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3年第17卷第2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研究论文
    • 浙江沿海水域温、盐度的年际变化和渔况变动的关系

      1993, 17(2):85-94.

      摘要 (1954) HTML (0) PDF 2.84 M (145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使用 1960—1989 年期间浙江沿海各海洋站的海表温度、盐度、海洋水文断面观测以及长江径流量资料,据相关和谱分析方法分析了浙江沿海水域温、盐度和长江径流量的年际变化,其相互之间以及与渔况的关系。指出浙江沿海水域温、盐度、长江径流量和渔况均明显存在2.5年的周期变化。在2.5 年变化周期上,这些要素变化关系密切,部分地与El Nino/La Nina 事件相联系。每当浙江沿海水域海表温、盐度和长江径流量发生持续的异常,渔况必发生变化。可据温、盐度、长江径流量的长周期变化预测渔况的长周期变化。

    • 山东省大中型水库鱼产力的综合评估

      1993, 17(2):95-104.

      摘要 (1939) HTML (0) PDF 724.43 K (1824) 评论 (0) 收藏

      摘要:1989、1990 两年调查了山东全省有代表性的36座大中型水库的鱼产力性状。根据调查结果用系统聚类法,等级法和回归分析法进行了鱼产力评估。用等级法将这些水库根据鱼产力的高低分成了五级,并以二座经营较好、放养充分的典型水库的多年连续平均鱼产量为基准,根据浮游生物的平均丰度,估计了各级水库的鱼产力依次为 440、370、290、220 和150kg·ha-1。回归分析法的评价结果表明影响这些水库鱼产力相对高低的主要因素是集雨区的土壤肥力、人口密度和植被覆盖率;以及库水的总磷、总氮、电导率、化学耗氧量和浮游生物的丰度,其中又以土壤肥力影响力最强。

    • 闽浙近海金色小沙丁鱼种群的初步研究

      1993, 17(2):105-112.

      摘要 (2115) HTML (0) PDF 528.52 K (1793)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对闽南—台湾浅滩渔场,浙江近海渔场金色小沙丁鱼形态计数性状,量度性状特征差异的比较,并结合生物学、产卵场、洄游以及海洋环境条件等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闽浙近海的金色小沙丁鱼群体分别属于闽南—台湾浅滩地方种群和东海地方种群。本章还讨论了两个海域金色小沙丁鱼的分布。

    • 鳙在不同保藏温度下的鲜度变化

      1993, 17(2):113-119.

      摘要 (1873) HTML (0) PDF 552.76 K (17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阐明不同保藏温度对淡水鱼类鲜度变化的影响,采用K值、TVB-N、细菌总数和感官检定等 4种鲜度指标,对鳙在 20℃~-3℃范围的 5种不同温度贮藏中的鲜度变化进行比较系统的测定和考察。结果表明:(1)鳙的鲜度变化。在20℃和10℃常温下速度很快,保鲜期从数小时到4天;在 0℃前后的3种低温下速度变慢,保鲜期最长的可达 11天。(2)4种鲜度指标中,以感官的一、二、三级为基准,K 值的一、二级鲜度大体高于或等于感官的一、二级;而 TVB-N 一、二级鲜度(也包括细菌总数)则大体相当于或低于感官二、三级,显示了K值作为代表鱼体死后早期高鲜度等级的特征。(3)计算K 值变化速度常数 k_f 值表明 20℃的 K值变化速度较 10℃高6.3倍,而10℃较0℃仅高3.9倍,显示保持接近 0℃的低温,能明显抑制K值的变化,保持较好的鲜度。文中并指出了在5℃以下的低温范围,由于TVB-N 的数量水平偏低,似不适于作为鳙一类淡水鱼鳞度指标,认为在我国采用 K 值鲜度指标更适合淡水鱼高鲜度质量标准的要求。

    • 网围内长江江豚群体行为的观察

      1993, 17(2):120-125.

      摘要 (1855) HTML (0) PDF 991.29 K (169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作者先后三次将捕捉到的长江江豚群体,置于干流江豚经常栖息活动的水域内,对其野生行为习性进行了网围观察,累计观察42天。本文根据观察记录,对江豚的集群、抚幼、捕食、性行为、玩耍、利它、避害、歇息等行为作了细致的描述和分析。本项研究不仅有利于江豚的保护和饲养,亦可为白鱀豚的迁地保护、就地保护提供经验。

    • 福建省东山岛西埔湾港养斑鰶的繁殖生物学

      1993, 17(2):126-136.

      摘要 (2297) HTML (0) PDF 3.45 M (144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研究了福建省东山岛西埔湾港养斑鰶性腺周期发育、成熟系数周年变化、个体生殖力以及雌雄同体。港养斑鰶能在半封闭式湾内发育成熟而且自然产卵。其卵细胞发育分为6个时相,精巢发育分为6期。卵膜由透明带、外放射带和内放射带组成,内有孔道结构。第4时相中期卵母细胞的内放射带有7~8层纤维状片层。产卵后鞘膜细胞和颗粒细胞分裂增殖变成游走的吞噬细胞。西埔湾港养斑鰶Ⅰ龄鱼初次性成熟,生殖季节从12月下旬至翌年3月下旬,生殖盛期为2月,雌鱼成熟系数高达17.88%。个体绝对生殖力为7575~72621粒,平均 35310粒,系属于分批产卵类型,第1批生殖力大于第2批。

    • 鱼池淤泥中参与氮循环的细菌和淤泥活性

      1993, 17(2):137-145.

      摘要 (2439) HTML (0) PDF 650.48 K (197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精养鱼池的淤泥多次采样,经细菌学和化学的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淤泥中参与氮循环作用的细菌种类和数量以及它们代谢的底物和产物含量有明显的纵向层次变化。淤泥参与池塘氮循环的活性,主要受细菌数量、优势菌的代谢特性、代谢底物以及氧含量等因素相互作用的影响;认为可将专性好气菌的生长情况作为主要参考指标,判断淤泥的活性,据此,水—泥界面至约9cm深处为活性淤泥层,活性层以下深度的淤泥为非活性淤泥层,池塘氮循环的细菌动力学作用主要发生在活性淤泥层。建议生产上通过适当的管理措施,最大限度地保持并挖掘活性淤泥层参与氮循环动力学作用以加速池塘物质循环,提高鱼产量,减缓鱼池淤积。

    • 斑尾复鰕虎鱼的生物学研究

      1993, 17(2):146-153.

      摘要 (2092) HTML (0) PDF 2.60 M (16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斑尾复鰕虎鱼系沿海及河口的习见种类,矛尾复鰕虎鱼为它的同物异名。该鱼属底栖肉食性鱼类,主要以小鱼和小虾蟹为食。在繁殖期间产两次卵,属多次产卵类型,产卵后不久死亡,寿命为壹年。斑尾复鰕虎鱼为鰕虎鱼科中的大型种类,其体长和体重的相关关系式为:W=0.017392.8279,生长方程为:Lt=41.24[1-e(-0.0399(t+0.00459)],Wt=606.15[1-e(-0.00159(t+0.06459)]2.8219,体重生长拐点 tr=11.5(月龄)离拐点处体重为 176.5克。本文分析了斑尾复鰕虎鱼在养虾业中的危害情况,并探讨其资源的发展。

    • 池塘施用氯化铵为氮源的化肥养鱼研究

      1993, 17(2):154-166.

      摘要 (2105) HTML (0) PDF 929.85 K (169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混养鱼池以氯化铵为氮源施肥养鱼进行了两年系统的研究,对4个温幅内使用氯化铵追肥前后鱼池水体的理化因子、主要营养盐类、初级生产力、浮游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等进行了连续测定,找出浮游植物等指标峰值所持续的时间和变化规律,为不同季节施肥的数量和频数提供科学依据。同时进行了这些指标的年周期(主要养殖期)变化规律的研究。确定了氯化铵养鱼池的肥水等级。对鱼池底泥的理化特性,鲢、鳙肌肉营养成分、氨基酸和脂肪酸的组成、血液的生化成分进行了分析测定。对鲢、鳙鱼产量及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试验证明氯化铵是一种优质养鱼氮肥。

    • >研究简报
    • 测定鱼类饲料原料营养成分消化率的计算方法

      1993, 17(2):167-171.

      摘要 (2075) HTML (0) PDF 348.47 K (209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测定鱼类饲料原料营养成分消化率,C.Y.Cho等人(1979)用被测饲料原料取代一部分基准饲料配制成试验饲料,根据基准饲料和试验饲料营养成分的消化率计算饲料原料营养成分的消化率,这一方法已被一些研究者采用。但C.Y.Cho等人根据他们试验饲料的配比,即被测饲料原料和基准饲料构成的重量比(W:W)为3:7,提出饲料原料营养成分消化率的计算方法。

    • 多污染源混合废水对鱼类呼吸的影响

      1993, 17(2):172-174.

      摘要 (1896) HTML (0) PDF 811.28 K (165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鸭绿江发源于长白山天池,流长795公里,经丹东一新义州入黄海,是中朝两国的界河。丹东市区段的鸭绿江,近年由于工业的迅猛发展而带来了江水的严重污染,致使鱼类大幅度减产。 水工作的目的是探索鸭绿江下游鱼类种群、数量变动的主要原因,为恢复鸭绿江下游渔业生产提供基础数据。为定量描述鸭绿江下游水环境污染状况,我们采用了离体鱼头灌注法,测定了多污染源混合废六对鱼类呼吸的影响。

    • 三门湾潜堤网栏养殖对虾的初步试验

      1993, 17(2):175-178.

      摘要 (1951) HTML (0) PDF 295.05 K (145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塔堤网栏养殖方式,曾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工程研究所利用国产设备,1986年在黄渤海区粉砂底质较为开阔的海区试验成功。本试验选在台风较为频繁的东海区浙江三门湾进行。三门湾由许多小港湾组成,沿岸滩涂广阔,近岸水域饵料生物相当丰富,水质清。

    • >综述
    • 鱼类的雌核发育、雄核发育和杂种发育

      1993, 17(2):179-186.

      摘要 (2210) HTML (0) PDF 2.75 M (15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绝大多数鱼类为两性精卵结合生殖,但有少数几种鱼类为雌核发育或杂种发育,偶然有雄核发育的现象。雌核发育鱼类为单一雌性或含有少量雄性的群体。这种方式因为仅需要精子激活卵子,精子并不参与遗传而称为雌核发育或雌核生殖。与雌核发育相反,卵子在发育中失活,只由雄核发育为一个个体的现象称为雄核发育。杂种发育是以自然界中的两个相近血缘种的杂种形式存在的。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