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2年第16卷第1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研究论文
    • 细胞生物反应器大规模培养草鱼细胞和病毒

      1992, 16(1):1-6.

      摘要 (1904) HTML (0) PDF 1.04 M (18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应用细胞生物反应器微载体悬浮培养法,对草鱼胚胎细胞 CP-80 进行大规模培养,同时增殖草鱼出血病病毒。细胞经培养6天后,细胞量可达到8.4×106cells/ml,较始接量(2×105cells/ml)提高了41倍。接入草鱼出血病病毒后,经5天培养增殖,毒力达到8.0LgTCID50/0.1ml,较始接毒力(3.75LgTCID50/0.1ml)增加了4.25个对数值。

    • 黑龙江野鲤、散鳞镜鲤良种选育技术

      1992, 16(1):7-15.

      摘要 (2074) HTML (0) PDF 656.26 K (20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报道选育黑龙江野鲤和散鳞镜鲤良种的研究。根据对不同水域野鲤的遗传分析,发现不同自然品系之间在形态、生化遗传结构和生长都存在阴显差异,试验采用品系选育方法,筛选出一个生长比其他野鲤快10%的松花江野鲤品系。对已高度强化选育的镜鲤品种,试验采用已选育30年的散鳞镜鲤和由德国引进的纯系镜鲤进行杂交,获得一个比亲本生长快20%的杂交种。

    • 温度对褶牡蛎肉品质的影响

      1992, 16(1):16-23.

      摘要 (2018) HTML (0) PDF 554.50 K (19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阐述贮藏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褶牡蛎,其5%TCA 可溶性总氮(TSN)、Folin-酚阳性物质、游离氨基氮(FAAN)、pH 值及挥发性盐基氮(VBN)含量的变化规律,并对热水抽提液中的多肽组份作了分离和分子量测定。结果发现,5%TCA可溶性总氮和Folin-酚阳性物质都出现先下降后上升的现象。分子量在1000~3000MW 的多肽相对含量,在 0℃及 30℃均随贮存时间延长而增加。pH 值和 VBN含量的变化呈相反趋势,即 pH值随贮藏时间延长而降低,而VBN含量却上升。利用阿累乌尼斯图(Arrhenius plot)原理对VBN 含量的变化规律作了进一步的研究,证明在22℃处该图有一折点。

    • 鱼塘内细菌数量消长和季节变动

      1992, 16(1):24-30.

      摘要 (2138) HTML (0) PDF 521.67 K (1954) 评论 (0) 收藏

      摘要:鱼塘细菌数量很大且经常波动。总菌数以夏季最多,依次为秋季、春季及冬季;异养菌在水层及底泥中则分别以夏季和秋季较多。异养菌数量与化学需氧量(COD)呈明显正相关。总菌数与 COD也呈正相关。水温与总菌数呈正相关,而水温与异养菌则无相关性。浮游植物与总菌数、异养菌数均无相关性。浮游动物与细菌数量却呈现正相关。细菌繁殖适宜的pH 值为6.4—9.4。促使细菌数量减少的常用水产药物,按其效力大小依次为漂白粉、CuSO4·FeSO4 合剂、敌百虫。

    • 盐度对大连湾牡蛎胚胎发育及幼虫生长的影响

      1992, 16(1):31-39.

      摘要 (2084) HTML (0) PDF 604.09 K (185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阐述了大连湾牡蛎胚胎发育速度和盐度变化对其胚胎及幼虫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温 21.2℃、盐度 31.26‰条件下,受精卵经 19小时 30分钟发育至 D形幼虫。其胚胎发育的有效盐度范围为17—39‰,最适盐度范围为22—34‰。在盐度22—36‰条件下,胚胎发育速度较快,均不超过20小时,超出此盐度范围,则孵化时间延长。面盘幼虫在盐度25.21—34.25‰间生长较快,平均口增长速度为 8.54—9.38 微米,且存活率均在 50%以上;逾此则生长速度和存活率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 本会海洋渔业资源专业委员会暨学术讨论会及《远洋渔业》编委会在穗召开会议

      1992, 16(1):39-39.

      摘要 (1622) HTML (0) PDF 88.18 K (14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会海洋渔业资源专业委员会,于1991年11月18日至23日在广州召开了四届四次委员会议暨资源开发利用讨论会。在会议期间的11月22日,还召开了《远洋渔业》编委会会议 这是一次综合性海洋渔业资源开发利用学术讨论会,主要内容是:研讨我国近海渔业资源的生态结构,资源开发、监测、增殖和管理;交流外海和远洋渔业的开发和利用经验等。

    • 团头鲂对饲料中五种必需氨基酸的需要量

      1992, 16(1):40-49.

      摘要 (2214) HTML (0) PDF 623.50 K (189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论述有关团头鲂对饲料中五种必需氨基酸需要量的试验。以鱼体蛋白氨基酸组成作为试验饲料的参考标准,用酪蛋白为基础饲料,加入不同水平的某一氨基酸及恒量的维生索、无机盐等制成颗粒饲料进行饲养试验,结果表明:团头鲂对五种必需氨基酸适宜需要量范围(克/公斤饲料),精氨酸为20.4~20.8;亮氨酸为20.2~21.7;组氨酸为6.O~6.2;赖氨酸为18.6~19.8;异亮氨酸为14.6~14.7。

    • 大鳍鳠的繁殖生物学研究

      1992, 16(1):50-59.

      摘要 (2242) HTML (0) PDF 1.56 M (19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据外观和组织学特征将大鳍鳠卵巢分六个发育时期,由卵巢和成熟系数的周年变化规律证实它属一次性产卵类型,产卵期为5—7月,产后退回Ⅲ期越冬。雄鱼精巢栉状,尾区无生精能力。非生殖季节,精巢切片上也普遍具有精子细胞和精子。脂肪积累和消耗明显与性周期有关。雌雄性比为0.93:1,生殖群体中剩余群体约占70%,其中4、5龄鱼占全群的一半。性成熟最小型:雄鱼2龄,体长14.5 厘米,雌鱼3龄,体长 17.8厘米。

    • 鲫鱼腹水病研究成果在沪通过鉴定

      1992, 16(1):59-59.

      摘要 (1693) HTML (0) PDF 76.47 K (162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由上海水产大学黄琪琰副教授等进行的鲫鱼腹水病研究,在有关厂、站的协作下,经过1989—1991年三年的努力,在研究该病的病原、病理及防治方法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1991年12月下旬由上海市水产局组织的专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尹文英研究员等认为,该项研究成果具有国内领先水平,在组织病理、病理生理研究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鲫鱼腹水病是近几年流行的淡水养殖鱼类暴发性疾病中流行最早、危害极严重的一种鱼病。

    • 镜泊湖细鳞斜颌鲴的年龄与生长

      1992, 16(1):60-66.

      摘要 (1790) HTML (0) PDF 440.76 K (179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报道了镜泊湖细鳞斜颌鲴的年龄生长特点。以鳞片上的年轮作为年龄鉴定依据。渔获物中1+龄和2+龄个体占52%以上,体长以14~26厘米为主。体长与鳞长之间呈直线相关L=0.1116+47.8754R。体重与体长呈指数函数相关 W=0.014L3.0。3+ 龄以前生长较快,生长指标高,体长和体重的相对增长率大,以后转入成鱼生长阶段,其生长规律适合 von Bertalaffy 方程:Lt=38.5[1-e(-0.328(t+0.446)];Wt=893.6[1-e(-0.328(t+0.446)]3体重生长曲线的拐点位于 2.93龄的 Wt=0.32W处,为成熟拐点。建议捕捞 3龄以上个体,并作为养殖对象加以发展。

    • 真鲷仔稚鱼对饵料生物的选择性

      1992, 16(1):67-70.

      摘要 (1840) HTML (0) PDF 289.88 K (19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随着鱼类仔稚鱼的生长发育,其营养生理、消化系统结构、口径大小、捕食能力及水中分布等都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其对不同饵料生物的摄食,加之其长期系统发育中所形成的本能和嗜好,从而形成其对饵料生物的选择性。优良的饵料生物则需满足(1)形态及大小适于仔稚鱼摄食,(2)游泳速度及分布便于仔稚鱼摄食,(3)易消化吸收、营养价值高等要求。鱼种不同,对饵料生物的选择性亦不同。

    • 太湖新银鱼和寡齿新银鱼组织内氨基酸的含量

      1992, 16(1):71-74.

      摘要 (1800) HTML (0) PDF 300.01 K (17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太湖新银鱼(Neosalanx taihuensis Chen)和寡齿新银鱼(N.oligodontis Chen)广泛分布于我国东部平原地区湖泊,为重要经济鱼类。目前,有关银鱼种群生态与生长特性、生物学特性、生殖发育及移植引种等方面的研究报道较多,但对银鱼鱼休营养成分及营养价值方面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文是对这两种银鱼肌肉及寡齿新银鱼整体的水解氨基酸和游离氨基酸进行测定,并初步比较分析的结果。

    • 真鲷窒息点与耗氧率的初步测定

      1992, 16(1):75-79.

      摘要 (3125) HTML (0) PDF 384.78 K (25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真鲷(Pagrosomus major T and S)是广东及其他各省市沿海海水网箱养殖的主要鱼类之一。随着真鲷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的成功,真鲷养殖业将会有一个更大的发展。夫于鱼类的窒息点与耗氧率的研究早有不少,但是对真鲷除个别学者提及其窒息点外,真正对其窒息点与耗氧率的系统研究尚未见到。为了绘其鲷的人工繁殖、苗种培育、运输和成鱼养殖提供呼吸生理方面的理论依据,笔者于1990年春对真鲷的窒息点和耗氧率进行了初步测定,就不同规格大小的苗种及备种外界条件与窒息点和耗氧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 高邮杂交鲫及其亲本消化道形态与组织学观察

      1992, 16(1):80-85.

      摘要 (1849) HTML (0) PDF 991.52 K (176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改良普通鲫鱼的经济性状,提高其生产性能,我们从1986年开始进行以鲫(Carassius auratuauratus)为母本,白鲫(Carassius auratus cuvieri)为父本的杂交试验,获得了具有明显生长优势的高邮杂交鲫。鱼种阶段比父本白鲫生长快30%以上,成鱼阶段快20%以上,且具有肉质好和抗逆性强等优点。试验期间,高邮杂交鲫已在扬州市的九个县(市)推广夏花鱼种,初步取得成效。本文对高邮杂交鲫及其亲本的消化道的外部形态和组织构造作详细叙述。关于硬骨鱼类消化道形态解剖和组织构造,国内外曾对之有过不少报导。对鲫鱼消化道构造的观察,目前只有一例,但它并未结合该鱼的食性进行分析研究。而对白鲫消化道的组织构造亦来见过报导。作者结合食性分析对高邮杂交鲫及其亲本消化道的形态和组织构造进行了观察,试图为高邮杂交鲫进一步推广养殖提供饲养管理的科学依据。

    • 刀额新对虾在东海区三门湾人工繁殖的初步试验

      1992, 16(1):86-90.

      摘要 (1788) HTML (0) PDF 395.40 K (17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近年来,中国对虾的人工放流已在东海区见到显著成效,各种形式的对虾养殖方式也在不断地探索与研究,对虾的养殖种类除中国对虾外,还有长毛对虾、斑节对虾、墨吉对虾、新对虾等。笔者近两年在浙江沿海的三门湾从事潜堤网拦养殖中国对虾试验期间发现,从三门湾湾口的张网渔业及一些河口的扳缯网渔业的渔获物看刀额新对虾(Metapenaeus ensis)在东海有一定数量。

    • 鱼类生长内分泌学和鱼类养殖

      1992, 16(1):91-100.

      摘要 (1930) HTML (0) PDF 857.83 K (193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生长率和饵料转换效率是水产养殖中两个重要的经济指标。鱼类养殖研究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用尽可能低的成本获得尽可能多的鱼产品。通过促进鱼类生长(缩短养殖周期)和提高饵料转换效率(降低饵料成本)的途径可以达此目的。而在这两个方面,内分泌学起着重要的作用。现代研究表明,鱼类的生长发育是受体内各种内分泌激素调节控制,鱼类生长的快慢与体内激素水平的高低密切相关。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