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0年第4卷第3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研究论文
    • 太湖短吻银鱼秋季人工授精、孵化和早期发育的研究

      1980, 4(3):303-308.

      摘要 (1983) HTML (0) PDF 555.83 K (168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太湖短吻银鱼Neosalanx tangkahkeii taihuensis Chen是太湖中的重要经济鱼类之一。为了探索这一银鱼秋季能否产卵和孵出仔鱼,作者曾于1975年秋季在太湖进行人工授精和孵化实验研究。结果共孵出仔鱼543尾;此外,还固定了各胚胎时期的发育卵465粒。 通过孵化材料,联系到亲鱼在生殖时期需要得到保护,因而建议每年10月8日至24日限制或禁止使用银鱼渔具捕捞,使之能够正常产卵,以达到天然鱼类的增殖和合理利用银鱼资源的目的。

    • >研究简报
    • 白色大理石珠核的试制

      1980, 4(3):309-311.

      摘要 (2054) HTML (0) PDF 511.96 K (173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到目前为止,海洋养殖珍珠都是有核珍珠,因此,除了需要有珍珠贝类作为母贝和小片贝之外,珠核也是必不可少的。 在研究有核的养殖珍珠的初期,曾经试用过各种材料制成的珠核,有银珠核、铅珠核、粘土珠核、陶瓷珠核、珊瑚珠核,玻璃珠核、大理石珠核、硬石腊珠核、树脂珠核、古塔波胶珠核、贝壳珠核和植物种.

    • >研究论文
    • 草鱼酶纤颗粒饲料及营养代谢的研究

      1980, 4(3):217-228.

      摘要 (2082) HTML (0) PDF 854.13 K (18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报道了酶纤颗粒饲料饲养效果、颗粒饲料营养组分对草鱼生长影响和草鱼对蛋白质需要量、消化率等营养代谢的研究结果。试验表明,利用从甘蔗造纸分筛出来的废渣——蔗糠,经EA-3867纤维素霉菌将蔗糠纤维酶解成单糖,再接种培养白地霉,获得含粗蛋白10-12%的酶纤蛋白饲料,以此为主要原料制成的颗粒饲料,用来饲养草鱼,可以获得增产。试验中,还分析了草鱼鱼体蛋白质氨基酸组成,结果表明,当配制的颗粒饲料蛋白质氨基酸成分同鱼体一致时,鱼的生长良好。文末,讨论了酶纤颗粒饲料的前景并从鱼类营养学观点提出了配制鱼用颗粒饲料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环境盐度对梭鱼脑下垂体及性腺发育的影响

      1980, 4(3):229-240.

      摘要 (1938) HTML (0) PDF 1.51 M (162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研究了海水梭鱼、淡水池养梭鱼、少盐水池养梭鱼的性腺发育和脑下垂体的组织学变化;介绍了淡水和少盐水池养梭鱼的人工催产结果;提出了人工繁殖的措施。 环境盐度可以影响垂体前叶(RPD)和垂体间叶(PPD)的相对大小。前叶的增大伴随着间叶的减小。淡水和少盐水池养梭鱼的前叶比海水梭鱼的前叶大61.3%,催乳素分泌细胞活动增强,相反,前者的间叶较后者的间叶小45.8%,促性腺激素分泌细胞活动减弱。 淡水和少盐水池养梭鱼的卵母细胞滞留在Ⅳ期初向Ⅳ期中过渡阶段,仅少部份卵母细胞可发育到Ⅳ期中。这些雌梭鱼极大多数不能催产成功,仅两尾雌梭鱼催产成功,分别获得了34尾和17尾仔鱼,成活了17-18小时。淡水和少盐水池养的雄梭鱼可以成熟。

    • 洞道式水产品烘干房的热量衡算

      1980, 4(3):241-248.

      摘要 (1962) HTML (0) PDF 481.02 K (16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洞道式水产品烘干房的供热,系由水分蒸发热Qv物料及运载工具升温吸热Q排潮失热Q0及烘道各项热损失Ql等四项热量所组成。而混合风的温度t湿含量xo则由相应方程式来计算。本文并讨论了以下诸问题: 1.有关干燥过程供热Qr的计算方法, 2.以干基为准和以湿基为准问题的研究, 3.关于混合风状态的确定, 4.干燥介质参数的选定。

    • 长天井、大网目囊网的机帆渔船双拖网增产对虾和释放幼鱼的试验研究

      1980, 4(3):249-258.

      摘要 (2077) HTML (0) PDF 497.80 K (188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合理利用我国北方海区对虾资源,每年秋季在渤海使用机动渔船双拖网捕捞生产。由于渤海既是主要的对虾渔场,又是多种经济鱼类产卵繁殖和幼鱼生长的良好场所。在拖网捕虾的同时,大量捕到当年的幼鱼,损害渔业资源。因此,在1974—1977年研究一种能够多捕对虾、大量释放幼鱼的新型双拖网。 新型网的主要特点如下:它的天井网比原型网长—倍左右,并增加侧网使网口的覆盖面积和网高相应扩大,防止对虾接触网具后弹跳逃逸;将囊网网目放大到50毫米,以释放网内的幼鱼。 试验效果较为满意。在模型网水槽试验中,新型网的主要优点是阻力较小、网口较高和网口前方覆盖面积较大。捕捞生产试验证明可以增产对虾40%以上,少捕幼鱼不少于60%。

    • 黄、东海近海春季水温特点及其与渔业的关系

      1980, 4(3):259-274.

      摘要 (1947) HTML (0) PDF 1.03 M (18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较详细地叙述了1960年以来黄,东海近海春季表、底层多年平均水温,增温率和水温的历年波动,以及海区的水系分布和变化的特点,并探讨了海区春季水温分布、变化与渔业的关系。 文章指出:黄海区多年平均水温四月中旬至五月初的表、底层均具有槽状分布特点。五月中旬表温变得相对均匀,底层在青岛东南外海形成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冷水团。东海区的水温整个春季均具脊状分布特点。本文以距平小于-0.5℃,大于+0.5℃和居于±0.5℃之间作标准来划分冷年、暖年和正常年各种类型。 本文还结合渔业生产,分析了由海区水温水系各年的分布变化对鱼类洄游分布和渔期早迟的影响;指出掌握渔场水温的分布和变化对做好渔情预报的重要性,并提供作为指标的某些水温特征值。

    • 鲢、鳙、草鱼摄食节律和日摄食率的初步研究

      1980, 4(3):275-284.

      摘要 (3227) HTML (0) PDF 579.81 K (195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报道了鲢、鳙和草鱼的昼夜摄食节律和日摄食率,并对影响摄食节律和摄食强度的环境因子进行了初步探讨。 试验的结果表明,这三种鱼都有明显的摄食节律。鲢、鳙鱼的饱满指数在每天4时最低,天亮前后开始升高,8时起明显升高,12时至20时是一天中的最高阶段,20时以后逐渐下降,午夜24时后,大约有6小时停食。草鱼的饱满指数也是以每天4时最低,12时和20时分别出现两个摄食高峰,两个高峰之间,即16时左右摄食强度有一个低落的阶段。 试验也揭示了这三种鱼的日摄食率,即每天按单位体重的进食量。按日平均饱满指数法测计,鲢鱼日摄食率的最低值为5.6%,最高值为16.8%,平均为11.4%;鳙鱼的日摄食率最低值为2.5%,最高值为16.4%,平均值为6.7%;草鱼的日摄食率的最低值为26.3%,最高值为49.9%,平均值为38.6%。在全年中三种鱼的日摄食率都以在7、8月份为最高,这就是鲢、鳙、草鱼一年中摄食的最旺盛期。

    • 达氏鲟仔鱼消化系统的发育及摄食初期食性的初步观察

      1980, 4(3):285-294.

      摘要 (1977) HTML (0) PDF 587.00 K (177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描述了达氏鲟仔鱼消化系统的发育过程及仔鱼的食性。 将仔鱼消化系统的发育过程归纳为三个阶段,即初期发育阶段、消化道分化完成阶段、发育完善阶段。这三个阶段与仔鱼的垂直游泳、水平游泳和进入底层生活三个生态阶段相对应。 观察了仔鱼在池塘培育和室内饲养条件下摄食的种类、开始摄食时的长度及消化道内卵黄物质吸收的情况。 根据仔鱼具有口腔齿及消化道结构的特点,认为仔鱼属底层肉食性鱼类的食性类型。其摄食对象主要是水蚯蚓和摇蚊幼虫等底栖无脊椎动物,其次是在池壁和水底活动的枝角类和桡足类。 仔鱼的混合营养阶段不是发生在水平游泳阶段而是发生在进入底层生活之后,与其他的鲟科鱼类仔鱼不同。

    • 大珠母贝人工苗培育的初步研究

      1980, 4(3):295-302.

      摘要 (2074) HTML (0) PDF 414.23 K (16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介绍了利用天然生长的大珠母贝进行人工培育苗种的试验。试验表明,从性成熟较好的亲贝体内取出精、卵,在0.O7%的氨海水中进行人工授精,在水温25-29℃的条件下,可以获得较高的受精率。受精卵在水温28℃,比重1.0227条件下,经过五个半小时发育成担轮幼虫,24小时发育成直线铰合幼虫,20天发育成幼苗,开始附着进入底栖生活。试验表明用扁藻和酵母作为幼虫的饲料,基本上是适宜的。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