 ℃生长最慢(P<0.05)。在17.5~27.5 ℃,温度与半滑舌鳎家系生长体长、体重的Pearson系数分别为0.553和0.809,都达到极显著正相关(P<0.01)。体长、体重与温度关系式分别为L=2.460 7t0.997 9R2=0.362 8)和W=9.0×10-5t2.976R2=0.789 5)。在198 d解剖统计各温度梯度下雌雄比例,同时固定30尾鱼苗性腺,利用光学切片法辨别并统计雌雄性别比例,对获得的性别比例进行方差分析,计算温度与性别比例的相关系数。结果显示,17.5~25.5 ℃下雌性率为27.04%~35.60%(P>0.05),雄性率为60.19%~71.53%(P<0.05),27.5 ℃雌性率为53.42%(P<0.05),雄性率为43.49%(P<0.05),温度与雌性率呈正相关(0.349),与雄性率呈负相关(-0.234)。27.5 ℃有利于提高半滑舌鳎家系鱼苗雌性的比例。
    16  杂色蛤软体部营养成分分析及评价
    董辉 王颉 刘亚琼 范婧芳 孙剑锋 牟建楼
    2011, 35(2):276-282. DOI: 10.3724/SP.J.1231
    [摘要](2854) [HTML](0) [PDF 1.12 M](2388)
    摘要:
    测定分析了杂色蛤软体部的营养成分。结果表明,杂色蛤软体部(鲜样)中水分、粗灰分、粗蛋白和粗脂肪的质量分数分别为82.70%、2.63%、9.63%和0.54%。杂色蛤软体部(干样)中含有18种氨基酸,总量为52.86%,其中必需氨基酸(EAA)总量为21.58%,占氨基酸总量的40.82%,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WEAA/WNEAA)为88.23%,构成比例符合FAO/WHO规定的优质蛋白质标准,鲜味氨基酸(DAA)总量为18.89%,占氨基酸总量的35.74%。杂色蛤软体部的限制性氨基酸为(甲硫氨酸+胱氨酸)、异亮氨酸和色氨酸,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73.83。脂肪酸中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占29.74%,其中EPA和DHA共占PUFA的67.82%,ω-3PUFA的含量丰富且明显高于ω-6 PUFA的含量。矿物元素比例合理,微量元素中Fe和Se含量较丰富,维生素中VA、VB2和VB5含量较丰富。表明杂色蛤软体部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与保健作用。
    17  基于matK、rbcL和ITS序列的5种大叶藻系统发育研究
    李渊 孙典荣 李文涛 张沛东 江鑫 郭栋 高天翔
    2011, 35(2):183-191. DOI: 10.3724/SP.J.1231
    [摘要](3092) [HTML](0) [PDF 2.71 M](2123)
    摘要:
    运用PCR直接测序法,对采自爱尔兰、日本、韩国和中国的大叶藻、矮大叶藻、丛生大叶藻和红须根虾形藻及GenBank中的宽叶大叶藻5种大叶藻叶绿体的matK、rbcL和核糖体ITS的部分序列进行测定,并比较分析了5种大叶藻3个目的片段的核苷酸序列,结果发现胞嘧啶(C)在3个目的片段上的含量均较低。ITS片段检测到172处核苷酸替换,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态性。matK基因片段上有52处核苷酸替换,rbcL基因片段上有20处核苷酸替换,且大部分替换来自于第三密码子的同义替换,种间在氨基酸水平上产生了一定的分化。基于ITS、matK和rbcL 3个目的片段,利用邻接法、最大简约法、最大似然法和贝叶斯法构建的系统发育树结果基本一致,明显分为3大支。矮大叶藻与大叶藻属间3种大叶藻的核苷酸最小差异值为19.33%,在分子数据上达到了属的水平。基于matK和rbcL基因片段拼接序列的分析结果表明:大叶藻与丛生大叶藻的分化时间在上新世(2~2.7百万年前),与宽叶大叶藻的分化时间在上新世(4~5.3百万年),与矮大叶藻的分化时间在渐新世(27~36百万年前),与红须根虾形藻的分化时间在始新世(33~44百万年前)。4个地区大叶藻的ITS片段序列完全相同,结果表明大叶藻ITS区的变异程度与地理距离不相关,其不适用于大叶藻不同地理株间的分子系统演化。该研究进一步阐述了5种大叶藻的系统发育关系,同时也为国内海草的分子系统发育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18  导流式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流速选择及流态分析
    张成林 倪琦 徐皓 管崇武
    2011, 35(2):283-290. DOI: 10.3724/SP.J.1231
    [摘要](3231) [HTML](0) [PDF 2.68 M](2323)
    摘要:
    水力条件对反应器内生物膜的生长及流态形式起着决定性作用。实验分别用0.15,0.25,0.35 m/s的水流流速对内径为44 mm的管状生物膜反应器进行水力冲击,观察不同生物滤料的挂膜情况,并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对导流式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流态进行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在低流速的水力冲击下,生物滤料的挂膜效果最好,平均厚度约为70 μm,且不同结构生物滤料的挂膜情况无明显差异;反应器的模拟曝气速度为0.6 m/s时,其内部的综合流动及挂膜效果最佳。因此可知,生物膜的生长情况与同种材质生物滤料的结构形状无关,但与滤料所处的水力情况有关,膜厚度随着水流速度的增大而减小;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的曝气量大小及结构形状是影响其流态的重要因素。本研究可以为此类反应器的设计与高效运行提供基础数据。
    19  华南沿海牡蛎重金属含量特征及其风险评估
    王增焕 林钦 王许诺 李刘冬
    2011, 35(2):291-297. DOI: 10.3724/SP.J.1231
    [摘要](2953) [HTML](0) [PDF 2.09 M](2398)
    摘要:
    根据2009年对华南沿海部分海域的近江牡蛎和太平洋牡蛎的监测数据,对产品中重金属元素Cd、Cu、Pb、As、Hg和Zn的含量水平、分布与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讨论;采用点评估方法,计算Cd、Cu、Pb、As、Hg和Zn的膳食暴露量,对牡蛎产品的食用安全性进行风险评估。结果表明,调查海域牡蛎样品中Cu、Zn、Cd的含量较高,其值分别为92.0、268、1.32 mg/kg(湿重,下同);Hg、As、Pb的含量低,其值分别为9.21、0.11、0.26 mg/kg。不同海域、不同养殖季节的牡蛎产品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具有明显的差异。与无公害水产品质量标准的限量值相比,调查海域牡蛎产品中Cu、Zn、Pb、Hg、As的含量符合产品质量标准,Cd的含量超过产品限量标准值。由于元素间的相互作用,牡蛎产品Zn的含量高、Cd的含量低,Zn的可利用性阻止对Cd的吸收,牡蛎产品中的Cd不会对健康造成危害。风险评估的结果显示,每周食用适量的牡蛎,重金属的膳食摄入量低于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食和农业组织的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推荐的暂定每周耐受摄入量,处于安全范围内。
    20  中华绒螯蟹胚胎发育及几种代谢酶活性的变化
    黄晓荣 庄平 章龙珍 屈亮 姚志峰 刘婷 冯广朋 刘鉴毅
    2011, 35(2):192-199. DOI: 10.3724/SP.J.1231
    [摘要](2399) [HTML](0) [PDF 2.23 M](2362)
    摘要:
    采用实验室内小规模实验的方法,在水温(16.2±1.5) ℃和盐度20的条件下,对中华绒螯蟹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形态学变化和几种重要代谢酶的活性变化进行了系统性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中华绒螯蟹的胚胎发育过程可以分为9个主要阶段:受精卵、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前无节幼体期、后无节幼体期、原溞状幼体期、出膜前期和孵化期;水温16 ℃的条件下,整个胚胎发育过程需40 d左右,有效积温达到10 758 h·℃。乳酸脱氢酶(LDH)、总ATPase和苹果酸脱氢酶(MDH)的活性都随胚胎发育时期的变化而变化,LDH活性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囊胚期中活性最高;总ATPase活性在原溞状幼体期最高,在原肠期最低;MDH活性在原溞状幼体期最高,在囊胚期最低。
    21  菲胁迫对红鳍笛鲷急、慢性毒性效应的研究
    杨涛 陈海刚 蔡文贵 秦洁芳 贾晓平
    2011, 35(2):298-304. DOI: 10.3724/SP.J.1231
    [摘要](2677) [HTML](0) [PDF 2.11 M](2082)
    摘要:
    为了解海洋菲污染对海洋水产经济鱼类的毒性及致毒机理,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半静态毒性实验研究了菲对红鳍笛鲷的96 h急性毒性,同时分析和比较了不同浓度(10.0、50.0、250.0 μg/L)菲胁迫96 h后红鳍笛鲷肝脏、鳃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脑组织中乙酰胆碱脂酶(AChE)活力的变化。结果表明,菲对红鳍笛鲷幼鱼的24、48和96 h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4.65、3.46和3.17 mg/L,安全浓度为0.317 mg/L。在整个胁迫过程中,低浓度(10.0 μg/L)菲可诱导红鳍笛鲷肝脏和鳃组织SOD活力显著性升高(P<0.05);随着浓度升高,50.0和250.0 μg/L浓度组肝脏SOD活力呈抑制-诱导的波动变化,鳃SOD活力的变化则呈抑制-诱导-抑制的趋势。随着菲曝露时间延长,各浓度组红鳍笛鲷肝脏和鳃组织的MDA含量明显升高;脑组织中AChE活力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的趋势。结果提示,菲对红鳍笛鲷具有很强的毒性,可在96 h内通过氧化损伤途径对机体产生毒性作用,鉴于SOD、MDA、AChE指标对菲的高度敏感特点,可以用其作为生物标志物来指示多环芳烃类污染物对水生生物的影响,为渔业资源的科学监控和管理提供理论参考。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