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底质是魁蚶稚贝潜沙、水平移动、存活与生长的重要环境因素,选择底质适宜的海区开展底播增殖,可以有效提高魁蚶稚贝的增殖效果,但目前仍缺乏相关研究。因此,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10 mm<壳长<15 mm、15 mm<壳长<20 mm、20 mm<壳长<25 mm、25 mm<壳长<30 mm 4种规格魁蚶稚贝对4种底质粒径(细砾、粗砂、中砂、细砂)的选择模式,并量化分析了20 mm<壳长<30 mm稚贝在5种底质粒径(增设泥底质)条件下的潜沙能力。结果表明:(1)10 mm<壳长<15 mm稚贝的足丝较发达,以附着生活为主,明显偏好粗砂底质,其在两种底质交界位置的分布率、水槽的贴壁率均最高;15 mm<壳长<30 mm稚贝转入营埋栖生活,随着规格的增大,稚贝选择的底质粒径亦增大,而在2种底质交界位置的分布率、水槽贴壁率也随之减小。其中15 mm<壳长<20 mm稚贝偏好选择中砂,分布率为50.50%,其次为细砂;20 mm<壳长<25 mm稚贝对不同粒径底质的适应性均较强;25 mm<壳长<30 mm稚贝偏好选择粗砂底质,分布率达到65%,其次为中砂。(2)20 mm<壳长<30 mm稚贝在淤泥底质中的初潜时间最短,为2.74 min,其次为中沙、细沙;在细砂底质中的潜沙率最高,达到85%,其次为中沙。综合分析认为,20 mm<壳长<30 mm稚贝是较适宜的底播苗种规格,而以中砂(0.25 mm<粒径<0.5 mm)和细砂(粒径<0.25 mm)为主要粒径组成的海区宜进行魁蚶稚贝的底播增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