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00年至2003年实验研究尼罗罗非鱼对铜绿微囊藻摄食、消化特性的基础上,在宁波月湖等富营养化景观水体进行了罗非鱼控制蓝藻水华的应用试验.研究表明,罗非鱼对水华蓝藻有很强的摄食与消化能力.25 ℃条件下,罗非鱼鱼种对铜绿微囊藻的平均消化率达67.5%,摄食率则随鱼体体重及水温的升高而增加.1999年至2000年蓝藻泛滥的月湖水体,2001年和2002年先后放养鲢鳙蚌(9.8 g?m-3)和罗非鱼鱼种(3~5 g?m-3)后,蓝藻水华不再出现,浮游藻类年平均细胞数量分别比2000年下降67.5%和79.6%,年平均生物量分别下降48.6%和63.8%;蓝藻占浮游植物生物量的比例由2000年的70.0%分别下降至22.1%和11.2%,水体透明度则由之前的20~50 cm上升至55~137 cm.在已经发生严重蓝藻水华的镇海公园等水体中,放养罗非鱼鱼种 (8~15 g?m-3)20 d左右,水华消失,叶绿素含量和浮游植物数量显著下降,水体透明度明显提高.罗非鱼放养对水体氮、磷等营养盐指标的影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可能与系统初始的群落结构、营养状态及水体所承受的营养物负荷存在更大的关系.罗非鱼放养应是控制富营养化水体蓝藻水华的理想措施之一.