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2年第26卷第3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研究论文
    • 大菱鲆早期变态发育和体表黑色素细胞形态学观察

      2002, 26(3).

      摘要 (2825) HTML (0) PDF 0.00 Byte (219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大菱鲆早期变态发育及体表黑色素细胞的形成过程进行了研究.绘制了1~60日龄大菱鲆鱼苗形态发育图,同时观察拍摄不同发育时期体表黑色素细胞的形态变化.14~17℃水温时,大菱鲆早期变态发育约需60d.1~14日龄主要为器官发育;14~40日龄主要为形态变化,25日龄左右开始变态;40~60日龄变态基本完成.变态前,鱼苗体表的幼体黑色素细胞对称分布,色素细胞密度先增加后减少.变态开始后,鱼体两侧体色出现不对称.有眼侧体表幼体黑色素细胞减少,逐渐由成体黑色素细胞替代,体色变深;无眼侧幼体黑色素细胞逐渐消褪,未出现成体黑色素细胞,体色逐渐变为白色.若有眼侧体表成体黑色素细胞的出现受阻,则形成白化.

    • 鲢生长激素cDNA表达载体构建及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2002, 26(3).

      摘要 (2053) HTML (0) PDF 0.00 Byte (177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应用RT-PCR技术从白鲢垂体mRNA中扩增出GH全长cDNA片段,长度1.2kb.将1.2kb白鲢GHcDNA克隆到载体质粒 pBluescriptKSⅡ+(pBSKSII )中,构建了pBS-scGHcDNA克隆;通过含有NdeI酶切位点的特异引物扩增出不含信号肽序列的cDNA片段,将其重组到pRSET5b载体质粒中,构建了白鲢GHcDNA表达质粒pRSET-scGH.将此表达质粒转化BL21(DE3)大肠杆菌,经IPTG诱导后,在转化的大肠杆菌中检测到GH蛋白的存在.Western印迹表明该蛋白带与草鱼GH单克隆抗体具有强烈的免疫反应.

    • 黄鳝胃肠的生长抑素分泌细胞及超微结构

      2002, 26(3).

      摘要 (1909) HTML (0) PDF 0.00 Byte (19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肠卷石蜡法切片上,用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显示消化管全长的生长抑素分泌细胞(又称D细胞),结果只在胃体部显现,主要散在分布于胃腺中,个别出现在粘膜上皮.消化道内分泌细胞根据基部有否胞质突起,可分为4种类型,在黄鳝胃中均有,其中Ⅲ型数量最多,Ⅰ、Ⅳ型次之,而Ⅱ型数量最少.由于产生生长抑素的D细胞在消化道内分泌细胞中作用多并且类型复杂,故黄鳝胃还是一个十分重要且复杂的内分泌器官.应用透射电镜,对黄鳝的胃肠作超薄切片观察显示在胃腺上皮细胞内含大量的微管泡系和一定量的酶原颗粒,表明其兼有泌酸及产生酶原的功能,属泌酸胃酶细胞.在肠上皮细胞游离面,含有大量微绒毛,但幼鳝比成鳝的长、密且整齐,提示幼鳝的肠上皮比成鳝有更强的吸收能力.

    • 泥鳅胚胎玻璃化液超低温冷冻保存研究

      2002, 26(3).

      摘要 (1811) HTML (0) PDF 0.00 Byte (18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泥鳅胚胎(胚孔封闭期)用10#玻璃化液作为低温保护剂,经低温(-196℃)冷冻保存17h后,38℃水浴解冻,解冻后的胚胎获得了成活.在稀释液B1、B2、B3中分别有26.7%,15.0%,3.0%成活的胚胎.解冻后的胚孔封闭期胚胎经过50h的培养,胚胎从胚孔封闭期发育至尾鳍出现期.

    • 黄、勃海8种鱼类的生态转换效率及其影响因素

      2002, 26(3).

      摘要 (1898) HTML (0) PDF 0.00 Byte (16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应用室内或现场实验生态方法测定了黄、渤海8种鱼类的生态转换效率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比较了室内与现场方法所测得数据的差异。结果表明:(1)8种鱼类的生态转换效率有显著差异,以湿重或比能值为单位表示的生态转换效率变化范围分别为12.9%-39.0%和14.8%-46.1%;(2)温度、体重、摄食水平、饵料种类和群居行为等生态、生理因素均可能引起鱼类生长和生态转换效率等生态能量学特征的改变。其中,生态转换效率随温度和摄食量增大均呈倒U型变化趋势,随体重增大则呈减速下降趋势。当鱼类摄食不同饵料生物或群居行为发生变化时,能引起其摄食率与生长率显著差别,却不能使以比能值为单位表示的能量转化效率发生显著变化;(3)不同研究方法可能引起测定结果的显著不同,且其差异程度随鱼种不同而变化。

    • 环境因子对缢蛏滤水率的影响

      2002, 26(3).

      摘要 (3062) HTML (0) PDF 0.00 Byte (2572)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环境因子对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滤水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温度、盐度和pH对缢蛏的滤水率有极显著影响(F>F0.01).当温度、pH值分别在15~30℃和6~9时,缢蛏的滤水率呈一个峰值变化,当温度为20℃、pH值为8时,其滤水率分别达到最大值;当盐度在6~30时,随着盐度的增大缢蛏的滤水率亦逐渐增高.

    • 耐盐红螺菌科细菌对淡水 池水质及细菌类群的影响

      2002, 26(3).

      摘要 (2134) HTML (0) PDF 0.00 Byte (21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耐盐红螺菌科光合细菌应用于淡水斑点叉尾Hui、彭泽卿养殖后,水化学环境因子、细菌类群及养殖生物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鱼池泼施光合细菌后,水体NH4^+-N、NO2^--N、NO3^--N和COD下降,溶氧和pH上升;细菌类群及数量变化大致是:光合细菌提高3-50倍(多数在15-20倍), 硝酸细菌提高3倍,硝酸细菌提高4-5倍;斑点叉尾Hui养殖池的主要异养细菌肠杆菌科细菌提高9.4%,气单胞菌属降低7.5%,彭泽鲫养殖池的主要异养细菌假单胞菌属降低16%,肠杆菌科提高21%;养殖生物的养殖效果是:斑点叉尾Hui鱼苗个体增重提高15.7%,彭泽卿苗个体增重提高12.8%。

    • 异育银卿口服葡萄糖后血糖、血脂和肝糖原的变化

      2002, 26(3).

      摘要 (2007) HTML (0) PDF 0.00 Byte (189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禁食4周后对体重为46±5g的异育银鲫进行了葡萄糖耐量试验。口服167mg·(100g)^-1体重的葡萄糖之前及之后的1、2、3、4、5、6、8、10、14、18和24h分别抽血、取肝胰腺,分析血糖、血脂和肝糖原含量。实验结果表明,血糖在口服葡萄糖后3h内迅速升高,并于3h时达最高水平,以后逐渐下降。口服葡萄糖后1h血脂含量最高,然后开始下降,并于8h时又开始升高。口服葡萄糖后的最初2h内肝糖原含量显著降低,随后开始提高,并在6h时达最高峰。用体重为(164±12)g的异育银鲫为材料禁食4周后灌喂不同剂量的葡萄糖,研究葡萄糖剂量对血糖和肝糖原变化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口服葡萄糖剂量的增加,血糖升高幅度加大,而肝糖原含量则随葡萄糖剂量增加而减少。上述实验结果提示异育银鲫在胰岛素的分泌方面与哺乳类存在本质的不同。

    • 饲料蛋白质和能量水平对红姑鱼生长和鱼体组成的影响

      2002, 26(3).

      摘要 (2852) HTML (0) PDF 0.00 Byte (2306)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3×3因子试验确定不同蛋白质和脂肪水平实用饲料对红姑鱼生长和鱼体组成的影响.初始平均体重为2.73g的试验鱼放养在27个2.5m×1.5m×1.3m的网箱中,每箱放养60尾.用饲料蛋白质水平为38%,42%和46%,脂肪水平为5%,8%和12%的试验饲料饲养鱼8周.结果表明特定生长率和饲料系数以高蛋白质组(HP,46%)显著高于中蛋白组(MP,42%)和低蛋白组(LP,38%)(P<0.05);饲料脂肪水平对鱼的生长和饲料系数没有显著影响(P>0.05);随饲料DP/DE降低,脏体比和肝体比增加;随饲料可消化能增加,全鱼和肝脏的脂肪含量增加,但对机体的蛋白含量、氨基酸构成和灰分含量没有多大的影响.从本试验可初步认为红姑鱼幼鱼最适饲料蛋白质水平为46%,可消化蛋能比(DP/DE)为119mg@kcal-1.

    • 不同种类淀粉对草鱼生长、肠系膜脂肪沉积和鱼体组成的影响

      2002, 26(3).

      摘要 (2079) HTML (0) PDF 0.00 Byte (223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将试验草鱼随机分配在12个水族箱中,每箱放鱼30尾,分别以玉米淀粉、小麦淀粉、水稻淀粉为糖源配制3种试验饲料,饲养初始体重为(8.49±0.04)g的草鱼80d,观察不同种类淀粉饲料对草鱼生长、肠系膜脂肪沉积和鱼体组成的影响.每种饲料设3个平行组,日投喂率按鱼体重的3%计算.试验结果显示:尽管草鱼对糖的表观消化率以小麦淀粉组最高,但摄食小麦淀粉饲料的草鱼与摄食玉米淀粉和水稻淀粉饲料的草鱼在生长上并无显著性差异.然而小麦淀粉组和玉米淀粉组的内脏比、肝胰脏脂肪含量、血浆甘油三酯水平以及肠系膜脂肪占鱼体的百分比显著高于水稻淀粉组(P<0.05).鱼体营养成份组成除了水稻淀粉组全鱼脂肪含量相对低于玉米淀粉组和小麦淀粉组之外,其它成份没有太大的差异.

    • 实用饲料补充结晶或包膜赖氨酸对草鱼生长、血清游离氨基酸和肌肉蛋白质合成率的影响

      2002, 26(3).

      摘要 (1916) HTML (0) PDF 0.00 Byte (210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设计4种试验饲料(纯化饲料、实用饲料以及分别补充结晶和包膜赖氨酸的两种实用饲料).试验草鱼放养在玻璃钢水族箱(100cm×50cm× 50cm)中,每箱放养30尾(平均体重7.27±0.5 g),每种处理设3个平行组,饲养9周.试验结果表明,纯化饲料组的增重率和蛋白质合成率(Ks)明显高于3组实用饲料(P<0.05).实用饲料补充包膜赖氨酸与不补充或补充结晶赖氨酸比较,增重率、蛋白质效率、血清必需氨基酸平衡指数(EAAP)和蛋白质合成率都得到改善.包膜赖氨酸,是补充饲料蛋白质的一种很好的途径.

    • 添加不同构型肉碱对于罗非鱼生长和鱼体营养成分组成的影响

      2002, 26(3).

      摘要 (2022) HTML (0) PDF 0.00 Byte (170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饲料中分别添加200mg@kg-1,400mg@kg-1的DL-肉碱和200mg@kg-1的L-肉碱,饲养初始重为38.65±0.21g的罗非鱼,经过34d的生长试验,观察不同添加量的DL-肉碱与L-肉碱对于罗非鱼生长情况、机体营养成分组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添加两种构型肉碱对于罗非鱼并无促生长作用,也未明显改变全鱼和肌肉的营养成分组成,但是对于改变罗非鱼内脏相对重量、降低肝脂则有一定作用,这些作用和影响在相同添加量(200mg@kg-1)的DL-肉碱与L-肉碱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

    • “红肉病”文蛤中发现的一种球形病毒的形态发生与细胞病理学

      2002, 26(3).

      摘要 (1893) HTML (0) PDF 0.00 Byte (205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患"红肉病"文蛤的消化盲囊上皮细胞中发现了一种球形病毒及其发生基质.病毒粒子呈球形,无囊 膜,直径约50~80nm,在细胞质内形成多泡状的包涵体并进行病毒粒子的装配.受感染的细胞具有明显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核固缩或肿胀并出现核空泡,内质网膨胀、大部分转化泡状,线粒体溶解或固缩,溶酶体数量增多等.

    • 对虾抗病性状遗传标记的RAPD分析

      2002, 26(3).

      摘要 (1783) HTML (0) PDF 0.00 Byte (17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人工选育的第3代中国对虾和选育的第1代凡纳对虾进行个体人工感染WSSV后,选取感染WSSV十余天但仍健康的对虾为实验材料,用220个随机引物进行RAPD分析,得到抗病性状相关的特异性遗传标记99个.其中中国对虾抗病组特异性片段出现了18个,片段大小在460~2305bp之间;凡纳对虾抗病组特异性片段产生81个,片段大小在435~2287bp.77个引物在两种对虾的抗病组扩增出特异性遗传标记,其中有4个引物各获得了三个特异性片段,有13个引物各获得了两个特异性片段,其余61个引物各获得了1个特异性片段.

    • >综述
    • 电子鼻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在水产品鲜度评价中的应用

      2002, 26(3).

      摘要 (1805) HTML (0) PDF 0.00 Byte (173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水产品的质量管理是水产加工企业的重要环节.传统上,水产品的鲜度主要是采用感官评价或气相色谱分析的方法进行的.这些方法费时昂贵,而且不便于对产品质量的适时监测.因此,高效、快捷的水产品质量监测技术的研究受到了很大关注.利用电子鼻监测水产品的鲜度,被公认是一种快速、可靠、可实现自动检测、而且对水产品无任何伤害的新型技术.本文阐述了电子鼻的工作原理和化学传感器技术的研究进展,并且讨论了电子鼻技术在水产品鲜度评价中的应用和未来发展前景.

    • >研究简报
    • 鱼类生长的幂指数生长方程

      2002, 26(3).

      摘要 (2002) HTML (0) PDF 0.00 Byte (24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Von Bertalanffy equation was analyzed in theory and compared for fitting with a lot of present data between the power2exponential equation of growth and von Bertalanffy ’s. It was discovered that power2 exponential growth equation was more applicable and fitting than von Bertalanffy’s and was also deduced by modifying von Bertalanffy equation. Comparing with other eight growth mathematical models , the relation index for fitting and applicable range of the power2exponential growth equation was the best in all models.

    • 中国对虾淋巴器的酚氧化酶

      2002, 26(3).

      摘要 (1890) HTML (0) PDF 0.00 Byte (17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The activity and location of phendoxidase ( PO) in lymphatic organ of Penaeus chinensis were studied by enzyme cyto-chemical technique of electronic microscope. The results showed: 1. Few PO positive reaction in lymphat ic organ of health individual was observed. 2. In the sick, the activity of PO in lymphatic organ appeared in different degree. Observed by electronic microscope, the multiplying and expanding of smooth endoplasmic reticulum in the endothelial cell of lymphat ic tubules were induced by virus invading. Meanwhile, the activity of PO appeared; Many PO positive granular and myelinef igure existed in the cells of lymphatic tubule wall; In the exterior lymphatic tubule, the quantity of virus reduced obviously. PO positive granular in the hemal sinuses can be found secreted from tubule cell. It is inferred: ( a ) PO can destroy virus. ( b) Lymphatic tubules have the effects of filtering haemo- lymph and secreting PO granular.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