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1年第25卷第2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研究论文
    • 色林错裸鲤性腺发育的组织学研究

      2001, 25(2).

      摘要 (2572) HTML (0) PDF 0.00 Byte (1898)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组织切片法,对西藏特有鱼类色林错裸鲤的性腺发育、产卵时间和产卵类型等进行了研究.其性腺的发育可分为六个时期,卵母细胞的发育分为5个时相.在第2时相晚期到第3时相早期,卵母细胞中具有卵黄核和核仁物质外排现象,核仁排出物可能与核周的颗粒卵黄形成有关.第2时相到第4时相早期,核膜外侧具有一透明层.产卵后未排出的成熟卵粒通过颗粒细胞吸收和利用.已达性成熟年龄的个体并不是每年都参与繁殖活动,具有繁殖间隔现象.产卵时间始于4月上旬,持续到8月上旬.色林错裸鲤属于分次同步产卵类型.

    • 中华绒螯蟹溞状幼体期复眼超微结构的观察

      2001, 25(2).

      摘要 (1936) HTML (0) PDF 0.00 Byte (167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用电镜研究了中华绒螯蟹Sou状幼体复眼的结构,结果显示出从Sou状幼体Ⅰ期到Sou状幼体Ⅴ期复眼的形态发生了变化,其表面积从SouⅠ的15400μm^2增加到SouⅤ的0.4mm^2,组成复眼的小眼由泡状突起发育成扁平六角形。小眼的折光部分的角膜、成角膜细胞、晶锥等均有一个发育成熟的过程。感光部分从SouⅡ起组成小眼的8个小网膜细胞分化成远端的1个细胞和近端7个细胞二部分,小眼的感杆束直径随幼体发育从3.6μm增加到5.3μm。同时组成的微纤毛数量增多。Sou状体复眼结构中的一个特征是具有较多的高尔基体,随着幼体的发育小网膜细胞中的细胞种类和数量也逐渐增多,在SouⅤ时小眼的结构基本上表现出与成体类似的光适应特征。从复眼的超微结构上看,Sou状幼体复眼的感光功能是逐渐完善的。

    • 雄烯二酮和甲基睾酮对日本鳗鲡血清睾酮和17_雌二醇含量的影响

      2001, 25(2).

      摘要 (2242) HTML (0) PDF 0.00 Byte (197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探讨了间隔15d多次埋植雄烯二酮(4-androstene-3,17-dine,ADSD)或甲基睾酮(17α-methyl-testosterone,MT)诱导日本鳗鲡性腺发育过程中,血清睾酮(testosterone,T)和17β-雌二醇(17β-estradiol,17β-E2)含量的变化.在雌鳗中,埋植ADSD后血清T和17β-E2含量显著升高,随后缓慢下降;埋植后第15d的血清T含量随埋植次数的增加呈下降趋势,而血清17β-E2含量随埋植次数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埋植MT则使雌鳗血清中T含量显著降低;而雌鳗血清17β-E2含量在埋植MT2次后显著升高.在雄鳗中,埋植ADSD后第15天的血清T和17β-E2水平均显著升高,并随埋植次数的增加而增加;而埋植MT后第15天的血清T含量也显著升高,并随埋植次数的增加而增加,但血清17β-E2水平仅在埋植第3次后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结果表明:埋植ADSD和MT对日本鳗鲡血清T和17β-E2的影响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

    • 中华绒螯蟹血淋巴钙离子和17_雌二醇浓度与性早熟的关系

      2001, 25(2).

      摘要 (1840) HTML (0) PDF 0.00 Byte (16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中华绒螯蟹的性腺发育与血淋巴钙离子浓度相关.性早熟雌性扣蟹(一秋龄)血淋巴钙离子浓度为21.25±11.89mmol@L-1,明显高于正常发育的13.70±1.17 mmol@L-1;雄性扣蟹(一秋龄)则相反,性早熟扣蟹血淋巴钙离子浓度为16.33±1.38 mmol@L-1,低于正常发育的20.13±2.37 mmol@L-1.二秋龄雄性成蟹的血淋巴钙离子指标与性早熟雄性扣蟹相当,无显著差异.随着个体的生长发育,雌性中华绒螯蟹血淋巴17β-E2浓度逐步提高,正常发育扣蟹为0.15±0.05pg@mL-1,性早熟扣蟹为0.59±0.15ng@mL-1,二秋龄成蟹为2.31±1.08pg@mL-1.

    • 闽东海区中国对虾放流虾的生长特性

      2001, 25(2).

      摘要 (1862) HTML (0) PDF 0.00 Byte (154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了闽东海区中国对虾放流虾的生长特性.结果表明,同渤海的中国对虾一样,放流虾也表现出雌雄生长差异.雄性虾体生长较快,而雌性虾体可达到更大的个体;在相同体长条件下,放流虾体重比渤海野生虾大;体重生长拐点在102日龄左右.据此,笔者认为在7月中旬开始捕捞较为合理.

    • 三水系中华绒螯蟹幼蟹形态判别程序的建立和使用

      2001, 25(2).

      摘要 (1918) HTML (0) PDF 0.00 Byte (153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中华绒螯蟹幼蟹为研究对象,每只幼蟹分别测量30个形态性状参数,用聚类分析和逐步判别两种方法进行综合处理和比较分析.(1)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长江、瓯江幼蟹形态相近,而辽河幼蟹与上述两者的形态差异较大;(2)用逐步判别筛选出的14个形态参数的判别分析表明:三个种群间的形态差异极显著(P<0.01),判别准确率为:81.4%~88.4%(P1)和82.5%~91.4%(P2),判别效果依次为辽河蟹>瓯江蟹>长江蟹,平均拟合概率为85.5%;(3)进一步用上述14个形态参数中对判别分析贡献较大的9个形态参数作判别分析,构建了种群判别公式,平均拟合概率虽降至80.4%,但可减少测定和计算工作量的36%,比较实用.

    • 用PCR法快速筛选中国对虾含微卫星的重组阳性克隆

      2001, 25(2).

      摘要 (2145) HTML (0) PDF 0.00 Byte (1771)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运用PCR在中国对虾的小片段基因组文库中快速筛选含有微卫星序列的重组阳性克隆。PCR中使用的引物为载体pGEM-3(zf(+)上多克隆位点两侧的T7/Sp6启动子引物和根据微卫星核心重复序列设计的STR引物:STR1:5'-ATATATATATAT-3':STR2:5’-TCTCTCTCTCTC-3’,直接使用含有重组克隆的菌液,在PCR反应前增加一段裂解细菌的高温。筛选出来的含有微卫星序列的重组阳性克隆经DNA测序验证。结果证明,采用PCR方法用菌液快速筛选含有微卫星序列的重组阳性克隆完全可行,而且具有简便、快速、高效、不涉及同位素操作等优点。

    • 全雌鲻鱼培育的研究

      2001, 25(2).

      摘要 (2056) HTML (0) PDF 0.00 Byte (18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了性腺未分化年幼鲻鱼,通过口服不同剂量的17β-雌二醇控制其雌性化.研究结果表明,高剂量组被诱导为全雌鲻鱼,低剂量组雌性率达90%,而对照组则为雄鱼.雌性性分化早于雄性.17β-雌二醇在肌肉和胃肠道残留量低,残留时间短.

    • 海带_江蓠浸渍光合细菌菌液后喂养九孔鲍的效果

      2001, 25(2).

      摘要 (1923) HTML (0) PDF 0.00 Byte (169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使用海带、江蓠浸渍光合细菌的不同浓度和时间对大小两种不同规格九孔鲍的生长效果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光合细菌促进养成鲍的生长效果,因海带、江蓠浸渍光合细菌的浓度和时间而异,浸渍浓度越大,浸渍时间越长,则其促进生长作用越明显;海带、江蓠浸渍光合细菌的浓度和时间分别为150× 10-6(V/V)和3h~4h或200×l0-6(V/V)和2h~3h的试验组鲍的平均壳长增长率都比对照组提高了5%以上,最高提高11.5%左右(P<0.05).

    • 斑节对虾杆状病毒在感染对虾中肠腺中的分布

      2001, 25(2).

      摘要 (1889) HTML (0) PDF 0.00 Byte (178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组织切片法研究了斑节对虾杆状病毒(MBV)在养殖早期斑节对虾及养成期斑节对虾中肠腺各部位的分布特点.斑节对虾的中肠腺可分为头部、亚头部、中部、亚尾部和尾部等5个部分,其上皮细胞包括E细胞、F细胞、B细胞和R细胞等4种类型.头部和尾部均以E细胞为主,亚头部、中部和亚尾部均以R细胞为主.在感染度较轻的样本中,MBV一般只感染F细胞、R细胞和B细胞.感染度较重时,E细胞也同时受累.在养殖早期虾和养成期虾中,MBV相对感染度在中肠腺各部分的分布均以中部最高,而且以中部的中间最高,离中部越远,相对感染度越低.

    • 恶臭假单胞菌引起的欧洲鳗鲡烂鳃病

      2001, 25(2).

      摘要 (1947) HTML (0) PDF 0.00 Byte (179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从患烂鳃病的病鳗分离到多株细菌,其中三株经人工感染证实为病原菌,经生理、生化等测试鉴定为恶臭假单胞菌.其主要特征为革兰氏阴性、具动力的短杆菌;氧化酶、过氧化氢酶、枸掾酸盐利用、精氨酸双水解酶阳性;硝酸盐还原,鸟氨酸脱羧酶、赖氨酸脱羧酶、明胶酶、尿素酶、V-P反应、吲哚反应阴性.对氟哌酸、妥布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敏感.

    • 臭氧处理海水对小球藻的生理效应

      2001, 25(2).

      摘要 (1899) HTML (0) PDF 0.00 Byte (184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经臭氧处理的海水培养小球藻,分析了小球藻的相对增长速率、叶绿素-a含量、DNA和RNA含量及海水中三氮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1.一定剂量的臭氧处理可提高小球藻的生长速度和叶绿素的含量,高剂量的处理会抑制小球藻的生长.2.藻细胞中DNA含量对臭氧处理表现的相对稳定,而RNA含量比较敏感,一定剂量的臭氧处理可引起RNA含量增加.3.经臭氧处理的海水,硝态氮(NO-3-N)的含量有所提高,而铵态氮(NH+4-N)和亚硝态氮(NO-2-N)的含量降低.

    • 苯并_a_芘对大弹涂鱼肝脏芳烃羟化酶活性的影响

      2001, 25(2).

      摘要 (1818) HTML (0) PDF 0.00 Byte (156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了苯并(a)芘(BaP)胁迫下大弹涂鱼肝脏芳烃羟化酶(AHH)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BaP对大弹涂鱼肝脏AHH活性总体表现为显著的诱导作用(P<0.01),其中BaP暴露的浓度及时间是影响AHH活性的重要因素.0.05mg@L-1浓度的BaP暴露对AHH活性无显著影响,而0.2 mg@L-1和0.5 mg@L-1浓度组AHH活性则显著被诱导(P<0.01).随着暴污时间的延长,0.2mg@L-1浓度组AHH活性被显著诱导(P<0.01),而0.5mg@L-1组AHH活性则相对稳定.对AHH活性变化的剂量-效应关系进行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0.5 mg@L-1浓度组暴露7d时,AHH活性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污染解除后,0.5 mg@L-1浓度组AHH活性显著降低,恢复至与对照组相近,表明大弹涂鱼肝脏仍具有较强的生理调节机能,同时也表明AHH活性可及时反映环境中BaP的水平.以上这些结果表明AHH适于作为大弹涂鱼受BaP胁迫的生物指标.

    • 大亚湾核电站运转前后邻近海域初级生产力及潜在渔获量初步研究

      2001, 25(2).

      摘要 (1880) HTML (0) PDF 0.00 Byte (156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根据1992-1993年、1994-1995年和l998年的现场调查,对核电站邻近海域初级生产力及潜在渔业资源在核电站运转前和运转后的变化进行了初步研究,并讨论了各环境因子对初级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核电站运转后,该海域的浮游植物总量、初级生产力及其年生产量均有显著增加,影响初级生产力的主要因子:核电站运转前是水温,运转后为透明度.

    • 珠母贝糖胺聚糖的结构初探及其生理活性

      2001, 25(2).

      摘要 (1891) HTML (0) PDF 0.00 Byte (17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马氏珠母贝全脏器为原料提取、纯化后所得的珠母贝糖胺聚糖PG2-3-2,经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显示其迁移率相对接近于6-硫酸软骨素(C-6-S),红外光谱类似于C-6-S.抗肿瘤试验结果显示:PG2-3-2对体内S180肉瘤和艾氏腹水癌可显著增敏临床抗癌药的抑瘤作用,抑瘤率分别达61.96%与46.3%.并有抗凝血作用.

    • 鱼精蛋白的抑菌机理

      2001, 25(2).

      摘要 (2190) HTML (0) PDF 0.00 Byte (2108) 评论 (0) 收藏

      摘要:鱼精蛋白对细菌呼吸系统能产生微弱的抑制作用,但这并不是其抑菌活性的主要途径;鱼精蛋白主要是以分子中多聚精氨酸或多聚精氨酸与其它少数几个氨基酸以某一种结构或形式和细菌细胞壁结合,破坏细胞壁的形成,从而达到其抑菌效果.

    • >综述
    • 甲壳动物CHH家族神经激素结构和功能研究进展

      2001, 25(2).

      摘要 (1910) HTML (0) PDF 0.00 Byte (203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鱼类血清转铁蛋白的研究现状与应用前景

      2001, 25(2).

      摘要 (1822) HTML (0) PDF 0.00 Byte (20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